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陈丹

衡阳市中心医院血透室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护理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日常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维持性血液透析;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进行肾病方面治疗的主要途径,患者因为肾功能出现损伤,造成自身在新陈代谢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血液中有毒物质无法排出体外,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排毒,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并且对治疗失去信心,传统护理中对这部分护理关注度不足,对治疗不利,因此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接诊指导、治疗以及饮食活动等方式,严格的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1]。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护理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为(46.21±7.6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为(46.32±7.56)岁。两组患者全身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并在了解实验基本信息后,签署研究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在透析中进行必要的护理,全面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包括:①在患者入院当前对其精神状态、身体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醒患者注意用药,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治疗进程、活动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生理自理能力,制定临床路径护理路径表,将各项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责任护士提出问题,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提出各项护理意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全面性[2]。②路径表完成后,进行各项检查需要严格的按照直径表的提示完成,在透析之前将透析方法告知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且将治愈的病例告知患者,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透析过程中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平躺以及半卧的姿势,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患者手臂位置穿刺点是否存在渗血、疼痛、肿胀等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3]。透析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与患者聊天的形式缓解紧张情绪,并且将情况及时的反馈给主治医生,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感,防止因为情绪紧张造成的一些不良情绪。患者在透析后,对其状态进行观察,如患者手臂位置出现疼痛以及肿胀,可采用热敷的方式对肿胀位置进行缓解,便于下次透析治疗[4]。③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存在一定恐惧,并且长时间的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增加心理护理,在入院时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全面掌握,通过医学角度将治疗措施以及方法详细的告知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治疗中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各项心理变化,发现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防止患者在治疗中的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更加积极的面对治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5]。④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将其中的一些护理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以及家属,保证患者在家休养期间可以得到妥善的护理,并且对饮食进行控制,合理对饮食进行规范,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尽量保持室通透性,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重视家庭对患者的影响,指导家人适当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心,通过家庭关怀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并发症包括:贫血、感染以及蛋白质流失。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一般时间较长,患者在长时间治疗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专业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提升[6]。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5。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使得护理更加标准化,自患者入院至患者出院期间采用成效护理标准值的方式对护理措施进行评价,为患者提供更加主动以及延续性的护理,从病情以及心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得护理具有预见性,提升护理整体质量[7][8]。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纪芳,叶晓丰.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3):123+125.

[2]谭云霞.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3):241-242.

[3]翁丽娜.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248.

[4]柳凌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66-167.

[5]郑红霞.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47+351.

[6]邓凤平,王燕.舒适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96-98.

[7]罗容.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15-16.

[8]付其刚,杨晓红.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09):1128-1129.

论文作者:陈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论文_陈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