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口径混凝土顶管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于万兵

浅谈大口径混凝土顶管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于万兵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842003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顶管法在地下工程中普遍采用。所谓顶管法施工,即是在地下工作坑内,借助顶进设备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子逐渐顶入土中,并将阻挡管道向前顶进的土壤,从管内用人工或机械挖出。顶管施工技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与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因此,全面做好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控制,严抓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每项工作的细节落实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大口径;混凝土顶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

前言: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铺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中缝间的推力,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简称顶管)一节一节地顶入需要的地方。这种方法比开槽挖土减少大量土方,并节约施工用地,特别是要穿越建筑物时,采用此法更为有利。顶管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管材,必须能承受几千kN至上万kN预定的纵向推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必须达到C50以上,才能满足顶管施工的需要。因此混凝土顶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顶管的施工质量。

1、顶管技术的必要性和作用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顶管施工作为一种暗挖施工技术,可以在不开挖地表土的情况下将管道敷设完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1.1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需求。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开挖铺设地下管道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堵和中断,同时影响城市环境,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在铺设大型管道下穿城市主干道的时候,严重阻碍交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非开挖情况下,进行管道的铺设和修复,采用浅埋顶管施工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也更大的减少了建设资金投入。

1.2当地面建(构)筑物较多,无法采用开槽工艺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或开槽施工支护费用过大,易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以及碴土堆放、外运造成市区污染,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时,宜采用顶管施工工艺,进行地下管网施工。

2、顶管施工的发展及工作原理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3、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

顶管法施工技术顶管施工即在地表不挖下槽沟,以液压为动力将钢管(含多节钢管)或混凝土管从A点顶至B点的施工工艺。

3.1路下顶管,路上畅通;

3.2建筑物下顶管,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

3.3缩短管道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显著;

3.4设备单一,操作简便;

3.5本工艺所用管道的管节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3.6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燃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采用该技术施工,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顶管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大口径顶管制造工艺关键工序控制点为:强制式搅拌、钢筋强度处理、焊接骨架成型、悬辊成型、蒸气养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钢筋加工制作工艺的改进

由于悬辊法成型工艺的特殊性,干硬混凝土靠外力作用辊压成型。在悬辊成型过程中,钢筋骨架由于受到来自辊轴方向混凝土径向和切向辊压力的作用,受损隐患大,钢筋在成型时易松动和位移变形,保护层的厚度不易控制。根据以上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钢筋进行强化处理,提高钢筋的屈服强度。对φ12的Ⅰ级环向钢筋,冷拉总延伸率控制在8%~10%之间,屈服强度可从原来250MPa提高到420MPa;对纵向φ12的Ⅱ级螺纹钢,冷拉总延伸率控制在4%~6%之间,屈服强度从原来的415MPa提高到470MPa。这样保证了在成型时,骨架变形小。顶管成品力学性能试验表明裂缝荷载和破坏荷载得到了提高。

(2)在改变原来钢筋骨架成型时普通绑扎法,采取在纵向钢筋与环筋相交点进行点焊成型。要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性,焊点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必须大于成型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在钢筋骨架两端密绕两圈环向筋,以增加两端的强度,然后将内、外层钢筋骨架用120根短筋焊接成整体,不但保证了内外双层钢筋骨架的间距,又防止了钢筋在悬辊成型时产生位移,提高了骨架整体刚度。再在外层纵向钢筋上套16个混凝土保护层控制圈,以确保钢筋骨架不偏移,使保护层的厚度始终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4.2混凝土的配制

水泥使用阿克苏青松建化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混凝土抗腐能力和耐久性,

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掺入了30%由新疆八钢联强公司微粉矿渣厂生产的粒化高炉矿渣微粉。砂子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5~3.0之间,含泥量小于1%,石子粒径为5~20mm、20~40mm的两种骨料各一半。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凝土,工作稠度(维勃稠度)为5~10之间。

4.3悬辊成型

采用GP150型悬辊成型机,顶管喂料量每次控制在1.7m3,使其压实后混凝土比挡圈超厚3~4mm。避免了因喂料不足,管身混凝土欠密实,产生蜂窝和麻面;喂料过多,影响管壁厚度的现象。悬辊成型加料先从挡圈开始,然后从挡圈一端向另一端加料,悬辊机喂料转速控制在500~700r/min,时间为5~10min。喂料完毕后,净辊时间为4~8min,悬辊机速度控制在1000~1100r/min,成型后用抹子在内壁进行抹面,以保证顶管内壁的光洁程度。

4.4蒸养和自然养护措施

(1)顶管在成型后,蒸汽养护前应有一个静停的过程,静停时间取决于水泥类型、升温速度和最高温度等,一般为1~5h。早强水泥由于初凝时间短,静停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为1~2h;温度上升的速度与静停时间相互关联,如果静停时间长,则可用较高的升温速度,一般为20℃/h,最高可达33℃/h,若静停过程只有1h,升温速度不应超11℃/h。混凝土静停时间短,若温度骤变,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产生开裂;混凝土静停时间长,若升温速度过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以及混凝土水化热高等因素,会引起混凝土产生塑性收缩龟裂的现象。蒸气养护的恒温温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种类,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不高于80℃,矿渣硅酸盐水泥不高于95℃。如果高于以上温度,虽然混凝土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脱模强度,但后期强度损失过大,甚至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恒温温度过低,为了达到混凝土脱模强度,就必须延恒温时间,模具转次数相应减少。

(2)顶管脱模后,达到自然温度再进行自然养护。在顶管上盖上草帘,以保证顶管的湿度,每天养护不得少于16h,自然养护不少于15d方可出厂。

结束语

大口径混凝土顶管的施工是一门施工管理要求高、设计知识面广、施工作业要求严的综合性施工技术,并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随着顶管工程的不断增加,其技术和工艺也将不断的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选江。大型地下顶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徐日庆。顶管施工中注浆减摩作用机理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4(6)

[3]杨运.超浅层曲线顶管施工控制技术:[学位论文].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4]项德明,最新泥水盾构技术[Z].上海: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2011

论文作者:于万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大口径混凝土顶管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于万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