巴马县赖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论文_李芳

巴马县赖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论文_李芳

摘要:近年来,巴马县赖满项目区进行了坡耕地水土流失集中治理,并结合水源工程建设,营造水保林以及经果林,既获得了生态效益,又兼顾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岩溶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很好地落实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针。

关键词:巴马县;赖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前言

巴马县赖满项目区处于岩溶山区地貌,极度缺水,巴马燕洞、所略等地村民大都是几家在半山腰筑起水池,以储天上的雨水来煮饭、做菜等,但是,现有水池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群众的日常需求,更谈不上农业生产灌溉的供给。岩溶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资源减少、扶贫开发难度加大,土地的贫瘠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活、生产,不仅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偏离了国家目前强烈推崇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还会给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麻烦,这已经逐渐衍生成为西南地区极度严重的生态问题。由此可见,必须坚持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核心,始终将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作为目的,带有目的性地治理该区水土流失,有效水土流失扩展趋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

1 巴马县赖满项目区水土流失成因

1.1自然因素主主要表现为:

⑴地形因素。项目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切割沟深密度大,随着降雨径流的产生与增大,坡地表面上的土壤逐渐遭受到侵蚀,由面蚀到沟蚀,由浅沟到深沟,逐步扩展,日趋严重。

⑵地质因素。项目区土壤成土母质,多为砂页岩、石灰岩、花岗岩。而这些岩体经过溶蚀所形成的土壤由于长期受到风化所以质地疏松,不易保水,甚至极易受到侵蚀,抗蚀力差,在高温多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沙粒化,受水力冲刷,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⑶降雨因素。项目区常年受暴雨侵袭,雨季较为集中,降水强度大,具有很强的冲刷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发生山体滑坡崩塌。

⑷植被因素。项目区地面多岩石,岩溶地区分布较广泛,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也较大。

1.2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

毁林开荒,顺坡种植是一种落后的耕作习惯。项目区人多耕地少,为了增加粮食和经济收入,采取大面积地在陡坡上毁林毁草开荒,农作物多在顺坡上种植,雨水的侵袭下极易导致水土流失。乱砍滥伐林木,植被不断遭受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巴马长期以来延续着刀耕火种的老办法,不断毁林开荒,陡坡种粮,森林植被因此受到毁坏,致使生态环境也被破坏,投入蓄水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无法再耕种下去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

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1.1梯田工程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式,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让坡面水系、田间道路和梯田布设更加合理;通过对距村远近,坡度陡缓,土地质量,交通便利度,位置高低自己水源距离进行测量考虑,综合考量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出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梯田,其中人工修建石坎梯田47.4hm2,机械修建土坎水平梯田79.20hm2。

1.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截水沟、排水沟、沉砂池和蓄水池均属于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而该工程若与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配套使用,与造林育林措施紧密结合,将会带来极好的效果。

1.3水土保持造林

按适地适林原则,主要布置在宜林荒山荒地上,目的是恢复植被,蓄水保土。项目区规划建设水保林787.31hm2,其中包括种植香椿290.81hm2,任豆292.17hm2,马尾松204.33hm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应当适当种树,稳定林分环境,使实地土地质量得到改善。对于乡土树种应当选择最为适宜的,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森林覆盖率。要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并多元化利用林地,建立出一套稳定的生态体系。也要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效益。

1.4经果林

种植经果林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财源之一,按适地适林原则,主要布置在坡土层肥厚、土质较好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坡度较陡的坡耕地上,项目区规划建设经果林478.71hm2,其中包括种植核桃97.50hm2,珍珠李252.50hm2,龙骨花128.71hm2。

1.5封禁治理措施

对由伐根,根蘖和母树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数量更新能力强的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应采取封禁的方法和保持措施促进植被恢复生长,这就是封禁治理。封禁治理措施对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能起到很大作用。当原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时,要努力恢复地广人稀的地区的植被,做到全面封禁,严禁人畜进入直到植被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原植被破坏较轻,土质较好能供应生长速度快的植物生长的地区落实季节封禁的政策,在生长季节封禁,等到生长稳定时解封,允许村民到林间进行割草、修枝等操作。在植物生长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实行轮封轮放,从而解决村民物质生活资料较缺乏的问题。在封禁过程中,对于残林、疏林采取育苗补植,平茬复壮,修枝疏伐,择优选育的方法,使植被恢复更加快速。在不影响林木生长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林间空地发展多种经营。在流域内交通方便,较为明显的位置设置小流域封禁管护标志牌,上面标有封禁详细信息,如封禁面积、封禁方式、封禁时间等。

2效益分析

主要计算和评价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这三大效益。

2.1经济效益

⑴计算原则: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只针对直接经济效益进行计算,不涉及间接效益。效益计算期为20年。

⑵计算方法:水土保持的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是将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土地生长的未进行加工转化的植物产品与未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未进行加工处理的产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的各措施的增产量与增产值就是上文提到的直接经济效益。

⑶各项措施的经济效益计算:治理任务完成后,坡改梯、经果林、封山育林等保存率按90%计,水保林保存率按85%计。以上各项的经济效益如下:每年可增产粮食17.09万kg,人均增产粮食约8.8kg。水保林增产产品为活立木,20年后有活立木蓄积量约9万m3,活立木蓄积量只作为固定资产,不计入增产值。经济林的效益表现为经济果品效益,五年后经济林产果120.64万kg。封山育林的产品为活立木,20年后有活立木蓄积量约31.15万m3,活立木蓄积量只作为固定资产,不计入增产值。

通过计算,本项目各项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后,每年可增加粮食17万kg,增加经济林果120万kg。每年可获取经济效益463.6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40元。

2.2 生态效益

2.2.1 蓄水保土效益

根据有关文件,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中提到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包括基础效益(保水、保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在基础效益之上产生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为各项措施保存面积乘单位保水保土定额,工程全部发挥效益后保水113万m3。

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72km2,现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00t/(km2.a),治理后项目区内保土0.78万t,平均降低土壤侵蚀模数200t/(km2.a),治理后项目区内平均侵蚀模数为600t/(km2.a)。

2.2.2 改善环境效益

⑴基本控制住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的危害减轻。项目区范围内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5.72km2,在3年连续、综合的治理下,项目区总共治理了39.56km2 的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高达86.5%。经过合理布设,建立了立体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在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增强蓄水、保土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水土流失面积的继续扩大的趋势。

⑵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通过坡改梯的建设,规划治理区农田的数量明显增多,坡耕地面积减少,减少了126.60hm2,水土流失的缓解,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创造。

⑶生态环境的改善。大面积营造水保林、经果林,提高林草覆盖率,不但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局部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也很有效的改善整个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大气质量。

3.3 社会效益

⑴减轻自然灾害。通过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土地产生的破坏,减轻自然灾害扩对下游危害,提高土壤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给流域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治理减轻了沟道滑坡、坡面水土流失的危害。

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个项目实施前后,粮食单产得到提高,林地、果园面积也大规模增加,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使之趋于合理,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⑶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受益区的群众收入增加,生产水平得到提高,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逐步富裕不再是遥远的愿望。

结语

综上所述,巴马县赖满项目区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能够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的发展,实现水土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现代化挂钩,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岩溶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论文作者: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巴马县赖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论文_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