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论文_薛真

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论文_薛真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路小学 266500

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自己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健康,简单地说就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生活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育正常。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3.能正确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地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少年儿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

5.稳定、协调的个性。人格亦称个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系统。

6.热爱生活。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又是任职最长的教师。家庭及其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重要而又最深远。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双向交互的。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重要,另外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1.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儿童入学后,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父母关注儿童教养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幼儿教育关注的是游戏、生活自理能力、情绪和兴趣;对小学阶段儿童关注的重点改变为学习、同伴关系、情绪和兴趣。

2.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亲子关系由单向权威服从关系逐渐转变为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儿童获得一定的自主性和权利,也要履行奉献和责任。这种双向交互作用处理得好,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处理得不好,会使孩子陷入家庭人际关系发展的困境,也会在青春发育期带来更多的矛盾。

3.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1)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2)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值,带来孩子的无望。(3)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如:不民主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4)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如: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5)明白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三、家庭人际关系与儿童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1.同伴经历、与同龄人建立的伙伴关系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2)从同伴的评价中了解有关自我的信息,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同时也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如:竞选班长、遵守游戏规则、承担责任合作、完成任务等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3)父母亲要珍重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积极地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也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2.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多种,基本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1)容易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是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2)容易受忽视的儿童:往往表现为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3)容易不受欢迎易被拒绝的儿童: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会有些恶作剧。

做最好的爸爸妈妈吧!今天孩子会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而觉得幸福,明天你们会因为有那样一个优秀的孩子而骄傲!

论文作者:薛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论文_薛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