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问题上的分歧与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分歧论文,货币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需求是世界各国市场经济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国以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原理,在实践运用中出现分歧。在西方,各经济学派对这个问题也存在分歧,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经济金融理论引进我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更复杂、更多种,这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更有利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讨,根据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再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货币需求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货币需求量是否具有客观性?在国内有的同志提出,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货币需求量是不存在的,否定货币需求量的客观性。
我认为货币需求量具有客观性,这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由货币与商品之间存在的客观对应关系决定的。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商品交易的中介和支付手段,商品生产和流通是基础,货币流通是派生的,在一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下,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而且也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货币,生产发展了,商品流通扩大了,就增加了对货币的客观需求,生产萎缩,商品流通规模缩小了,就减少了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因此,货币需求量的多少是由客观经济过程所决定的,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生产规模的大小,商品流通数量的多少,也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决定于一定社会在一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是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的,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的全部历史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创立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1页)。人们既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因而在一定的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下,只能容纳一定的货币数量,所以,货币与商品之间这种客观对应关系,决定了货币需求量的多少,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说:“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何铸币名称任意数量的纸币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货币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内在规律的支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人民出版社,1962,第109—110页。)所以,货币需求具有客观性。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商品数量,P代表物价水平,这个公式与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在观点上是不同的(注:林继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载《金融研究》,1987(8)。)。马克思认为等式右边决定左边,即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数量,在这里货币需求的客观性是很明确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左边决定右边,即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水平,而货币数量又往往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在这里货币需求的客观性就变得模糊起来。尽管如此,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承认货币与商品之间这种客观的对应关系,而且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数学上的恒等式是表明等式双方的数量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货币需求量具有客观性。
凯恩斯和以后的各种货币学派,在货币需求客观性这个问题上,不是比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前进一步,而是倒退了,他们笔下的货币需求量渗入了人的主观因素,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分为交易的需求,预防的需求和投机的需求,前者具有客观性,后二者兼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也是这样,其中有客观性的,也有主观性的因素。
我认为货币需求量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还应该强调这种客观性,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给人的直觉,往往使领导人误认为手中掌握了政权,可以按照主观意志任意投放货币,结果出现了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的需要,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给经济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今中外的通货膨胀史实证明,经济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的货币需求量,任何国家货币量的供应超过这个客观存在的货币需求量,都要受到经济生活的无情惩罚,给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货币需求量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经济范畴?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量研究的立足点是微观的,他认为货币需求是由人们三个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以后的凯恩斯学派也是在这个立足点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
我认为货币需求量不是微观的,而是宏观的经济范畴。货币需求量是研究整个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货币需求量是商品交换中对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需求数量,换句话说,就是商品交换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因此,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货币需求量是对未来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根据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生产和商品流通以及其它经济活动客观所需求的货币数量。所以,货币需求是对未来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数量的预测,根据这个预测来确定中央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供应多少货币数量,是最适的货币数量,所以,它是宏观的经济范畴。
不仅如此,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是密切联系的。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实际提供的生产成果的总和,社会总需求是指同一时期内该国实际发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和,在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可能表现为实物形式,都必须是通过货币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为一定的货币数量,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表现为一国所实际提供的生产成果总和相对应的货币需求量,与一国实际发生支付能力总和的货币供应量相平衡,同样的道理,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需求量大于货币供应量;反之,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表现的货币需求量小于货币供应量,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一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保持相一致,不过多,也不过少,物价稳定,是一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货币需求量是宏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目的是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创造一个经济运行的良好经济环境。
