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冻干)治疗,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致残率,充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120-01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异常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致使脑组织局部功能受到损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失语、肢体偏瘫、感觉障碍等,大多数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
尤瑞克林又称人尿激肽原酶,主要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够有效缩小患者梗死面积,缓解脑梗后行为障碍。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资料整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4.6±3.7)岁,观察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2.7±3.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冻干)进行常规治疗,用药方法:4ml(0.4g)血栓通(冻干)加入25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用药方法:尤瑞克林0.15PNA单位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持续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一个疗程14天,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生活能够自理;显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计量资料用均数±方差(x-±S)表示,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x-±S)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n=27)25.8±6.916.8±7.4△
观察组(n=27)24.7±8.610.6±4.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7)5(18.5)8(29.6)8(29.6) 6(22.22)21(77.8)
观察组(n=27)8(29.6)10(37.0)8(29.6)1( 3.7)*26(96.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与患者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以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相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偏瘫等。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脑梗死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研究价值越来越显著[3]。尤瑞克林的主要成分是人尿激肽原酶,是从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有使激肽原后产生激肽的作用,促使脑血栓形成后缺血区域的激肽受体表达提高,致使激肽和激肽受体相结合后有选择性的引起微动脉开放,促进新血管的形成,建立侧支循环,从而使缺血区域的血液灌注量增加,使神经组织损伤减少,神经功能的恢复加快[4]。不仅如此,尤瑞克林能够有效抑制急性梗死区的炎性反应,从而降低NADPH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超氧化物的产生,进而降低身价细胞凋亡,改善急性神经功能损伤的症状。
本次研究发现,给予血栓通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治疗急性脑梗死形成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6±4.1)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比对照组的77.8%高,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形成具有显著优越性。
综上所述,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形成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致残率,充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桂珍.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8):2636-2637.
[2] 李立新,程桂林,刘丽娇等.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63-164.
[3] 刘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27-128.
[4] 王亮,张扬,董强等.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27-628.
论文作者:冯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克林论文; 脑梗死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