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梁思怡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 法学理论教学作为高校法学专业的主要科目,法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与后期就业。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司法领域改革,对法学理论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文中调查分析法学理论教学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大幅度提升法学理论教学质量,奠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

关键词: 法学理论;教学问题;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法学教育持续加快步伐,法学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数量也在增加。法学教育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使得培养的法律人才存在理论基础不足与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社会普遍反映法学毕业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不足,无法从理论层面分析具体案件情形,仅能做到生搬硬套,缺少应对突发事件与处理复杂案件的能力。文中分析高校法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高校法学专业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法学专业理论课程内容来看,其中存在大量背诵与记忆的概念性内容,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法学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近些年,各大高校陆续实施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思想,特别是法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司法改革背景下对理论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媒介也出现变化,教师教学模式也发生改变,开始采取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将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法学理论。

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法律理论教育问题,但具体到各大高校而言,新课改背景下法学教学体制并不完善,使得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要求师生共同努力解决理论知识教学问题。高校法学理论教学中融入新的元素,结合现代化教育模式。传统理论教学重视法律知识传授,忽略开展法学素质教育,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表明,高校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很少接触新鲜事物,无法或需要长时间接收现代教学方式,具体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大部分教师自身缺少实际经验,甚至不了解具体法律工作流程。进而造成实际教学中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忽视实际应用,存在法学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情况,不利于提升法学人才素养。

二、高校法学专业理论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论研究不足

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已经意识到法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但部分法学理论教师有的从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改行过来,或是未受过系统法学理论专业教学的研究生。同时,少数法学专业不重视培育学生法学基础理论,课堂授课时简单重复教科书内容,没有拓宽课堂内容。课堂也不要求学生主动了解专业知识,仅仅布置一些象征性的作业或论文。这样模式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直接影响到法学生培养质量。

法学理论教学时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如,课堂教学时忽视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法律分析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法律综合素养,只重视讲授教材上的概念与理论;专业理论课考察时,只重视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程度,忽视考查学生法律素质与实践能力。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部分学生逐渐厌倦理论课程,造成法学理论课失去感染力。此外,部分高校编撰的理论教材水平偏低且质量差,教材语言表达混乱,章节知识难以程度不同,不利于学生学习。

(二)实践理论相互脱节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最近以来出现的培养技术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在新时期,想要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就必须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对人才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尽早的进入社会,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为学生的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在这个前提下,学校应该利用现有校企合作机会,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获利的原则,与企业对产学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教学计划是学校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所制定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做出自己的教学安排。教学计划设计的合理性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制定教学计划要对企业工作所需了解,同时将其融合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讲课的效果和学校能够提供的教学资源。要适用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都要培养,还要以学生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在出去实际的工作中能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所学。

在课堂教学方面,应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加强对法学理论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和考核。在教材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材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地进行法学理论教材评估。在评估中狠抓质量关,大力淘汰低水平和不合格的法学理论教材,使其在高校法学理论课堂中逐步消失。同时,努力宣传和推动教育部组织编写法学理论教材的使用,特别是一些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教材。

教学内容上崇信权威,只重视某一个人的言论,忽视其他言论,不能及时跟踪法律建设丰富实践能力,无法从实践中提炼出法与法治问题,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无法达成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只能进行干巴巴的理论知识传授,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出现严重脱节情况。

(三)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法学理论教学质量的高低由任课教师素质所决定,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师资培训机制,藉此来提高法学理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要重点培训新成立法学院的教师和新入职的法学理论任课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不同院校的教师既开展了良好的教学经验交流,又提升了新师资的水平。法学理论师资培训班既可以让法学理论科研和教学走在全国前列的法学院来举办,又可以委托全国组编教材的主编单位。目前,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相当密切,各种理论研讨会也频繁举行,但教学研讨和交流明显不足。可以预期,若是能够成功举办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师资培训班,一定会推动法学理论教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验证子带间误差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将3个子带进行合成,利用定标数据比较单子带成像与子带合成后成像的效果。经过子带内和子带间误差补偿后,3个子带信号和子带合成后信号的脉冲压缩结果如图9所示,表3给出了点目标子带合成前后性能分析。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具有几个特点: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整个流程;在实习的过程中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注重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的的培养;将个人的职业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出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出丰富的工作经验;学生可以提早的进入岗位,体验工作的情景。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企业的工作流程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持续了解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要求,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要求的目标。

