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曾耀颜 化州市实验中学
摘要:新高考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新高考背景下课改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目前我国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现状及现实意义,重点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策略。
关键词:课改;新课标;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新高考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垄断着课堂,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很好的调动及发挥,只能被动地接受。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是新高考背景下课改的重要任务。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新课程背景下,创造性人才和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从教学角度看,这就要求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不少高中教师实行了高效课堂新尝试,比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等,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有,如张仁贤《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吴忠民,彭敦运等《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徐立峰《高效课堂—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综合实践》。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新高考背景下,指导高效课堂实践的理论体系不完善,敢于革新的人少之又少。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意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主要倡导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它符合新课程发展理念。
(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旨在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转化为主动地思考、参与、合作,教师的角色也从“传教士”转化为导航者;假如课堂是一个舞台,学生就是主角,教师就是导演。
(二)学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还能拓展思维和视野,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善于取长补短的品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良好习惯得以形成
“学习是医治违纪的最好良方。”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当好主角,他们会很努力地去预习新知识,努力地去完成新学案,遇到不懂的会努力地去查资料、交流或找老师。在这过程中,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宝贵,对于与学习无关的事,他们就会无暇顾及,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不断变化,高考形势与政策也不断更新、变化,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势在必行。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策略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同时有利于资源共享,互相尊重、相互信任。
(一)创建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层次、语言表达能力、性格等,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情况进行互补搭配组合,一般每小组4-6人。每组还要选出组长、副组长、秘书长等作为小组自主管理领导者。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呈现出来的情况适时重组,以更好地促进合作学习。比如,期中考后,可参考各小组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等情况进行重组小组,使之更有利于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以提高积极性。
(二)培养合作学习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们传授基本的合作技能,例如:一要互相倾听,尊重别人想法,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二要学会质疑,遇到问题不能不懂装懂;三要坚持自我,不能盲目的听从他人意见,一定要有理有据,等等。还有,要对组长、副组长、秘书长等进行专门的培训,开好班会,让所有学生都清楚课堂的各个环节及要求。在课前、课中、课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并认真执行。可以拟定一份《高效课堂守则》让学生人手一份。通过对这些合作技能的培养及课堂秩序的规范,课堂合作学习的气氛会更加和谐。
(三)完善管理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很好地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评分或集体评分的办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每一节课,中心发言人加1分,进行成果展示(包括展示答案及解说答题思路),由老师根据表现评(加)1-5分;其他小组对展示成果进行有效质疑或补充(修改)的,加1分;能主动分享个人看法的,或能抢答老师问题的,或能解答其他小组疑问的,加1分;每周由1个小组负责检查(轮换制)其他小组的学案、练习、作业、试卷等,评出“先进学习组”小组一名,加5分,等等。根据阶段积分,每周或每月进行阶段性表彰。如,表彰“优秀发言代表”、“先进学习小组”等,奖励形式可多样。可制定《高效课堂奖惩办法》,让每位学位熟记。
(四)科学编写语文学案
学案是剧本,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演员也演不出好看的电影。它是课堂成败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吃透教材,每一节课前,都必须专心研究,紧扣高考考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知识层次等实际情况,按照“导学”、“导思”、“导练”的思路,结合课本内容,模仿高考试卷问题形式设计一至两道值得学生探讨而又操作性强的题目,作为学生小组探讨的内容。并且加上一些提示性语句,例如: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要注意什么问题、答题模式是怎样的等。除了精编学案外,还要跟踪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比如课前组织小组长了解学案的完成情况及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问题等,以便更好地掌控课堂。
(五)高效课堂四大环节
我们必须要充分给予学生时间,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一般小组讨论10-15分钟,学生展示答案、分析解题思路、质疑答疑15分钟,老师点评及小结3-5分钟,当堂检测10分钟,当然,可示学习内容适当调整。
1、小组研讨,探究方法
在课堂讨论环节,简单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学生讨论的重点是解题的思路及解题心得,同时,指导中心发言人分析表达解题思路。老师在学生讨论时要来回巡视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对个别同学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有展示任务的同学适当询查,对个别参与度不高的同学要鼓励和指导。
2、展示成果,质疑答疑
课堂展示的不能是全部所有的问题,主要是难一点的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展示的内容包括写出小组经过讨论后统一的答案及分析小组统一后的解题思路。老师要随时能够掌控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导演的作用,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环节,老师可以配合展示参考答案)对于同学的表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对。对个别细节展示不充分的,可以提示本人或他人补充、修正;对思路错误的要及时喊停、纠正,避免浪费时间;对某个问题有多人回答、反复质疑的,老师一定要总结、归纳。
3、教师点拔,总结提高
学生展示结束后,对于每个学生的成果或质疑、补充等,老师都要作出合理分析和鼓励性评价,并打分,然后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点拔及方法、技巧归纳。
4、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当堂检测的内容不如过多,一般有一道或两道题就足够,并且必须具有针对性,即学什么知识、涉及什么考点就检测什么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但检测的内容不能印在学案上,应直至课堂检测环节才能让学生看题。例如,可打在PPT上;也可印小纸条,当场发放。
(六)课后跟踪学习情况
课后,我们要跟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情况及对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秘书长,各自分工都不同,我们可找学生个别谈话,了解课堂的感受及学习效果,甚至可以个别再检测。
结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实践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新课程理念有效实践,能很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仁贤.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8月
2.吴忠民.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M].吉林大学出版.2013年 6月
论文作者:曾耀颜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能力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