凯恩斯等人把货币需求量作为微观经济来研究,这是与货币需求的性质不相符合的,达不到研究货币需求的目的。当然,凯恩斯货币需求量的方程式,从表面上来看没有微观经济的因素:
L=L[,1](y)+L[,2](r)
L表示货币需求量,L[,1]表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L[,2]表示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r表示利率,但是,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微观经济的。所以,这个方程式的产生论证与得出来的给论是相矛盾的,因为它是从分析人们日常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推导出来的,是从微观的因素替换成宏观的因素,是与研究货币需求量的性质背道而驰的。而且在实际的计算上,也无法把许许多多微观的货币需求量相加,得出宏观的、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量来。
从这点来讲,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正确的,他们把货币需求量作为宏观经济范畴来研究,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就可以看出,是研究整个社会商品交易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在这个问题上,凯恩斯等人的货币需求研究,比起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来说,不是前进了一步,而是后退了。
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一方面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所以,他的货币需求理论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成份,因此,很难求出真正的货币需求量。
我认为货币需求量只能运用客观的经济因素来论证、分析和预测,才能真正测算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适的货币量来,用微观的经济因素是不可能准确的测算出货币需求量来。
三、是商品决定货币,还是货币决定商品?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心理上具有“流动性偏好”理论基础上的,人们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即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以满足日常交易活动的需要。预防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应付意外的、临时的需要。投机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根据对利率变动的预期,在有利时期购买有价证券进行投机。
这里要问:这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决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凯恩斯承认前两项动机是由收入决定的,后一项是由利息率决定的。由于国民收入是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与物价的乘积,实际上,前两种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量是国民收入中的一定比例,那么,国民收入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呢?国民收入的大小只能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规模决定货币需求量,也就是商品决定货币,而不是货币决定商品,所以,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来分析,仍然是跳不出商品决定货币这个根本原理。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货币需求是由人们需求动机决定的,而社会上存在着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就可以发展生产,解决就业问题,得出的结论就是社会总需求决定社会总供给,货币需求量似乎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果真是这样吗?从整个社会来说,能够产出多少,商品生产的规模有多大,能够供应多少商品,相应的货币需求是多少,这里指的当然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供应增加,需求才能增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总供给决定总需求,货币需求量是多少,也是由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模决定的,并不决定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
人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货币数量各多少,概括起来,实际上是人们能够支配的货币在这三个方面的比例,这种能够支配的货币是由人们能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如果得不到那么多的货币收入,人们准备在这三个方面的货币需求都会落空,而人们能够支配多少货币,正如前面指出的,是由国民收入的多少决定的,而国民收入的多少,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
总之,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们看得很清楚,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的大小,决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多少。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情况和决定的因素就复杂得多,但是,仔细分析起来,仍然是商品决定货币,而不是货币决定商品,更不是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多少。
根据以上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研究一个社会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合适,保持最适货币量,保持金融物价的稳定,而是转变为货币如何对就业和产量发生影响的理论,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和经济危机,他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使利息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会刺激投资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但是,实践的结果又是怎样呢?推行凯恩斯这种政策建议的结果,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通货膨胀,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双重困难之中。
综上所述,我认为研究货币问题一个最根本的观点,是商品决定货币,而不是货币决定商品,离开了这个根本观点,孤立地在货币方面推理,甚至认为货币决定商品,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理论来。同样,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孤立地在货币上打圈子,也必然会得出错误的政策建议来,从而采取了错误的措施和行动。
四、是货币需求量,还是持币量?
凯恩斯所说的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实际上,是自然人和法人持币量支出的三种不同动机,自然人和法人有了货币收入以后,准备多少用于商品交易,多少用于防止发生意外的支出,多少用于证券投资,就是手中这些钱怎么花,这样说更确切些。
货币需求量和持币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货币需求量是预测宏观经济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持币量是自然人和法人手中持有的货币,如何支用,通俗点说,钱如何花是他们手中的货币存量,两者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不同。货币需求量是宏观经济的范畴,持币量是自然人和法人手中持有的货币,这种货币从收入到支出,保持在手中的货币存量,而且这种存量是不断变化的,几乎是每天是一个不同的数字,是微观的经济范畴,假设有一个职工,月工资为1000元,发工资的第一天可能是这个数字,第三天各种支出后,手中的钱就减少了很多,可能只剩500元或300元了,到最后一天可能剩下几元钱了。
第二,决定的因素不同。货币需求量是由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模规定的,而持币量是由自然人和法人的收入水平和支出的结构及其消费的水平决定的。收入高低不同,收入的多,持币量必然就多,收入的少,持币量也少。在支出方面,消费水平不同,持币量也不同,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持币量多少也有关系,例如:中国农村的农民省吃俭用,不少人愿意攒钱,持币量就多。支出的结构也影响持币量,例如:多少用于高档消费,多少用于一般消费,多少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外,客观的经济条件也往往影响公众的持币量,例如:商业网点的多少,银行储蓄网点的多少,交通方便不方便,都会影响持币量。所以,持币量和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是很不相同的。
第三,性质上的不同。货币需求量是预测未来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要。持币量是中央银行已经投放的货币供应量在自然人和法人手中的分布,或者更具体点说,就是货币供应量在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的分布。
