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存款利率来看,中国从2012年开始结束了几年来的实际存款负利率的状况,而且正利率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显著,已经超过一个百分点。这使得中国的储蓄回报率得到了提高,而且特别有利于挤压资产价格泡沫。但中国的利率水平还要考虑到中国开放的金融环境,考虑到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比中国要低得多。另外,贷款利率浮动和差异化可以使得银行向实体经济部门融资的时候,在资金价格上更好地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迫使企业提高效率,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
银行部门存贷款利差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相对于直接融资的优势。社会融资可能更多地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即股市和债市的渠道。从长期来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由此,中国金融业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不仅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会发生变化,银行业务结构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因为银行将来可能越来越不能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而生存,而需要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比如财富管理服务。未来很多金融中介收取的将主要是手续费和管理费,而不是存贷利差,这是监管部门和公众应逐渐熟悉的。
从宏观经济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也会因为利率市场化而发生变化。贷款会更多地投入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和部门,投资规模会相对下降,但是投资效益会比以前有所改善。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从过去的投资规模驱动向投资效益驱动转变。相比之下,即使消费本身没有变化,它在整个需求当中的占比也会提高。
货币政策在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下传导更为通畅。整个利率体系更加接近于均衡水平。在均衡利率水平下,如果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波动会比较小。因此,从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善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市场化以后,利率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完全市场化之前,利率是否已经接近均衡水平。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如果利率在完全放开之前达到了均衡水平,放开之后利率的波动就比较小。马来西亚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央行给首相马哈蒂尔写了一份报告,提出放开以后利率会先升后降,结果确实就像当时预测的那样。另外,从整体来看,利率水平的决定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经济增长率本质上决定了实际利率水平,通胀率影响名义利率水平。发达国家的自然利率可以用长期无风险国债收益率来近似表现,或者用实际GDP增长率来模拟,因此利率的形成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我认为,存款利率在放开以后不会因为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无限制地升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存款利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利率体系放开之后,央行利率管理重点从存款利率转向了银行间市场的基准利率。比如美国非常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决定了美国的存款利率也不可能高。因此,存款利率未来受央行基准利率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已经很高了,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这表明存款利率被故意压低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一年期存款利率在中国的银行体制下是无风险利率,目前的水平对于无风险利率来说是相当高的。而理财产品利率仅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了一两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有风险利率,而且这种风险实际上是很不确定的。因此,我认为不能把无风险的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利率相混淆。
那么,利率放开以后,银行部门的利差会增大还是缩小?我认为这取决于将来银行向何方向转型。银行利差,从狭义来看是存贷款利差,从广义来看是负债的加权平均付息水平和资产加权平均收益水平之间的差,目前中国的这一利差小于美国和英国,更小于其他金砖国家,但是高于日本和德国,我认为这与不同国家银行体系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有关。因此,未来在利率水平放开以后,银行利差到底会扩大还是缩小,关键看银行将来的业务向什么方向转型,以及监管体制的规定。
标签:银行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存款利率论文; 利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利差论文; 利率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