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广东

探讨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广东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 配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是指被建筑物隐藏起来的工程项目,包括混凝土电杆的掩埋、埋设接地装置、设置电缆沟等一些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隐蔽性极强,使得对其施工质量的验收十分困难。但隐蔽工程却又往往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核心,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还得重新开挖、覆盖,影响设备按期投运,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隐蔽工程档案现状分析,探讨加强隐蔽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方法,论证该方法实施后的效果及影响。

【关键词】:隐蔽工程;全过程跟踪;影像资料

一、隐蔽工程的概念

隐蔽工程是指内部工程在竣工后被外部工程所隐藏和遮蔽,使得工程的规格、施工的规范等一些工程的质量标准难以验收。配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是指被建筑物隐藏起来的工程项目,包括混凝土电杆的掩埋、埋设接地装置、设置电缆沟等一些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隐蔽性极强,使得对其施工质量的验收十分困难。

二、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意义

工程验收档案质量的管理在整个配网验收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资料是否全面和准确,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网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隐蔽工程档案更是重中之重。配电网建设中的隐蔽工程,由于上道工序被下道工序所覆盖,其自身的数量、质量难以确认,导致竣工后很难再检查其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是否符合规范,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提供了可乘之机。但隐蔽工程却又往往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核心,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还得重新开挖、覆盖,影响设备按期投运,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亟需对隐蔽工程加强全过程跟踪管理,采用有效方法保证工程量、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三、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主要做法

针对配网隐蔽工程档案的特殊性,我公司提出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的管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隐蔽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由于在工程施工完成后对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存在困难,所以一定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切实有效的准备。在隐蔽工程的施工前期,工程的验收人员一定要到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的计划方案,掌握整个隐蔽工程的施工的各个阶段及每个施工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认真分析研究各个施工环节容易产生措施的操作程序,要做到有计划、有重点,这样才能使隐蔽工程档案真实可靠,最终验收达到很好的效果。

2.工程隐蔽前严格遵照施工程序。

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程序就是进行工程的隐蔽,隐蔽前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工单位严格遵照程序来进行配合。在工程将要隐蔽之前,相应的施工单位首先对工程做好自检,确认合格无误后及时通知相关的建设单位、监理部门,这些机构部门再对工程进行验收。如果没有得到监理和建设人员的认可和签字,不得为了缩短工程时间擅自对工程进行隐蔽,只有在进行严格的验收程序,相关资料都得到记录并在验收报告上签字后,才能开始之后的施工工序。

3.注意隐蔽工程即将竣工时间段的质量验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隐蔽工程即将竣工时间段是工程验收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处于隐蔽工程的隐蔽前期,是进行质量验收最有效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的质量验收要分三个阶段进行,以确保电网工程的质量。首先,验收部门要通知施工部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并需要向验收部门提交工程的质量报告。其次,工程的验收部门要派出验收人员进行质量验收,根据施工部门提供的验收报告,对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验收部门的验收报告。最后,通知建设、监理和审计部门对于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再一次的检查,提供检查结果,并需要盖章和签字。

4.建立完善的隐蔽工程资料库。

在现实中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带来的后期验收纠纷情况经常出现,给配网工程的验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拖慢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在配网隐蔽工程的施工中,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料数据库很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安排相关人员及时做好数据和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其中不仅包括具体的施工数据,也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和摄像,这样能够为验收管理提供更多的证明资料,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资料库一经建设就必须做到全面,包括施工的各项工序,而且资料搜集的过程要规范,这样足够完善的资料库才具有可靠度说服力,减少验收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麻烦,也方便配网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具体做法如下:以架空线路为例,首先将底盘、卡盘、杆基统一编号,安装过程中保证底盘、卡盘、杆基三者编号一致,在后一道工序未覆盖前,将上一道工序的施工成果拍照留存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中包含拍摄部位、材料编号、时间、拍摄人、GPS定位等信息,拍摄完成后统一保存,管理单位可随时查阅隐蔽工程的影像资料。这种做法既有效避免了施工队员为省事不装设底、卡盘等现象,还能看出底盘、卡盘装设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与图集、规范一致,同时也为后期做好结算审计工作,实现工程投资有效,确保工程质量打下了基础。

四、创新方法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1.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创新前的状况

部分施工单位不注重隐蔽工程资料档案的收集工作,施工结束之后,并未认识到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性,也没有严格执行施工检查工作,无相应影像资料予以辅助和配合,隐蔽工程、关键节点照片内容缺失严重,且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漏装底盘、卡盘等现象,导致隐蔽工程可靠性不足。

2. 管理创新方法实施后的取得的效果

经济效益: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创新方法解决了施工单位漏装或不装底盘、卡盘,底盘、卡盘安装不规范等问题,为后期结算审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据统计,实施前,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农网工程验收中发现10基电杆漏装底盘、卡盘,8处底盘、卡盘安装不规范等现象;实施后,2016年10月至今,农网工程验收未发现漏装底盘、卡盘现象,经抽查全部安装符合规范。该管理创新方法于2016年10月全面在我公司开始实施,已实际应用1年,保证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了返工消缺,使线路尽早投运,提高效率,估计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取得的效果显著,有效监督了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确保了工程质量。

社会效益:电力系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问题,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必须重视对于配网隐蔽工程的验收。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方法,加强了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管理工作力度,有效的解决配网工程验收问题,使配网工程实施过程更加便利,提高了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人们提供优质电力资源供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结论: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的管理创新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在本单位和固原供电公司各基层单位都得到推广使用,产生了较好反响,普遍反映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复制性。

论文作者:王广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探讨配网隐蔽工程档案全过程跟踪管理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广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