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编数据提高高考复习效率_高考论文

科学地选用、编写资料,提高高考复习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考复习论文,效率论文,科学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三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复习是一门科学;与此相应,授课教师或编书人员怎样科学地选用或编写资料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领悟新课标的编写意图

教材和《考纲说明》之间必然有其内在联系,只有揭示其间联系并结合高考的功能与特点,方可揭示高考命题趋势,对新的高考进行合理地预测。

新课标有以下主要特点: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三维教学目标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伴随学生终生的;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改变人生,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高考命题倡导的重要方向。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熟知中学物理中的主干知识

物理学主干知识与形成这些知识的核心思维方法是高考命题重点,这些主干知识往往配置以相对应的热点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这些内容在高考中的再现都是力图做到重逻辑思维(物理情境分析)、重研究方法、重联系实际、重评价交流与反思。

2.领悟教材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例如伽利略研究的斜槽实验中的“可靠实验+合理推导”,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假设与外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的经推理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等物理学思想方法,已成为多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在上海以及新课标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

3.重视新课标中的实验探究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新课标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实验放在课本中并单独列出,前呼后应,灵活开放,以充分体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以及训练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功能。可见,实验命题的平台拓宽了,像07年宁夏卷中的电容器问题,08年上海卷中的光电效应、薄膜干涉等问题,江苏卷中利用抛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问题等,都是以课本演示实验为基础或对习题加以演变,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命题原则。

二、研读《考试说明》及其样题

1.领会考纲指导思想与命题流程

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社会、技术的发展,突出了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大了与新课程理念接轨的力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应以难度测试为主,故其命题流程如图所示:

选择或编写复习资料时一定要熟知考试大纲。应仔细研讨考试大纲的样题,因为这是经过考试实施、阅卷评分、统计分析后精心选编的试题,往往是命制高考试题时确定难度系数的参考系。

编选题目时还要注意“东张西望”。在“张望”中选取有用内容非常关键(因教辅用书良莠不齐),主要是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分析和对同期各地试题的交流与研读,从中感悟经典题的共性。每年的高考试题对学生来说,很多都是似曾相识的,这正是得益于资料交流和老师的辛勤劳动。

还要重视知识覆盖面。知识覆盖面是考前复习中必须准确把握的关键,覆盖面的尺度可以参考《高考说明》中的考点罗列,并加以有机拓展。

2.熟悉考纲中的基本考点及其变化

考纲中的考点主要为Ⅰ、Ⅱ两级层次(Ⅰ级主要是识别和直接使用;Ⅱ级主要是理解与运用)。近年考纲变化相对不大,但是变化了的一些考点或说明都是有缘由的,这一点值得注意。

3.理解考纲中的几种能力目标

这几种能力目标是指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与探究能力。

高考改革所坚持的“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新课程教学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决定了物理学科的五大基本能力要求,其中课标版《考试说明》中对实验探究能力考查有别于大纲版《考试说明》,这在07、08两年的课标版考试中可以体会到。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不仅在选择、实验题中保持原有特色,而且在计算题中的份额也有所增加。

时下经常提到的信息汲取、过程分析、逻辑推理、图象分析及创新思维等能力,其实都是对以上五种基本能力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4.了解与各种题型对应的功能和测试目标

选择题(单选与多选):作为一种客观性试题,其考核目标的覆盖面增大、知识点增多、评分误差减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当然,由于试题本身的误差(25%的猜测率)降低了试题的区分度,虽在考查能力方面的效果不大理想,但可为平均分的控制作出相应贡献。

实验题:近年高考突出探究性实验题,克服了以往纯粹的“一锤定音”式问答。强调“于探究中体验”这一点与新课标精神吻合,具体表现为利用探究、创新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每年的实验题都能出彩。

总的来说,考纲对实验命题的要求总括为“六能”(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和“四会”(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会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计算题:计算题注重题与题之间、题中小问之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设问,近年的网上阅卷又提高了评分的合理性、科学性,使其二级效应的主观性降低到最小。所以,该题型成为检测能力、高校选拔的最佳题型。

不同题型对应于不同的计算量,对应于不同分值。

三、纵横比较历年高考试卷,品出其稳定的要素,嗅出其变化的趋势,找出高考命题的发展态势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总体特点是:试题结构稳定;试题内容一直在稳中求发展;试题情境力求创新;试题较好地解决了知识载体与能力立意的辩证关系。

例如全国计算题的第一题:2005年的蛙跳(信息:加速距离;模型:先加速后减速;关联:人与跳蚤)→2006年的测云层高度(信息:爆炸声直射与反射;模型:匀速运动;关联:时间差)→2007年的接力跑(信息:追及;模型:匀加速运动;关联:甲乙时空)→2008年的求距离(信息:经过两段相同时间;模型:匀加速运动;关联:时空)。从上述看出,以实际问题搭台由运动模型唱戏,时空联系是关键,构成了第一道计算题的基本命题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命题的多元化,上述仅是命题的一种热点情形而已,不要固定化。

再如力电综合题的规律:电学搭台(以小球或金属棒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为主,可能涉及电路、电容器等),力学唱戏(力学运动依然是基本运动模型的组合,但因牵涉电、磁场力,故其受力分析及能量分析复杂化);物理情境贯穿,突出时代性。

总之,几道计算题力图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每道题的设置还是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能力要求的。

四、关注社会、生活、技术等热点问题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科技,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改革理念。以生产、生活和科技为背景立意的探究性命题,在考卷中大量出现,像上海卷中的口香糖、重庆卷中的拉钢板出水等等,这些内容对激发学生兴趣和实施新课标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  ;  

科学选编数据提高高考复习效率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