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王晨阳

浅谈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王晨阳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65-02

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能很大程度正面影响到幼儿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乐观性格的塑造以及综合协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打击乐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正好迎合了幼儿天生的声音敏感性特点,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教学活动,首先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置身于不同音乐节奏环境中,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同时手、耳、眼、脑协调并用,能刺激他们的大脑神经联系,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开发,此外幼儿的合作、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在不断地探索、实践、积累过程中,从乐器的认知、音乐与乐器之间的关系、配器方案的制定以及演奏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研。

一、引导幼儿对常见打击乐器进行认识和了解,帮助幼儿建立活动常规

(一)认识常见打击乐器及使用方法

幼儿园打击乐器常见的有:铃鼓、串铃、三角铁、圆舞响板、木鱼、双响筒、鼓、手摇铃等。如小班阶段幼儿主要认识铃鼓、手摇铃、串铃、木鱼等打击乐器;中班幼儿主要认识响板、双响筒、三角铁、大鼓等打击乐器;大班幼儿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在使用上,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有限,我们并没有硬性要求小班幼儿完全按照乐器的正确拿法和敲击方法,更多的是引导幼儿使用乐器敲、拍、打、抖动、摇动,并让幼儿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速度拍打,一定要与音乐的节拍一致,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己击打的音响效果,也从中获得了快乐;对中班幼儿的要求曾大了难度,对乐器的拿法和敲法有一定要求,如:铃鼓,左右中指穿过中间的圆孔,手握铃鼓边缘,右手轻拍鼓面等;大班幼儿能有一定的创新表现,自主性更强,这样有易到难的认识、使用乐器会给幼儿成功的体验,幼儿的参与性也会增强。

(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打击乐活动常规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拿起乐器就喜爱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学活动更难组织,它需要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如: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在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乐器,这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一致的而不是杂乱的;听音乐信号拿放乐器;乐器拿起后或打击乐停下时放于椅子旁边,不随便发出声响,影响集体;乐曲开始前,拿起乐器的指挥信号;演奏时要看指挥的手势等。

二、如何根据音乐特点选择合适的乐器

(一)根据打击乐器的材质分类:大致分为金属乐器、木制乐器

(二)了解乐器主要的发声特点

1、我们根据打击乐器的分类让幼儿了解发声特点,如:金属类乐器,铃鼓、手摇铃,他们主要由两个圆形的小铁片碰撞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发声特点具有发散性、比较响亮;那纯木质的打击乐器,木鱼、响板的发声特点是很清脆的;大鼓也是比较常用的乐器,它的发声是鼓锤与鼓面的碰撞而来,其特点是比较沉闷的、有利的。

2、如何让幼儿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特点:我们常把对乐器的发声特点的学习贯穿于打击乐活动中,这样幼儿对乐器声音的认识比较单一,如果有两种音色相近的乐器,幼儿辨别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通过实践,我们常用对比、听一听,猜一猜等游戏方法来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发声特点。如:手摇铃和铃鼓,两种乐器的外形和声音都很接近,幼儿对其声音辨别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为了让幼儿分清楚两种乐器,我们做了以下几点:首先让幼儿观察两种乐器的外形,发现他们的不同与相同的地方,即铃鼓有鼓面而手摇铃没有,其次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幼儿倾听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结果比较明显,铃鼓发出的声音除了有金属片碰撞发出的响亮的声音,还有比较沉闷的声音,而手摇铃却没有,这样幼儿便能分辨出来,最后通过"听听,猜猜"的游戏巩固了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对乐曲进行分析

在打击乐活动中,另一个要素就是音乐,在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音乐认真进行分析,对音乐的分析是配器的基础,那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呢?

首先分析这首音乐的特点,即音乐是比较欢快的还是抒情的,如:《小白船》《花好月圆》都是比较抒情的,《巡逻兵进行曲》节奏感较强,很有力度的曲子;其次运用倾听和图谱再现的方法,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段式,是ABA、ABAB或者ABCA;最后分析节拍,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时,我们首先让幼儿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曲式结构;然后通过故事讲述、谈话等方式,理解乐曲中所表现的内容与意义:土耳其军队由远及近,军民同欢后又由近及远的场景表现;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节奏特点,为幼儿更好地表现乐曲、演奏乐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配器方案的制定

(一)配器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等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及合适的乐器,为幼儿所熟悉的歌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方式。与此有关的知识技能有,知道如何利用乐器的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知道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为指定的乐曲选择合适的音色安排方案,并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二)打击乐器演奏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因此可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一般来说,节奏欢快的适合使用手摇铃、沙锤等,抒情的适合使用三角铁,节奏明显的适合使用响板。如:在打击乐活动《郊游》中,根据这首音乐是比较欢快的特点,再让小朋友回忆到自己郊游的心情是很愉快的,而音乐的中间部分有一段给人给感觉有点延音的感觉,所以通过集体的讨论我们选择了手摇铃、铃鼓和串铃来演奏这首音乐。

(三)在配器方法的探究上,我们发现更多时候用的是集体讨论法,时间久了幼儿的兴趣点就降低了,活动中没有激发幼儿配器的主动性,因此我们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形式进行研究,获得了两种配器方法

1、"情景体验法":幼儿通过模仿乐曲情景中角色表演、感受角色的情感而后再进行配器的一种方法。如:在《巡逻兵进行曲》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主要以听音乐,感受音乐再和幼儿讨论的方法,活动在教师一问一答中进行配器,幼儿表现不活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发现这首乐曲的情景性强,每段音乐都有一个情节,如第一段音乐是表现小丑丢球,第二段表现甩呼啦圈,如果让幼儿参与到情景中,通过模仿情景,这样幼儿不仅参与到情景中,还感受了乐曲节奏、情感,能促进了幼儿更好的配器。

2、"动作感受法":让幼儿通过动作模仿,让幼儿感受乐曲的坚定有力或者舒缓延绵,而选择合适乐器进行配器的方法。如《花好月圆》配器过程中,让幼儿模仿青蛙跳的动作,从而感受这个动作是轻快跳跃的,适合铃鼓、木鱼等乐器。模仿萤火虫连续扇动翅膀的动作,是延绵不断的,适合串铃、手摇铃等乐器。

四、在游戏中掌握演奏方式

打击乐的演奏方式既简单又复杂,简单之处在于,孩子们只要按着一定的节奏敲击乐器,就能完成演奏;复杂之处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变化,比如合奏、轮奏,可以创造出许多丰富的音乐语言。单纯的合奏或者轮奏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难,但要掌握合奏与轮奏变化的演奏方式,并不是容易的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中,一共需要用四中打击乐器,在演奏中我们要求合奏与轮奏的结合,第一段是第一组幼儿演奏,第二段第二组幼儿加入演奏,但当第二组加入时第一组幼儿却停止演奏,他们不理解这种演奏方式的变化,那我就借鉴了"高蕾"老师的方法"乘车游戏"法,帮助幼儿理解演奏方式的变化,这样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合作演奏。

总之,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幼儿在早期阶段最容易介入的乐器演奏活动。因此,做好打击乐活动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打击乐器演奏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许卓娅.幼儿打击乐教学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曹冰洁.《幼儿园音乐活动这样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高蕾.《探索幼儿打击乐的发展特点有效组织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国幼儿教师网

论文作者:王晨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王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