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顽固性面瘫的患者53例,采用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1周3次,隔天1次,30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根据《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面神经功能评价改善情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后,患者面神经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6.2%。结论:温针灸配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
【关键词】温针灸;闪罐;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44-02
面瘫,中医称为“口眼涡斜”“口僻”,认为本病多因正虚不固,外邪乘虚客于人体面部经络,致气血失调,经络不通而发病,面瘫日久,络脉空虚,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的筋脉失去气血的温煦,就会形成顽固性面瘫[1],出现面肌痉挛、面肌联动、大小眼、鳄鱼泪等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中医门诊确诊为顽固性面瘫的。患者53例,符合《实用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其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43~80岁,平均66岁;病程6~14个月,平均9.8个月。
1.2 治疗方法
参照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3]取穴和进针,高树中,刘兵的《拔罐技术标准化研究》[4],采用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一周3次,隔天1次,3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4周时进行随访。
1.2.1温针灸治疗
用局部针刺取穴、循经取穴、随症取穴方法,主穴:太阳、牵正、地仓、迎香、鱼腰、下关、四白、阳白、颊车、颧髎、合谷穴。眼睑闭合不全者,加通司眼睑开合的跷脉之申脉、照海;皱眉、蹙眉差者,加阳白以刺激兴奋处于失功能状态的神经末梢,加速神经末梢的血液循环;人中沟?斜者,加水沟以疏通局部经络;耳后部压痛者,加翳风以祛风通络,散寒解表;迎风流泪者加睛明穴泄热明目,祛风通络。
操作:先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穴区皮肤,选用直径0.30mm,长25~40mm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根据穴区解剖,进针0.5~1寸,除睛明穴外,其他穴位均给予一定程度地提插捻转操作,以得气为度。将艾绒揉成合适大小的纺锤形放在针柄,顶端点燃艾柱,以患者耐受为度,感觉烫时换新艾柱,以皮肤红润为宜。施灸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避免温度过高或艾柱掉落烫伤患者,每次施灸4个穴位,每个穴位2壮。留针20分钟。
1.2.2闪罐治疗
待皮肤肤温正常后,选取瘫痪侧面部的阳白、太阳穴、颊车、颧髎、地仓、翳风处。选取适合大小的火罐,先取额部,次取面部,再取口角部。右手持沾有95%的酒精棉球止血钳,左手持玻璃罐,将点燃的酒精棉球迅速探入罐底,立即抽出,迅速将罐子叩在应拔部位,吸住后再迅速取下,可以听见“啪”的一声。如此反复多次,以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为度。闪罐可以疏通皮部气血、散风寒,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难治性周围性面瘫,取其通经活络的作用,应用此法操作时间要长,多次反复,以局部明显潮红为度。
1.3 疗效观察
1.3.1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变化。①参照1993年陶天遵主编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5];②面神经功能[6]:评价项目包括安静时对称性、轻闭眼、重闭眼、额纹、瞬眼、鼻根纹、露齿、鼓腮、吹哨及口角下撇10个方面。以上每项正常4分,减退2分,消失0分,总分满分为4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1.3.2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表情自然,眼裂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双侧对称,口角无歪斜,额纹完全恢复正常;显效:面部表情基本自然,眼裂能闭合但不完全,鼻唇沟变浅程度减轻但不对称,口角基本无歪斜,额纹恢复但不对称;有效: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能闭合一半,鼻唇沟变浅不对称,口角略歪斜,额纹尚无完全恢复;无效: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有明显的面肌瘫痪及外形损伤。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本组53例患者中,面神经功能:治疗前(18.3±4.2)分,治疗结束时(31.4±3.5)分,4周随访时(33.1±3.3)分。患者治疗结束时及4周随访时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4周随访时面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治疗结束时。临床痊愈6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外邪侵入与机体气血虚弱所致。《诸病源侯论·风口?候篇》“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癖”。《医林改错》记载“若壮盛之人,无半身不遂,突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故其外因为风寒、风热之邪,内因为气血虚弱。顽固性面瘫多因面瘫的迁延不愈、治疗不当等导致气血阻闭、面部肌肉弛缓无度和脉络的失养[7]。故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治则。我们采用温针灸联合闪罐同治,使面部肌群经脉得以温煦濡养,从而通行气血。温针灸可以疏通、温煦经络,闪罐通过作用皮部,疏通皮部,调节其功能,推动气血运行。
现代医学也认为,该病是由于患者受寒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受压,动脉闭塞形成血栓,用针刺局部达到面部肌肉运动的效果,从而松解血管神经,改善微循环;结合灸法可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加快面部血液循环[8]。张莉等[9]应用近红外光谱诊断技术研究拔罐疗法对局部组织血红蛋白的影响表明拔罐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状态,其作用是良性的,可加快新陈代谢。二者合用,共奏调和营卫、疏风通络的功效,使面神经得以恢复,顽疾得以解除。
本文结果显示,经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后患者面瘫症状、面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6.2%,表明该联合方案疗效较好。本文不足之处是因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来源有限,未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今后有待扩大样本量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茎,庄礼兴.庄礼兴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特点介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57-58.
[2]陈灏珠.实用内科[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3]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5.
[4]高树中,刘兵.拔罐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研制体会与说明[J].中国针灸,2010,30(2):157-159.
[5]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12-116.
[6]陈晓琴,李瑛.量表在周围性面瘫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2):41.
[7]姚爱武.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2例[J].光明中医,2011,26(10):2073.
[8]陈滨海.难治性面瘫治从阳明与瘀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393.
[9]张莉,唐丽亭,仝小林,等.拔罐疗法对人体局部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10):619-621.
论文作者:徐致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针灸论文; 面瘫论文; 顽固性论文; 面神经论文; 气血论文; 面部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