第四,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同。货币需求量是按照马克思揭露的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三个因素,即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的相互关系而发展变化的。持币量则是按照决定它的因素,即货币收入和支出及其结构的相互关系而发展变化的。
第五,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不同。研究货币需求量的目的,是为了预测这个经济杠杆,能够为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应量作重要参考,这要采取对整个经济的综合分析研究方法。而研究持币量的目的,则是研究自然人和法人对货币的持有量及其增减变化和动向。采取社会调查的方法,一般采取的步骤是:一要分类,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进行分类。二要选点,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住户。三要查量,对典型户进行收入、支出持币量的了解调查。四要推算,即以典型户的持币量推算全面的货币量。五要验证,利用历史资料和各方面有关资料,分析研究所求得的持币量的正确性。
第六,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同。公众手中的持币量怎么运用?持币量是公众手中掌握的货币,因此,公众的主观意志起很大作用,西方经济学中说的心理因素在这里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而货币需求量是整个国民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人们的主观意志很难起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凯恩斯是混淆了货币需求量和持币量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把立足点放在持币量上,去研究和测算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货币需求量,我认为这在方法上是根本错误的。
五、是货币需求量,还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需求量和货币供应量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经济范畴,货币需求量的性质已如前述。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向国民经济供应的货币数量,或者说,是向法人和自然人供应的货币数量。因此,法人和自然人手中的持币量,实际上是来自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供应量在法人和自然人中的分布。所以,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和指令的结果。
货币需求量和货币供应量的联系,表现在中央银行在决定向国民经济供应多少货币数量时,要把国民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作为一个标杆,使货币供应量尽可能保持和货币需求量相一致,不过多,也不过少,在室最适货币数量,有利于保持金融物价的稳定,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凯恩斯提出“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大量增加,使利率降到某一低限以后,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这是因为在某一低利率情况下,人们一致认为未来利率会上升,债券价格会降低,这时无人再愿意持有债券而只愿意持有货币,无论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都只能被“流动性陷阱”所吸收,而无法使利率下降,也就无法刺激投资货币需求。的确,货币供应量是和利率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有以下不正确之处:
第一,由于混淆了货币需求量和持币量的区别,把货币供应量增加,法人和自然人手中的持币量增加,误认为是货币需求量增加,已如前述,货币需求量的增减决定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模,因此,不可能像凯恩斯所说的变得无限大。
第二,凯恩斯认为在利率低下到一定限度时,无论供应多少货币数量,都会被“流动性陷阱”所吸收。果真是这样吗?其实,过多供应的货币数量并没有被“流动性陷阱”所吸收,只不过是充塞在流通界,在流通界泛滥,这些泛滥的货币数量会冲击物价上扬,会冲击国民经济各部门,会兴风作浪。
第三,货币供应量增加,是促使利率下降的因素,但是,凯恩斯没有看到另外一个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促使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也是提高利率的因素。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利率上升和下降是同时在两个方面起作用的。究竟哪个方面的作用更大些,是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不同的。
第四,利率的升降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虽然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这不是决定利率的唯一因素,利率的升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利率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杠杆,它主要受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产品成本、物价水平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货币供应量看成是决定利率的唯一因素。
那么,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究竟有否影响?也是有影响的,表现在利率的降低,公众手中的持币量增加,促使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从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凯恩斯由于混淆了货币需求量和持币量的界限,夸大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提出的“流动性陷阱”的理论在实践中是不存在的,提倡这种理论只能使更多的货币供应量充塞在流通界泛滥,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六、是“流动性偏好”还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人们为什么总是保持一部分不生息的货币在手中?这是因为货币是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人们在心理上具有“流动性偏好”,即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的货币保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和投机的需求。因此,人们的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我认为把货币需求建立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基础上,是不科学的:
第一,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由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在市场经济中,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以及经济行为各方面的需要,都是通过货币来实现的,掌握了货币就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货币在质上是无限的,在量上是有限的,促使人们追逐货币,这就是货币的魅力,并不是什么“流动性偏好”。
第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客观的经济活动,不是主观心理上的愿望。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实际上是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藉助货币的形式来实现,当然,人们有选择消费的自由,存在着心理的作用,但是,这是要受物质生产过程的制约,不能脱离物质生产过程,孤立地讲心理上的决定作用。经济学上讲的需求是一种具有购买力的愿望,或者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始终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如果把心理作用作为唯一的原因,抛弃了经济活动存在的物质基础,那在研究的方法上,是脱离实际的,就会陷入到唯心论的泥坑中去。
第三,货币需求量的大小,也不决定于“流动性偏好”,如前所述,决定于国民收入的多少,人们的收入减去支出,剩下来的是人们的持币量,而持币量的大小,也不是决定于“流动性偏好”,而是决定于收入和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已如前述,如果说“流动性偏好”这种心理起作用,那是对人们的持币量,不是对货币的需求量起作用而言的。
根据以上分析,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实际上是货币的性质是一般等价物,正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掌握了货币就能够转化为任何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甚至包括人们的名誉、良心等,所以,人们总是愿意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流动性偏好”实际上是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在人的思想意识上的反映,这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七、以数学公式的推导为准,还是以能够实际应用为谁?
