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乡村古建筑,我们首先需要从一个居住在乡村的群体说起。农民,一年里大多的时间里需要养护作物和培育土地,需要规律的打理田地,也靠天吃饭,自然灾害还会影响收成。除了种植业,还有养殖业的,同样也是需要守着乡下的这片土地。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既不种植,也不养殖,而是到城镇,城市从事基础工作,成为新的一个人群,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每年的春节返乡大潮中是一支移动的大军,组成了规律性的人口迁徙的特殊社会现象。他们支撑了城市化的建设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同时,城市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工作机会赚到钱,并带回老家建起自己的房子,改善老家的生活。不仅如此,他们在城市的见闻和观念也一并带回了乡下,在乡下进行了务实的改良。
城市化进程是资源优化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都因此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这些便利吸引着城市周边的居民往城市里迁移,形成新的区域,叫做城乡结合部,而大多的农民工也会因为低廉的房租而密集的居住在这些城市与乡下接连的地方。而乡下的老宅便空置,留下一个特有名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群体。在乡下的房屋因为各种原因被闲置或年久失修损毁,村里的人也大多数搬到镇上,镇上人往县里搬,县里人往市里搬,形成了往城市集中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农村人口的流失。
而在返乡大潮中还有另一支庞大群体,他们则是未来10年推动乡村复兴和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来自乡镇在城市求学工作并融入城市生活的新城市人。在 “逃离北上广”这个词出来以后,很多人在这个词里找到了自己的群体,这也是社会进程中产生的群体,在城市资源集中的地方,由于各种原因的压力让人个新群体没有了归属感,所以在互联网的普及,快递行业的四通八达,手机支付落实到村庄,使得逃离北上广则变成了这个群体集体相应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城市原住民卖掉城市的房子,在乡下过起安逸的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乡下的古建筑又重新的回到人们的视野,撇开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公共医疗,避开城市的资源紧张和逃离到乡下成为新农村人变成另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50后60后构成的群体在空置祖屋或新建新式住宅,而70后80后则继承上一辈的房产或在城市有自住房,或者租房。共同的问题是乡下的旧房子空置出来,并且失修破损,有些不乐观,情况大致如下几种问题:
1.由于福建地区潮湿多雨,在台风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无人居住的老宅子,破落不堪。无人居住和无人打理这是老建筑损坏的主要原因。
2.无人看管的老房子也招来了文物贩子的破坏式的偷盗。一些老房子追溯历史可达明代,但因为房主为族内几兄弟共同继承,条件好的相继搬到镇上或到生活更加便利的人口集中村庄,而条件不好的往往是生活能力较弱的继承人,文物贩子用以低价收购家中古董,甚至建筑构件,有些构件甚至直接偷走,对建筑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例如:雕有精美纹样的柱础被偷走后,用粗大的木棍顶替,或者用其他石块代替,这样的偷盗行为对建筑的结构是有非常大的伤害的。
3.除了无人居住导致老宅子破落,还有一个人为因素也是非常严峻的,那便是在老房子的基础上增加新搭盖的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这些新建筑和老建筑的衔接或者是在使用规划上显然是非常粗暴的嫁接,旧的建筑被粗暴的切割和打破原来的格局,无论从建筑的立面美感和结构平衡上都存在着无法公平评价的折中妥协,这种横空的嫁接反而在视觉心理上有极大的反差。
人们之所以纷纷搬离老房子的主要原因是:老房子是百年前建筑的,当时人按照当时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去建造适合他们生活起居的生活空间,谁也不会想到百年后的我们进入电气的时代,所有和电有关的设计,隐蔽工程,和照明有关的生活需求。新的厨房生活,新的给排水要求,新的卫生需要,新的生活起居需要,这些都在老建筑面前形成大大的问题。因此,在改造不如新建的情况下,新型的水泥盒子建筑就大肆遍地开花,人们没在思考为什么用这种形式做建筑,只知道反正别人都是这样做的就照做,新建筑彻底占领了老建筑的空间。
无论在任何地形,水泥、砖沙、混凝土组成的盒子建筑无处不在,全中国各地都一个样,这就是一种极强的入侵式外来物种,除了地震和拆迁队,没有任何天敌,繁殖力顽强,符合了60年代70年代物质匮乏的生活造成集体无意识的速成和快速成型的心理需求。而目前的现状则是古建筑如果没有被评定为古迹则很快会被新型建筑占领,以各种形式出现,常见的有火灾。因火灾而重建的建筑占大多数,不仅在乡下,即使在城市的老城区也大量以火灾的形式让老建筑占领的土地重新轮转为新的可使用地块。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古建筑被评定为古迹后,拨下的维修经费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然而修缮的结果是直接把当代的方式直接增加进去。对于建筑的修缮直接按自己的认识去做粗暴改造删减,新增的窗户和门以及完全和原建筑脱节,在色彩上也是完全不相容的状态。这种强烈的城乡结合部的作风也只有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理所应当的认为可以这样的修复,维修工人和负责施工的负责人也大致来自本地的。
这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务实建筑物,就像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的植物,只是品种不一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这就像一个院子里野蛮生长的杂草,入侵性很强,但也会容许他们的存在,古建筑在这个院子里就像不常打理的盆栽,自生自灭的情况下还会受到野草的入侵。
与古建筑相仿还有民间手工艺,一些日常生产生活器具的情况,手艺人生产的产品大多费时长,成本高,价格自然比不过工业生产的产品,对手艺人的冲击很大,所以很多行业继承手工工作的人就越来越少,传统手工也面临改变存在方式的问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旧传统惯性在方方面面出现围剿的局势,这些旧传统遗留的民间智慧事实上是可用的,在加以改良和合理认识的情况下,可以在新时代承担新的作用。
古建筑在新时代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传统古建筑就像文化博物馆一样,有很多教化功能,很多传统的东方哲学包含在里面,当我们不以建造师的身份去看建筑时,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从东方建筑审美范式的角度去理解和挖掘一段家族历史以及相关的时代背景时,建筑本身的历史魅力足够让其创新绽放。这个需要做内容的时代需要我们学会讲故事,演绎故事,传承故事。因此在返乡大潮的另一支群体70后和80后,带着资讯,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资金,避开城市的生活压力,在乡下重新来开发和使用老建筑,以旅游资源来吸引城市资金,盘活乡村经济,这种绿色的经济模式一方面让民间可以自发的修缮古建筑,也让古建筑得到延续。
民间的参与各尽所能,在合适的政策扶持下,古建筑可以得到枯木逢春的机会,我们希望的修复并不是仅仅是原样的恢复,那是耗时耗工耗钱的事,我们应该务实的合理改造,具有美感和时代需求的去做维护,并与旧建筑是和谐视觉审美。使其的作用发生改变而符合这个时代。
论文作者:陈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建筑论文; 乡下论文; 古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群体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乡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