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2)
(2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 目的:分析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对头孢西丁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用头孢西丁治疗的患者90例给予常规用药模式治疗,2015年3月-2015年12月用头孢西丁治疗的患者90例给予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干预治疗,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并比较两组用量用法合格率、处方合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干预前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患者用量用法合格率和处方合格率均比干预前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干预前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应用于头孢西丁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DUE;头孢西丁;合理应用;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14-02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药学工作重点,但怎样展开药学工作模式有助于合理应用抗菌药仍然缺乏有效模式。美国提出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的目的是评价药物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DUE是指可持续发展的、有组织性的保证药物质量的一种工作模式,如何应用于临床确保合理应用药物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1]。本研究主要分析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对头孢西丁合理应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2月用头孢西丁治疗的患者90例给予常规用药模式治疗,男52例,女38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0.34±5.21)岁;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用头孢西丁治疗的患者90例给予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干预治疗,男53例,女37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0.84±5.39)岁。干预前后选取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对2014年所选患者用药情况总体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将其运用到2015年所选患者中,方法如下:(1)制定DUE工作模式方案。收集本院使用头孢西丁治疗的病历90份,应用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量化评价90份病历,定性分析在应用头孢西丁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状况,同时确定状况性质、责任方及状况发生原因,然后在医政部门配合下,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工作模式,严格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培训及考核有关人员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面的内容,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工作和实验室检查制度,同时制定有关责任惩罚制度;(2)制定头孢西丁合理应用标准。根据头孢西丁药物说明书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制定头孢西丁DUE临床药学治疗标准;(3)DUE实施方法。实际采用头孢西丁治疗时,需要医师、护士、药师三方协同合作共同执行,并划分三方相应职责区域。药师主要职责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是否存在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疗程过长或过短、治疗时机不合理、挑选药物不恰当、配置药物不合理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等情况,针对以上情况给出具体有针对性措施,医师主要职责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出现症状等,护士主要职责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情绪变化、生活及饮食改善情况,要严格实施责任制度,确保医师、护士、药师三方均能有效执行相关规定,以免治疗时发生意外情况。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观察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用量用法合格率、处方合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半年。疗效评定:痊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各项检验显示基本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转好明显,各项检验有所恢复;无效为临床症状和各项检验没有任何改善,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药物用量用法合格情况和处方合格情况是由参与本次研究的药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应用(x-±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描述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干预前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2.2 用量用法合格率和处方合格率比较
干预后药物用法用量合格87例,合格率96.67%(87/90),干预前药物用法用量合格76例,合格率84.44%(76/90),干预后用量用法合格率明显比干预前高(χ2=6.496,P=0.011);干预后处方合格84例,合格率93.33%(84/90),干预前处方合格74例,合格率82.22%(74/90),干预后处方合格率比干预前显著高(χ2=4.194,P=0.041)。
2.3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干预后: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血红蛋白降低2例、肝功能轻度损伤2例,发生率7.78%(7/90),干预前:恶心呕吐7例、皮疹3例、血红蛋白降低5例、肝功能轻度损伤3例,发生率20.00%(18/90),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干预前低(χ2=4.645,P=0.031)。
3.讨论
头孢西丁是一种临床比较常用的霉素类抗生素,与头孢菌素相似,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也有β-内酰胺酶作用,治疗腹膜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等能取很好疗效,但因为各种各样因素,临床采用头孢西丁治疗疾病时效果明显不理想,而医师在药物处方及用法用量方面合格率较低,因此改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是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改革的重点[2]。
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运行可持续性且有质量保证的方案,经过实行这种方案能有效的保证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及药物安全性,保证药物正确应用不可或缺的方法,对治疗患者疾病有重大意义[3]。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卫生组织提出关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政策,必须注意药物使用的各项规定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实行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能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基本标准,能明显提高临床用药疗效[4]。DUE是一种药学新型工作模式,医院实施过程中,需要所有部门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同时医师、护士、药师三方协同工作,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交流,并保证使用药物方法、剂量、疗程、时机等均合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主要分析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对头孢西丁合理应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患者用量用法合格率和处方合格率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干预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头孢西丁治疗过程中应用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效果明显,提高用量用法合格率和处方合格率,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业,冀建伟.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在头孢西丁的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0):113-114.
[2]王文文,娄海奎,王军,等.DUE模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76-277.
[3]刘海燕.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在头孢西丁的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21-22.
[4]苏强,龙恩武,唐志立,等.DUE模式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J].中国药师,2014,17(4):630-632.
论文作者:王正雨1,韩洁2 万金香1(通讯作者) 张晓凤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头孢论文; 药学论文; 药物论文; 合格率论文; 模式论文; 工作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