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对比论文_谢跃龙

湖南省韶山市人民医院 湖南韶山 411300

【摘 要】目的:研究对比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试验中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诊治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CT与B超检查诊断,同时将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观察对比CT与B超的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11%(41/45),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5.56%(34/45),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显示,CT检查明显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够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CT;B超;首诊价值

肝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在全身性恶性肿瘤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 [1]。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类型,通常大部分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危害性极大,故及时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B超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为了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对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选取45例。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症状体征分析及病理检查等被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43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3±6.23)岁;肿瘤分型情况:34例患者的肿瘤超过5cm(巨块型),8例患者肿瘤在5cm及以下(结节型),3例患者为弥漫型;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消瘦等;全部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并为首次进行肝癌诊治的患者。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CT与B超检查诊断;其中CT检查中采用16层螺旋CT(SiemensSomatom Emotion 型),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再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电流为240mA,电压为120kV,扫描层厚为5mm,螺距为5mm,矩阵为512×512,造影剂选用碘海醇。B超检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HD11 型),检测中将探头频率设置在3至5MHz之间,再对患者的肝区进行扫描。观察分析全部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将患者的实验室、病理检查结果等作为标准,评价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情况及影像表现等。

1.3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均由SPSSl8.O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用百分比(%)表示,如果分析得出(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法的检测情况

全部入选患者的检查均完成后,45例患者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11%(41/45),其中2例出现误诊(均为肝血管瘤),2例出现漏诊;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5.56%(34/45),其中5例出现误诊(3例为肝血管瘤、2例为肝硬化),6例出现漏诊;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显示,CT检查明显高于B超检查(p<0.05);对不同肿瘤分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情况对比,CT对于结节型及弥漫性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见表1:

表1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2.2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45例患者通过检查显示,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为,结节型与巨块型病灶主要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边界比较模糊,密度比较低,增强扫描显示密度增加;弥漫型患者,病灶在肝区弥漫且低密度分布,大小不等。B超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巨块型患者病灶主要为圆形与类圆形,边界清晰,存有低回声区;结节型患者病灶边界模糊,且密度比较低;弥漫型患者病灶边界模糊,回声强弱不等。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好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等不断的变化,造成原发性肝癌患者明显增多[2]。在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但因大部分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其病情均已发展至中晚期,通过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比较低[3],因此,在患者发病早期及时给予准确的诊治尤为重要。

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血清AFP(甲胎蛋白)等特异性标志物检测是其重要的筛查诊断方法,但机体中AFP常常也会受到活动性肝病等因素的影响,单纯给予患者AFP检测诊断的准确性往往不高[4]。B超、CT均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给予患者B超检查诊断,操作十分便捷,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通常能够将病灶情况准确的显示出来,但其图像分辨率比较低,对于一些微小病灶(3cm以下),往往不能清晰的显示,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

CT也为一种无创、便捷检查诊断方法;本研究中给予患者CT与B超检查诊断显示,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p<0.05),表明给予患者CT检测诊断的准确性更高;主要考虑为CT扫描能够将图像分辨率明显增高,更便于图像的分析,同时通过增强扫描更便于病灶的观察,从而将诊断准确性提高。但在其患者的CT检查中,也易出现影像表现相互重叠的情况,而造成难以将其病变与血管瘤病变进行鉴别及漏诊、误诊等情况,单独通过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联合AFP检测对患者进行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保障其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够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赵春华,周文峰,陈维华等.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的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9):698-701.

[2]来炳岩,李芬.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71-73.

[3]赵春华,陈维华,周文峰等.B超、CT检查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的作用[J].肝脏,2011,16(3):269-271.

[4]张世玺.B 超联合 CT 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25(7):681-683.

论文作者:谢跃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应用价值对比论文_谢跃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