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霄晗
(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 广西南宁 530219)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采用综合的康复措施护理进行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研究前两组SSPI、ADL评分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后,两组SSPI、ADL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但干预组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促进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康复。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综合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01-02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因素的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慢性精神分裂症是各类精神类疾病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个性改变,情感、思维、行为发生分裂,社会功能与意志力逐渐衰退[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其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以后,精神症状逐渐消失,但是精神康复不仅是症状的消除,更主要的是帮助患者在治疗后回归社会、减少复发,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单纯的药物治疗对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是有限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康复措施是精神科护士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院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精神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为80例。平均年龄(34±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33±13)岁,平均病程(7.4±6.0)。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12)岁,平均病程(7.2±6.1)。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采用综合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观察。
1.3 干预组的康复护理措施
1.3.1团体及个别化心理护理
康复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自知力的逐渐恢复,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病耻感、绝望、人际交往障碍等,因此要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境地、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康复治疗[2]。我院采取跨部门多学科合作,护士与心理咨询师、社工共同开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工作。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团体或个别化的心理康复措施。团体心理康复措施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成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的方式来开展,内容涉及精神疾病及药物治疗相关知识、压力应对训练、情绪管理、社交技巧、就业及婚育方面的问题;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则采用个别化的心理辅导措施,从其成长经历及家庭环境等方面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后,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康复工作。
1.3.2工娱疗法
工娱治疗是精神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工作、劳动、娱乐和文体活动,丰富患者的文化生活,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生产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工作治疗和娱乐治疗[3]。工作治疗主要是以工作劳动为手段的各项治疗活动,目前我院开展的工作疗法项目有打扫庭院、蔬菜种植、修剪花木、书画练习、手工制作、食品烹饪、缝纫等,招募院外有特长的志愿者与护士一起带领患者到康复区开展训练。定期组织患者开展手工作品义卖活动,使患者在训练过程及收获劳动成果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娱乐治疗是以文艺娱乐及体育活动为手段的各种治疗活动。我院根据患者的特点,组织开展读书、看报、下棋、听音乐、唱卡拉OK、跳舞等活动,每周制定一次康复活动计划,由康复护士带领患者开展活动。传统节日开展游园、文艺汇演、趣味竞赛等大型主题活动,每天在户外活动场所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健身操、球类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发掘了自身潜力,同时也增强了患者的体质,使患者的身心都得到更好的康复。
1.3.3社会生活技能训练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情特点及社会偏见的原因,生活上易出现依赖行为,掌握社会生活技能有困难,因此,开展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尤其重要。我院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开展的技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学习和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等。具体方法是(1)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行为:培训骨干分子带动其他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采取奖惩等强化手段。(2)就诊技能、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通过训练使患者学会出院后就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自主服药的技能及安全用药的技巧,规范就诊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3)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职业规划,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开展职业性劳动训练。(4)一般技能训练:组织病情稳定的患者到院外开展郊游活动;志愿者与护士一起指导患者学习家庭布置、烹饪技术、购物技巧、园艺操作、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1)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共有12个条目,按0~4级评分,分3个因子: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总分>38分,社会功能正常;29~38分,轻度社会功能缺陷;19~28分,中度社会功能缺陷;9~18分,重度社会功能缺陷;≤8,极重社会功能缺陷[4]。(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该量表主要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14项内容。评分分为4级,评定结果可按总分、分量表分和单项分进行分析,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最高64分[5]。两组患者均在研究前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3个月后分别评定,由经专业培训的4名精神科护士负责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版本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前两组SSPI、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后,两组SSPI、ADL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但干预组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诸多精神症状,其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损害,甚至有大部分患者会受到歧视[6]。由于病情的影响及相对封闭的治疗和管理模式,导致住院治疗的患者社会功能严重退化,心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对未来失去信心,不安心住院,社交能力下降,因此,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本文的80例干预组患者在采用团体及个别化心理护理、工娱疗法、社会生活技能训练等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措施后,患者SSPI、ADL评分有明显改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康复护理实施中,遵循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中取得满意的效果。这些措施能够使患者从心理、生理上适应社会,激发患者对生活、工作的兴趣,提升其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及应对压力的能力,为全面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康复。
【参考文献】
[1]徐奇,姚志珍,吴留发,等.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9(5):2287-2290.
[2]罗翠艳.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J].双足与保健,2017,9(5):59-61.
[3]班瑞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3(4):155-157.
[4]周朝当,贾淑春,普建国.自编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信度、效度的初步检验[J].四川精神卫生,2014,17(3):144-146.
[5]李华芳.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常用量表.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15.
[6]曾会群,江桂芳,曾媛媛.精神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11-13.
论文作者:杨霄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社会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措施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