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梗进行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下降,住院时间和才CCU监护时间明显缩短,显著提高心功能LVEF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住院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梗;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through to July 2013 to 2014 July in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82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groupe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care of patients,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and complications occurred.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cores of SA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CU time shortened obviously,significantly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scor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dex of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 effect
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若未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严重影响预后质量[1]。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讨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42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2.45±4.12)岁,按照基础疾病划分,糖尿病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11例,脑梗塞患者7例,COPD患者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0岁至85岁,平均年龄为(64.18±3.83)岁,按照基础疾病划分,糖尿病患者14例,高血压患者12例,脑梗塞患者6例,COPD患者5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同时排除严重肝肾损害、精神疾病、重大疾病、不能正常交流、心肺功能不全等。两组患者的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2-3]:1.院前护理:第一时间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不可随意走动,及时吸氧和心电监护,给予充分的生命支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包括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合理饮食和运动,情绪控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4.加强同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家属配合,给予患者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饮食护理: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用低热量和低脂肪食物,患者卧床多会出现便秘症状,饮食上食用易消化食物,促进排便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住院指标包括:SAS评分、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心功能LVEF。并发症观察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住院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心功能LVEF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
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4]。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较为常见疾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迅速下降,出现心肌持久缺血状态,引发心肌坏死。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冷汗、休克、焦躁不安等,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护理一线工作人员的黄金原则,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疾病自我认知、自我强化意识,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习惯和良好生活行为方,加强心血管疾病危害意识,提倡戒烟限酒。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预后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和运动,改善患者术后。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住院时间、CCU监护时间、心功能LVEF等住院指标明显改善,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合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行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191-192.
[2]王俊芝.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0):101.
[3]刘静.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87-88.
[4]吴春华.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09-115.
论文作者:王丛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