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金融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是信贷投放过于激进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利率市场化后,为弥补利差收窄的影响,银行可能会放松信贷标准,更多地涉足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贷款,从而加大信用风险。如果贷款利率升高,企业的道德风险也会加大,“赚了钱是企业的,亏了钱是银行的”,一些资质不佳的企业会以高利率借贷。上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的银行业危机,就发生在利率自由化之后。
二是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中一年以上存款占比仅在10%左右,而总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高达60%。由于大量短期存款会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沉淀,短期内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尚不严重。但随着存款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加上金融市场发展壮大,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日趋丰富,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短期化将不可避免,部分银行甚至会面临储户流失的局面,加大了流动性风险。印度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就曾发生类似的现象。
三是过于依赖国外资金带来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伴随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发展、金融脱媒加快,银行存款资金来源面临挑战。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银行进一步依赖国外资金进行国内放贷的情况。加上汇率市场化,银行不仅面临资金迅速撤出的流动性风险,还将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有鉴于此,应多项措施并举化解银行业风险。
第一,商业银行应加快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一是积极优化客户结构,更加重视发展客户忠诚度较高、交叉销售机会多、综合贡献度大的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客户。二是大力发展新型业务,提升金融市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拓展现金管理、贸易融资、投资银行等新型公司金融业务,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三是实施差异化策略,大型银行应进一步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发挥低成本负债的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中型银行应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突出在局部业务领域的特色;小型银行应立足村镇或者社区,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
第二,鼓励和支持银行拓宽业务范围,优化收入结构。一是继续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通过综合化经营拓宽收入来源;二是允许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自主地确定服务收费标准;三是继续鼓励银行创新理财产品发行,并在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投资标的等方面予以适当拓宽。
第三,银行自身应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和财务硬约束。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体系,着力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三是加强中长期贷款比例管理,有效化解期限结构错配问题,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第四,改进银行存贷比监管。在外汇占款增长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推进和贷款新规实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银行业存款增速显著下降,在严格的存贷比监管下,加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加了银行负债的成本,进而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影响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进存贷比监管十分必要。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前银行的资产负债外延正逐步扩展,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扩大,以及银行主动负债形式的多样化,存款在银行资金来源中的占比逐步降低,同业存款规模大幅增加;银行资产配置的品种越来越广,存贷比指标将难以有效涵盖表外业务敞口对流动性的影响;各个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更为明显,难以在存贷比指标中得到反映,也确需对存贷比监管指标加以优化。例如,对同业存款来源进行细分,将部分较为稳定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口径进行管理,推动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