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尤其是新入职年轻教师的难题。随着“语用”理念的深入人心,以言语表达和阅读策略为核心,精简教学目标,成为了确定文本教学内容、指导阅读教学的一般路径。但是,在具体操作时,仍陷入了心有方向却无从下手的困境。本文试图从依体而教、比较还原、摸清学情三个方面为缓解这样的困境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语用 教学目标 依体而教 比较法 还原法 摸清学情
一、依体而教——为目标确定提供方向
王荣生教授说:“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虽然小学教材中的文章体式并不明显,以苏教版为例,还是可以大致分为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儿童文学、说明文、说理文、古诗词等。
依据文体的基本取向,在解读文本时,就有章可寻,不至于手足无措。当然,文章体式并不局限于以上罗列的几类,随着研究的深入,文体的划分会更精细更科学。比如,在写人叙事类文本中完全可以划分出小说一类。苏教版中就有《船长》、《爱之链》、《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等。在对小说类文本进行解读时就应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而情节的一波三折和环境描写的独特作用是在解读一般写人叙事类文本较少关注的。如果我们依据文体进一步思考的话,上面的五篇小说还可以细分为外国小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从中国古典小说的范畴解读《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和一般的讲读课不同了。我们更应该站在文学的高度,在学生心里播下文学审美的种子,让他们通过这一篇产生对相应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还原比较——为目标确定提供材料
有了文体意识确实为我们教师解读文本,确定文本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是,在面对这一类中的这一篇时,还是不能进一步挖掘文本多样的教学价值。这是因为文学形象在表面上是有机统一的,但内涵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如何打破表层的统一,进入到深层的矛盾,从而方便我们分析,在这里笔者引入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和“比较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孙绍振先生将还原法分为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语义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笔者认为,语义还原和情感逻辑还原在教师解读文本时更为普遍和实用。
语义还原就是把原生的语义、字典上的语义想象出来与语境中的语义进行比较。《夹竹桃》中,“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乍一看,这句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仔细咀嚼,“悄悄地”和“一声不响”原义相近,这是语义重复。按理说,季羡林老先生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如果我们删去其中一个就会发现,前者重形,后者重声,两者叠加是为了凸显夹竹桃的不虚荣。如此,我们的解读就深刻了。而散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慧眼,淬炼学生的语感,让他们阅读时能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拓展思维的深度,但这前提是教师得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语义还原就是培养教师言语敏感度的途径。
情感逻辑的还原就是把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分化出来,使其形成矛盾进行分析。《水》一课中,“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违背常理的;下文中下雨天,孩子们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我们姑且还可以认为是孩童的天性使然,但接下来大人们也加入到雨天洗澡的行列里就不可思议了。这是第二层荒谬;母亲佩戴的锁不过是锁住了水窖,却成了权威的象征,这是第三层荒谬;母亲仅仅用了“一勺”水,作者却用“倾注”来形容,这是荒谬的第四层;文章最后母亲竟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了。”可谓将缪就缪。如此层层推进的荒谬实则是当时村民缺水之苦的索引,越是荒谬,作者想要表达的缺水之苦就越深刻,情感也就越真挚。教学时,应让学生抓住这些矛盾,深入体会。
“比较法”其实已经成为一线教师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自觉运用的一种策略。这里,借用孙先生的研究成果,从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同中求异,顾名思义,就是同类作品中寻求这篇文本的独特个性。这里的“类”可以指文体、主题、风格、时期、作者……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将它和《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这些写人类的文本比较,“两次外貌描写”成为了该文本的个性,“比照阅读两次外貌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成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如果站在单元整体和编者意图的视角来看,《天游峰的扫路人》和《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看似毫不相关的文本却同属于“人生哲理”这一主题,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就不是简单地聚焦在人物品质的感悟上,而是让学生抓住三处对话,紧扣“工作累与不累”、“生活苦与不苦”、“能不能活到一百岁”三处矛盾,领会老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于是,“抓住矛盾体会人生哲理”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异中求同”。
总之,还原法有助于教师发现潜藏在文本中的“秘妙”,比较法有利于教师发掘文本的独特个性和价值。两者为教师解读文本多样价值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多种原材料。
参考文献
[1]刘仁增 课文细读[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周一民 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朱文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文本论文; 语义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教师论文; 还原法论文; 这是论文; 这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