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主义论文,负面影响论文,青年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3—0117—02
1981年,法国世界报向人们宣布,有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出没作祟。如今,在我国理论界,后现代主义已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种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具有统一理论基础的思想流派,而是众多不同的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的文化倾向的积淀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扩大,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向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扩展、蔓延,并在青年大学生中风靡开来,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减少这方面的失误。
一、后现代主义弱化了青年大学生责任感
后现代主义的最典型表现就是消解责任,他们认为责任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披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根本没有必要去理会,更没有必要让责任的重担压垮自己的双肩。个体的渺小和无力,使个体在社会历史中以及在个体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趋向于零,这样个体的选择、个体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不再具有因果联系,而在缺乏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后现代个体无法被要求去担负起主观责任。随着对责任的消解,后现代主义者给自己的日常生活涂上了浓厚的游戏色彩,他们把一切都视为游戏,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面对万事万物,抗拒生命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种观点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甚至把人生的一切都置于“无”的诠释中,“我原本无,无本是我,一切道德、原则又能奈我何?”这里流露的无疑是一种道德虚无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青年大学生的这种人生态度在生活、学习、恋爱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私自利,一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实惠;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丝毫没有责任意识。同时,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随心所欲,“如果觉得好,就做”,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日益弱化。责任,在中国传统话语的表述下,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悲天悯人。但自我理想与家国梦想交织的责任感终于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轰然倒塌。新时代的儒生——大学生群体赋予“责任”以新的含义。责任,已不再具有群体意义和道德评判,转而呈现一种个体性——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都转化为对于自我的责任,责任承担成为一种建立于成本——收益模型上的社会经济学。
二、后现代主义导致青年大学生理想的迷失
理想是未来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美好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任何理想都是虚无飘渺的乌托邦,任何关于未来的美好信念都是诱人误入迷途的海市蜃楼,放逐理想,是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趋向。他们耻于谈论理想,提出理想,“更无须说采取任何方式去创造某个完全不同的未来”为理想而奋斗了。在后现代主义中,现在是唯一的时间尺度,人们“只存在于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小约翰·B·科布就曾经明确说过:“未来其实是不存在的,与现在不可能有因果效验”,“未来是不可知的,即使上帝也不得而知”。理想的这种激发人积极活动的精神魅力,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已荡然无存。
受后现代主义者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把理想视为人们自我陶醉的“愚人乐园”予以放逐,因此难免会陷入如下困境: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个体的生活处境强烈不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想的导向,他们又找不到超越现实、改变现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能在当下的生活中追求偶然的、暂时性的满足,使生命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蜕变成本质上消极的过程。对一切都无所谓,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以精神的麻木为人生的幸事,导致自我的消解,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放松自己,从而走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反面。这种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思想在青年大学生中也具有极大的市场,使其产生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再去计划明天准备干些什么,而是抓住今天尽情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把人生的理想、抱负丢在了九霄云外,曾经轰轰烈烈的集体主义和忧国忧民的理想在风中悲鸣。整个信仰系统的破灭使一切成为可能,共产党员不信仰共产主义,大学生未婚同居,同性恋结婚登记,一切都成为可以理解并且包容的私人事件。
三、后现代主义使青年大学生的世俗化倾向愈演愈烈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下,当代大学生的世俗化潮流愈演愈烈,理想、信念、英雄主义不再闪光,大学校园中一浪高过一浪的“经商”、“下海”热潮席卷,助长了大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坚信“物质是快乐的源泉”,将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物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反映的世俗化、商品化原则、消费原则影响着青年大学生以追求生活的享乐来回避社会,以极端的方式来表示消极的反抗,穿“耐克”、戴钻石、模仿后现代主义文化作品中人物的“潇洒生活”,于是他们接受节奏强烈、旋律扩张的摇滚乐,跳起疯狂的“的士高”。在恋爱方式上,青年大学生注重感情,放纵于真实,追求情感满足,心灵快乐,例如一些大学生认为,我们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我们只有踩着摇滚乐的猛烈节奏,去试图尝试一下那种生活方式,我们只是更乐于沉溺在暂时的人生体验中,追求生活的享受,尝试颓废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来解脱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灵上的孤独,这使青年大学生在不自觉中沦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复制品”。莘莘学子不再迷信神化,他们将目光更多的投向当下,所有可信仰的神圣都在解构中无所遁形,而理想永远从信仰的宝座上退位,成为可预见的物质想象的载体。
追求自我的大学生在消费文化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他们将自我的实现与成为新型文化人阶层等同。他们追求的是做人生的主人,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在重复过去,成为享受的奴隶。学习在这种意义上异化了,成为提供所预期生活的组织保障,成绩作为未来生活的筹码的重要性,被视为并非个人能力的产出而是将来生活质量的投入。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成绩成为一种商品,学历成为一种筹码,留学成为一种资本,他们成为明天的赌注。时尚生活方式所引领的对于金钱的强大依赖使得工作这个唯一的物质来源成了决定性的存在。
四、后现代主义强化了青年大学生非理性的标新立异意识
后现代主义者抛弃了对确定性的迷恋,转而沉醉于反复无常的变化,特别热衷于标新立异,这是其价值趋向的显著特征,对于后现代主义者来说,差异是某种必须加以克服和消除的对立物,渴望新与异的刺激,求新、求异的欲望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主义的标新立异体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而不是某种理性的思考,后现代主义者标新立异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是出于纯粹的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青年大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异心理,对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学说、新观念、新流派都极为关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得到他们的认同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们追求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快乐体验,把它当作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在现实中处处要标新立异,穿衣服要奇装异服,玩“酷”玩“疯”玩的就是心跳,热衷于追逐这些虚幻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而忽略了人生中更为重要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内容。他们追求特立独行又不可避免地成为追求特立独行的千军万马中的一员。
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探索时期,其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要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冲突,反复的实践、比较和检验。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并开展自觉的评论和自我教育,吸收其中精华的部分,抛弃其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东西,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提高自身的品位。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它好还是不好,而应该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反思,通过认真分析、鉴别、吸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进行合理的理论评析,是文化交流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和步骤,是少不了的,因此在对待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鉴别,承认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它张扬宽容性,多允性,悖论性等,但同时更重要的是避免其消极影响所带来的破坏性。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不是简单的批判,而是要进行一个文化的整合过程,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评论工作应体现一个全面的发展的原则,对其进行筛选和改造,进行理论评析要开展自由讨论,坚持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逐步吸收、同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使之纳入社会主流文化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