货币需求量的测算的确是金融工作和理论探讨中的难题,而且,又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西方经济学者在研究的方法上,着重在数学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找到几十个这样的常见公式。货币需求量的测算藉助于数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特别是藉助于经济计量方法进行测算(注:林继肯:《关于测算货币需要量的若干问题》,载《金融研究》,1986(3)。),西方在数学方法的研究上比较深入,颇有参考价值,但是,我认为他们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的偏离,是我们在采用数学方法中应该避免的:
第一,运用数学推导和图解的多,运用实际资料进行测算的少。许多方程式的演算,推导篇幅很长,图解十分详尽,但是,运用某一个时期的实际资料进行运算,在论著中却很少,所以,虽然列出了许多方程式,对这些方程式究竟结合实际会产生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就研究得更少,似乎是货币需求的数学推导和实际的测算是两回事,两层皮,理论脱离实际。
第二,在数学方法的研究上过于繁琐,甚至有的数学推导和图解分析,已经离开了货币金融领域,变成纯数学上的探讨,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测算实际经济工作中的货币需求量是用处不大的。
第三,在货币需求量的测算上,参入了心理因素,其实,这些心理因素是实际经济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已经包括在实际的经济因素中,如果再参入心理因素,特别是一些随机性比较大的心理因素,往往影响货币需求量测算的正确性。
第四,由于混淆了货币需求量与持币量这样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用持币量的因素去推算货币需求量,形成了误导,而且,从持币量的点去推算货币需求量的面,这种以点推算面的方法,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综上所述,在货币需求量的测算上,我赞同运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关键是这种数学方法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数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解决在实际运算中的问题,把货币需求量的测算大大推进一步,在数学上兜圈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不可能真正提出科学的、实用的方程式来。
八、以一种方法测算,还是用多种方法测算?
在货币需求量的实际测算中,由于第一,在国内外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疑难课题,还没有找到一个公认的理想方法;第二,由于货币需求量的测算只要求近似值,或者是一个区间值就具有实际价值;第三,由于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可以选择其中这个或几个决定性的因素,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测算。
所以,货币需求量的测算宜用多种方法进行。可以相互比较分析,然后选择其中比较理想的数据。
国内有的同志主张:采取了解经济现状,找出现状与目标状态的差距,确定消除的货币供应量调整值。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实际经济工作中,一直是这样采用的,研究当前和过去货币供应量是否合适,作为研究未来年度经济金融情况、货币供应量多少的参考。其实,在我国60年代银行工作中提出的“经验数据法”,也是运用这种原理,通过了解经济现状,找出过去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正常比例,再研究未来时期经济发生变化的差距,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值,所以,主张上面这种方法的同志,没有理由批评“经验数据法”的不对,其实,他们说的这两种方法在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
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虽然运用上述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这种简便的方法,却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根据目前的经济金融和货币运行的状况,是否是最佳的经济货币运行状况呢?这就是一个大问号,或者说,目前的经济金融状况还说得过去,是否就满足于这种状况呢?还是要争取更好的经济金融和货币运行状况?或者是对目前隐藏的不稳定因素,不良状况还没有被我们所认识?如果是这样,那么推算未来时期的货币需求量就会有很大的误差。所以,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既要肯定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简便的方法,又要看到它的缺陷。
除了上述这种方法外,我再提出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无论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还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公式的基本形式都是:
1
剑桥方程式:M=Ky在原理上也相类似,表现在K=──上,
V
在侧重点上不同。所以,我认为上述这个方程式可以作为一切测算货币需求量的基本方程式,测算货币需求量的多种方法都可以把它作为基本框架,作为考虑的基本出发点,事实上,后来出现的许许多多方法,都是从这个基本方程式中,发展和演绎出来的。
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凯恩斯提出债券的交易需要一定的货币需求量,这是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一个突破,是很有价值的观点。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可以为持有者带来收益,但是,它不是真实资本,它本身并不具有什么价值,马克思称它为虚拟资本,可是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在各地证券交易所每天进行数量很大的交易,这当然就需要一部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这部分货币需求量在经济生活中是实际的需要,想抹掉是不可能的。
根据以上分析,货币需求的上述基本方程式中,除商品交易外,我一直认为劳务服务应当视同商品交易,所以,假设商品交易数量为C,劳务数量为S,债务、股票数量为B,即上述基本方程式可具体化为:
PC+PS+PB
M=─────
V
另一种方法是求得正常的货币流通速度,正常的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中的难点,如果这个数据能够测算出来,分子是比较容易统计的。我曾经用一元回归方程求得正常货币流通速度(注:林继肯:《货币需要量预测方法的若干问题》,载《经济研究》,1985(8)。),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这个一元回归方程式中的自变量应该改为商品交易、劳务服务和证券交易,当时,我是运用1955—1983年的资料来测算的,现在可以延伸到1997年,具体的计算方法在那篇文章中已经阐述得很详细,就不赘述了。
我认为可以运用上述几种方法来测算,经济现象除了依靠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外,还需要经济的分析、研究,把各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求得货币需求量的正确数据,作为实际经济金融工作的依据。
标签:货币需求论文; 货币供应量论文; 凯恩斯论文; 流动性偏好理论论文; 货币流动性论文; 凯恩斯经济学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货币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观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