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近年来,北京胡同四合院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破坏胡同传统风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同时还产生消防安全隐患。为了保护旧城肌理与历史风貌,改善居住环境,需要对胡同交通面貌进行精细化治理。本文以西四北片区为例,从“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出发,总结了胡同片区的交通问题,提出胡同片区交通改善首先需要街道管理部门和胡同居民在胡同通行空间的管理权限、首要前提、首要功能、资源分配以及停车供给五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提出胡同交通面貌精细化的规划和管理策略,通过重点优化胡同停车管理逐步还原胡同味道,提升胡同品质,以供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参考。
关键词:西四北片区;胡同;公众参与;停车管理;交通改善
引言
西四北片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由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共八条平行的胡同组成,片区街巷平直,房舍严整,八条胡同规划整齐,宽度统一,街巷组织完整。西四北片区的用地功能一直以居住为主,有西四北头条、三条和六条三个社区,现状常住人口约为9000人,同时保留着北京特有的居住文化。
近年来,在机动化交通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传统尺度的街巷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交通衢道的胡同空间成了机动车免费的停放空间,困扰城市交通、破坏城市风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对有限的胡同空间进行精细化的交通治理是塑造出行便利、有特色、有活力、有品质的胡同风貌的关键。
1 胡同片区的关键交通问题
由于建设资源有限,胡同停车历史欠账大,停车问题是西四北片区核心交通问题,胡同内大量的停车挤占通行空间带来消防隐患,对居民出行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胡同停车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基本停车缺口较大,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居民“一车一位”的停车需求。西四北胡同内机动车平均停车时长约为10小时,远超过北京核心区内一般居住片区路内停车平均停放时间[1],胡同片区的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显著偏低。胡同内的停车全部免费,加之交警没有胡同内执法的权限,缺乏有效和统一的管理,停车设施利用率与停车秩序问题日趋严重。
片区的八条胡同在施划停车区之后,均无法满足《核心区背街小巷设计管理导则》3.5m的消防通道要求[2],带来消防隐患,此外,10%的小汽车出行大约占用了超过60%的胡同通行空间,胡同居民出行选择与胡同通行空间资源分配本末倒置。快递三轮车、外卖电动车等频繁穿梭在胡同内,这些非机动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体积较大,也给胡同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 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胡同交通改善首先需要街道管理部门和胡同居民在五方面达成基本共识,通过五个“明确”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行、实施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明确胡同通行空间的管理权限,胡同用地属于城市公共空间,胡同土地的产权、胡同空间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均属于国家;第二,明确胡同通行空间的首要前提是安全;第三,明确胡同通行空间的首要功能是通行而不是停车;第四,明确胡同通行空间分配的优先级应以人为本,充分保障步行和自行车的通行空间;第五,明确本片区只满足基本的合理停车需求。
在以上五个“明确”的取得基本共识的前提下,建议通过实施以下对策,以近远期逐步推进的手段,从多个方面入手,稳步推进,逐步改善胡同片区的交通问题,还原胡同味道,提升胡同品质。
2.1 重新梳理和确认胡同区停车资源
保障片区安全是交通改善的首要目标,建议街道管理部门明确削减或取消影响消防安全的胡同路内停车和行车,确保安全第一;同时本片区交通改善应体现人文关怀,建议根据需要保留必要的残疾人停车区(位)。
2.2 严格界定基本的停车需求
停车泊位是一种商品,而不是权利,路内停车泊位兼具公共属性,政府的职责不应为每个居民提供充足的停车位,而应完善道路交通组织和路内停车管理[3]。片区停车资源有限,地价昂贵,只能满足低限停车需求。建议各社区严格核实身份证、房产证、驾驶证以及户口地址都在本地的住户和企事业单位的停车需求,颁发胡同内优惠停车证,持有停车优惠证居民或工作人员可以在胡同内或周边停车场停车享受有一定折扣的停车收费标准;街道办和社区也可通过给予住户及企事业单位停车补贴,鼓励居民使用周边停车资源。
2.3 梳理并挖掘停车资源
为解决平日停车泊位不足问题,胡同居民可使用周边停车场停车资源;或者通过政府划拨临时用地,并争取规划政策上的支持,征得规划和建设部门的同意,利用周边500米内的公共开敞空间,由街道办投资建立为社区居民提供停车服务的社区立体停车场;也可对片区腾退院落空间进行再利用,建立一些集约化的立体停车单元。为解决夜间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鼓励片区周边政府机关、学校等停车场向居民开放,可采用分时租赁的方式开展错时有偿共享。此外,建议同时梳理胡同片区周边市政道路,在不影响交通通行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道路空间,划定路内夜间停车泊位,缓解胡同居民夜间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2.4 加强对保留停车区(位)的严格管理
胡同现状停车管理粗放,建议在取消部分停车区(位)后,加强对保留停车资源的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第一,划定片区为停车严管区,交警进入胡同内进行执法贴条;第二,所有停车区(位)实行统一管理,聘请志愿者加强胡同监管;第三,执行差别化的收费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周边停车场停车;第四,加强片区停车设施管理,提高停车设施周转率;第五,结合停车场投放共享单车,提供停车场到达社区的接驳交通服务。
2.5 规范整治非机动车通行及停放秩序
第一,施划自有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停放区,规范自行车停车秩序;第二,在实施禁行的胡同口设立电子阻车桩和快递柜,禁止快递三轮车进入胡同内骑行;第三,在胡同内适当布置供胡同居民内部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共享充电桩,同时保证质量,严防消防事故;第四,集中清理废弃的自行车,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占用。
2.6 提升胡同的慢行空间环境品质
第一,胡同内采用稳静化措施,降低机动车车速,同时补齐行人过街斑马线,充分保障行人过街与通行安全;第二,清理废弃自行车,施划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区,提升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第三,整治市政设施摆设,增加座椅和垂直绿化,提升步行和骑行感受。
2.7 加大宣传,多方参与
建议多种方式开展规划的公众参与,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构建参与决策的制度,满足公众对于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知情、申诉和表达的权利。一方面自上而下收集交通热点问题,分析居民交通改善诉求,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沙龙的方式双向反馈交通改善对策,在加大居民参与讨论和相关决策力度的同事加强宣传教育,着重宣传如何把停车空间提供给真正需要的人、如何提高步行环境,改善宜居和提高道路安全。
3 结语
胡同交通改善任务艰巨,需要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保障民生,不应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建议分期实施、逐步落实胡同交通改善对策,先易后难,有序推进,近期先解决胡同停车核心矛盾,量体裁衣、重在减量,通过严格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切实解决好居民停车问题,同时还应“疏”“堵”结合,联动整治,在停车资源紧缺供给,只满足低限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提供便捷的绿色交通出行服务,引导居民更多采用公交和慢行出行以进一步降低胡同居民的小汽车使用率,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日常出行问题。停车问题的解决也为片区其他交通问题的整治奠定了基石,建议远期着力于提升胡同的慢行品质,逐步还原胡同原有的人气和风貌,提升胡同宜居水平。
参考文献
[1]《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导则》[R].北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2017.
[2]广州市现代快速公交和可持续交通研究所.北京停车研究报告[R].北京:亚洲开发银行,2015.
[3]戴帅,刘金广,朱建安,巩建国,曲栩.城市路内停车管理战略及实践[J].城市交通,2014,12(1):3-4.
论文作者:余水仙,彭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胡同论文; 片区论文; 交通论文; 居民论文; 空间论文; 泊位论文; 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