与传统大型直流输电技术截然不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在保持传统直流可长距离输电、可地下或水下敷设等特点的基础上,让高压直流输电的经济功率降低至几十兆瓦,并可向低短路容量甚至无源负荷的局部电网供电,有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友好、可控性强、不需要配置大容量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等优点,适合中小容量、远距离输送的供电方式。柔性直流联网可实现无源换流,相对于交流联网而言,具有控制方式灵活、稳态运行时不需要交流系统提供无功、交流系统故障时能够提供紧急有功支援和动态无功支撑,可大大提高联网系统的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

三、高校法学专业理论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做好教学理论研究,奠定质量提升基础

耳为听觉器官,有司听觉、主平衡的功能。耳的主要功能为主司听觉,另外,耳也是人体的平衡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现阶段法学理论课教学时主要采取讲授法,也就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师进行,衡量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能否接受将讲授知识,辅以论文写作、阅读辅导等方式。但近些年这种教学方法受到质疑:背离学生法律职业训练并忽略培养学生法律技能、不尊重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很少进行法律实践、无法满足法治化建设需求。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他们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无法清晰准确判断与把握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

(二)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实现理论实践融合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法律理论改革中仍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就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法律理论素养与教学经验,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状况,取得预期目标。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法律理论改革活动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应该具备新媒体使用能力,从而促进新媒体的有效应用。但是目前高校法律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未充分使用新媒体,尤其对于高校中年长且有经验的教师更为突出,一方面这些教师从思想上并未真正意识到多媒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师之前并未接触过新媒体,到短时间内难以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

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且与实践相互脱节,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内容上缺少法学理论的最新学术成果与教学成果。任课教师不能准确界定法学理论课程重难点,甚至同一学校内也存在争论,无法统一划分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界定时要具有实践性,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同时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重复与单一情况,课程教学过程中重复讲述,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使得课堂有限时间内无法学到更多知识。

除了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对于规范的研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次会议中,除了课堂观察、访谈、问卷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外,在利用数学史促进职前教师数学信念转化的研究中用到了“反思学习日记”的方式,这不失是一种追踪教师或学生观念变化的好方法.除了质性研究方法外,此次会议还出现了量化的研究方法,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统计方法来分析职前教师的数学、数学史等信念,研究职前教师信念的不同面向.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媒体法律理论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改革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高校必须要加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才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一方面,高校要为采取采购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配套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为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法律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

“帮我弄一些桑料吧!”天葬师重复了一句,“用最虔诚的心,收集最干净的石蜕,做成最圣洁的桑料,燃出最神圣的桑烟。”

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得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运算、绘图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设计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合适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科学习难度,树立起学生学习法律理论课程的信心。教师仍然是高校法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新媒体使用技能,当然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不能单独完成的。因此,高校与教师要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新媒体使用技能的学习和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学会新媒体理论知识,学会理论知识后,应用于实践之中。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法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走现代化创新化的发展道路,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之中,促进法律理论课程教育的更好发展,推动高校法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增强高校法律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法律理论课程类人才,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李芳,许彦粉.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9(05):66.

[2]罗亮甲.高校法学教师与法律职业良性互动模式探索[J].法制博览,2018(26):247.

[3]覃晚萍.创新创业背景下民族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8,28(01):85-90.

[4]陈文琼.广西高校法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以广西师范学院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3):109-112.

中图分类号: G642 ;D9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27-0077-02

作者简介: 梁思怡(1993-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西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

标签:;  ;  ;  ;  

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