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830011)
摘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保证电力企业运营效益的基础,对社会整体经济安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关键环节,但是由于运行环境、内部管理、维修等因素的硬性,继电保护容易发生故障,给电力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继电保护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常见故障,最后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下,特别是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供电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给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相关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对城市供电系统运行意义重大。基于此,加强对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的基础,合理的设置继电保护,在电力企业系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或故咋很难过,继电保护设备会自动启动,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基础上,将发生故障的设备从整个系统中隔离出去,同时还通过预警信号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
2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2.1 电流互感器饱和故障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形式主要为电磁式互感器,但是由于这种装置本身的因素影响,导致互感器饱和问题频发,给继电保护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众多饱和原因中,短路时导致电流互感器饱和的重要因素,一旦电流互感器发生饱和,就会导致一次电流向励磁电流转化,导致二次电流二次转变受到影响,继电保护动作无法发挥作用,容易导致越级跳闸问题。
2.2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是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重要的设备,但也是二次回路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果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包括:第一,中性点没有接地或多点接地问题,这些问题和变电站接地网有关,同时接线工艺差是导致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二次回路未接地,会导致二次回路中各项电压出现不平衡现象,继而导致继电保护拒动或误动,增加故障排查的难度;第二,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断线问题,会造成零序保护拒动问题;第三,由于二次回路中相关设备性能不够完善,会导致PT二次失压问题。
2.3 电源故障
电源是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的基础,能够为继电保护设备提供动能,如果电源输出功率下降,就会影响继电保护输出电压,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等问题。
2.4 绝缘于干扰故障
在继电保护系统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线路故障或电路实际情况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检查工作中会采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尽管能够提升检测的效率,但同时也会给检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容易发生继电保护设备元件误动。微机继电保护集成度较高,相关线路多而密,在运行过程中电路表面难免会存在灰层,导致原电路连接点上出现导电通道,给继电保护设备检测造成影响,导致检测故障的发生,也给整个继电保护系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对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
针对上述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还需要从故障记录、元件替换、提高抗干扰性等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对故障原因的记录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继电保护故障形式多种多样。多样化的故障原因给故障的检查和维修工作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为了为现场维修人员提供便利,维修人员需要对继电保护故障特点、表现形式、造成后果、原因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电力系统维修人员还需要建立继电保护常见故障记录表,为继电保护维修工作提供参考,保证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找到原因并处理。在进行记录的过程中,还需要现场维修人员通过仔细的观察,在自身经验的依据下,对故障类型、原因等进行正确的判断,提高维修的质量,缩短故障维修的周期。
3.2 采用替换法与参照法处理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后,参照法和替换法是常用的办法。所谓的替换法就是利用好的元件将发生故障的元件替换,保证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正常。在继电保护故障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关元件超出使用寿命周期,或者故障元件损坏较大已经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将其及时的替换掉。参照法指的是通过对比分析,参照故障记录,对发生故障的部位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参考相关的运行参数,找出故障发生部位和原因。这种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利用接线测试,对比测试值,保证接线工艺的完善性,提高系统运行的质量。
3.3 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抗干扰性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存在较多比较敏感的元件,如果外界存在加多的干扰,就会导致这些元件运行不正常,继而对继电保护系统整体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继电保护故障发生,必须加强元件抗干扰性,为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一方面,提升硬件元件的抗干扰能力,一般来说,就是通过改变保护柜的材质,利用铁的特性屏蔽磁场,消除磁场对其的干扰;另一方面,主要是提高软件的抗干扰性,在布线等保护装置设置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制度,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消弱这些因素对系统内部的干扰。同时,可以通过见底屏蔽层对信号带来的干扰等,提高二次电路抗干扰的能力。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继电保护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由于电路短路、电压二次回路故障、电源互感器故障等存在,造成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等问题,给系统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故障检修人员需要做好继电保护故障记录工作,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损坏的元件,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元件的抗干扰性,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崔红星.电气继电保护的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企业导刊.2014,15(9):74-75.
[2]卢铜桥.继电保护常见故障查找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23(2):99-100.
[3]黄天龙.探讨电力继电保护常见故障机应对措施[J].科技展望.2014,35(11):122-123.
[4]胡亚坤.浅析继电保护器的常见故障机处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15(8):78-79.
论文作者:梁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元件论文; 回路论文; 发生论文; 抗干扰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