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外科 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急救调度中心 2663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耐药性和干预措施。方法:对58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58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中共发现1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原菌(P<0.05)。需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厌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和变形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厌氧菌对甲硝唑较敏感,细菌则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引流物病原菌感染模式复杂、种类不断增多,且耐药性不断增长,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耐药性;干预措施
感染是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感染后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轻则会导致患者手术切口不愈合或全层裂开,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重则会发展为败血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观察发现腹部外科感染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住院环境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2]。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腹部外科医院感染,我院对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干预措施,现做出如下总结。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5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35~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岁。其中包括急性胆囊炎患者16例、化脓性胆囊炎患者7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12例、急性胆管炎患者9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4例。
1.2研究方法
1.2.1标本采集
抽取急性胆囊炎患者、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和急性胆管炎患者的胆汁各3ml,抽取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病变腹腔脓液各3ml,抽取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和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创面脓液各3ml,抽取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和急性阑尾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脓液各3ml,作为研究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后,分别注入到需氧增菌瓶中和厌氧增菌瓶中,迅速送入细菌室培养。
1.2.2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菌种鉴定板条和细菌鉴定仪鉴定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的种类,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细菌药物敏感度严格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OCLS)制定的敏感度标准进行测试。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病原菌种类构成比例
本次研究发现58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术后引流物中共发现1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它细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需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厌氧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和变形梭杆菌,详见表1。
2.2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64株对亚胺培南具有敏感性,敏感率为94.1%,49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敏感性,敏感率为72.3%,61株对阿莫西林具有耐药性,耐药率为89.7%,厌氧菌对甲硝唑的敏感度较高,其次是头孢哌酮和氯霉素,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讨论
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在我国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致病菌和分布特征不断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利于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3]。因此要求临床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可参考如下:①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术后感染引流物必须送检。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③对于腹部外科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④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无菌操作的管理[4]。⑤加强患者手术切口和引流管的管理,及时清洁、消毒更换引流管。
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需氧菌较易产生耐药性,而厌氧菌的药敏度则较为稳定。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提示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和药物敏感度会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变化,临床治疗按照经验和书本用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通过对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的检测,并配合干预措施指导临床用药,是控制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潘芳.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耐药性与干预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5):24-26.
[2]熊杰,丁佑铭,沈雄山,晏华军,刘宁.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致病菌分布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01(12):158-161.
[3]俞晶,杨宏英,朱娇阳,向旭东.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4(19):3535-3536+3539.
[4]王勋松,金国斌.腹部肿瘤患者腹腔引流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06(12):760-761.
[5]黄少文,黄洁平,陈宏.基层医院腹部外科感染菌谱与耐药性的临床分析[J].医疗保健器具,2008,3(7):112-114.
论文作者:徐启利1,宋爱丽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病原菌论文; 耐药性论文; 腹部论文; 外科论文; 术后论文; 性疾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