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对路面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本文从水的来源与 交通 量过大和重载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探讨了相应的养护对策。
关键词:水损坏 沥青路面 养护 城市道路
引言
水损坏的范畴较宽,一般认为只要是路面结构层透入水后使路面产生的早期破坏现象,都可称为水损坏。主要表现为水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的过程,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本文对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养护对策。
1罩面后沥青路面水损坏病害产生过程的分析
①过去对高速公路道路运营后发生的水损坏病害研究论证比较多,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现在就高速公路罩面后发生唧浆、拥包等病害的调查分析, 总结 一些有 规律 性的资料,以便对病害有一个正确的全面及时的了解及治理。 ②近年挖补罩面后路面又发生拥包、唧浆,现场取样后,按照芯样周边的状况、芯样本身的破坏状况对芯样以及挖除后出水方向和损坏状况进行分类汇总,并分析了路面水损病害产生和 发展 的过程,从而对过去认为唧浆、拥包为路面进水后发生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这一病害又有新的认识,现场路面表现和挖开路面后损坏机理分析认为该病害的发展过程为先损坏再进水,由于进水加速了损坏的发展程度。
2罩面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病害分析
①根据罩面前全线芯样的破坏状况及路面破坏机理的分析,认为沥青面层的层间粘结状况不好,大多数破坏的芯样在层间都出现了松散和剥落,产生唧浆。 ②未罩面的路在裂缝产生后,由于水在裂缝中是自由流动的,行车的作用会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因此在沥青面层混合料较密实时,裂缝对路面的水损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及时灌缝,其影响会小。但裂缝毕竟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在沥青混合料不够密实甚至透水时,水分在沥青面层内部储存,同时由于裂缝的作用,导致层间的断开,造成水分在断开的沥青层间流动,致使层间松散和剥落。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养护对策分析
①养护对策:以上罩面前的五种水损坏的情况说明沥青混凝土三层都必须致密防水,同时必须设置层间的防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发生水破坏。对罩面前水损坏现象只需铣铇损坏的面层加铺罩面,同时做好中上面层的层间防排水,完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横坡,保证路表排水通畅即可;对罩面后水损坏现象必须铣铇到结构层,同时彻底处理结构层的破坏,做好路面结构层的防排水措施和路面外部的排水系统,疏通路面结构内水的流出通道,重新铺筑路面层。②在罩面的路段施工时防水层做得必须可靠,建议采用同步碎石撒布机作业,由于这一工艺为撒油后在几秒钟内就撒石子,石子进入热油内形成有效的粘结,并不会因撒油后再上石子车使已撒的油层破坏,起不到可靠防水作用,提高了防水层的防水可靠性。
4 针对水源的养护对策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水造成的,如果能把水封住,不进入路面,或将进入路面的水及时排走,不在路面结构内部滞留,就不会产生水损坏。因此,做好路面的防排水设施十分重要。解决水的办法,一是封,二是排。从表面封水使得水从表面排走;从中面层封水,使水从上面层中排走;基层表面封水,防止水从沥青面层下来浸泡基层;若水进入基层,则要采用排水式基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路面出现坑槽、麻面、松散等现象时,除对路面进行一般性修补外,关键是要分析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并找出水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4.1 路表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通过在路面结构中设防水层尽量减少水的下渗,设排水层减少、排除、尽快疏导路面层间的滞水,从而防止或减少水分滞留在路面内部,侵蚀沥青混合料。在上面层下设置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是防止面表向下渗水的有效措施。铺筑防水粘结层后,可以减缓路表水的下渗过程,在路表产生坑槽等水损害现象,日常养护即能修复。而且能够增强上面层和中面层的层间粘结效果,从而使路面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4.2 地下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路堑挖方路段或半填半挖段常有春融时融化的雪水通过裂缝和孔隙渗入路基使路基含水量上升、软化变形、承载力降低,并渗透到基层,造成路面松散等破坏。应在路基顶面铺筑水稳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取代遇水软化的灰土层,或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设排水垫层,重作路面结构层。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在裂隙水引起路面病害严重的挖方段就采用了如下措施:降低边沟底部标高,使之低于路面结构层,路基顶面设级配碎石排水层,其上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3 完善排水系统。雨、雪水渗入路面内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当沥青层直接铺筑在非常致密的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上时,迅速排水就比较困难。例如,在路面上钻孔后,其中的水可以存留数天。由于各种原因,水积存于路面结构内部时,在养护过程中,一般可以考虑路面边缘排水,即层间水可以通过路肩设置的纵向排水盲沟排出。盲沟宽度25~50cm,深度根据排水需要调整。纵向排水沟中央部分设纵向带孔的PVC管或填充单一粒径的碎石、多孔混凝土、砂滤层,纵向沟外面包有单向渗透的土工布,每隔十几米或几十米再设一横向沟将水排至边沟。若中央分隔带为粉砂土,由于粉砂土本身的特性,毛细水较为活跃,大气降水、绿化浇水等容易从侧面侵入路面结构层界面间,因此砂土段中央分隔带防排水措施非常重要。除常规方法外,沿路面结构边缘铺设防水土工布和在中央分隔带两侧设防渗墙等方法也时有采用。
4.4 裂缝引起的水损坏。在路面裂缝产生后,包括纵、横、网状、块状龟裂以及不规则裂缝,都会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水分在沥青面层内部储存和冲刷现象也就更为严重。由于裂缝的作用导致层间的断开,水分长期滞留在沥青层间,造成断开的沥青层混合料的松散和剥落。路面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是不可避免,在路面出现裂缝时就采取及时有效的灌缝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防止裂缝在路面结构层内的贯通,在路面结构中铺设应力吸收层或设置过渡层,对延缓路面病害的 发展 是非常有效的。
4.5 动水压力导致的水损坏。城市道路中在快速行车或重载货车作用下,会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使得水分透过孔隙较大的表面层进入面层内部。高孔隙水压力产生的高速水流会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直接的冲刷作用,一旦沥青剥落,细料被带走,反复的冲刷作用会使沥青混合料的不连通孔隙,变成连通孔隙,使路面逐渐形成空洞和凹陷,进一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使破损范围不断扩大,严重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2]。孔隙水压力越大,对路面的破坏越严重。因此对这类型的破坏须采取两种极端的养护方法,第一种是采用绝对密实不进水的罩面层,同时设置层间防水措施,但必须充分考虑表面层的抗滑性能和高温性能;第二种是采用OGFC等排水型路面加防水层的养护方法,保证水分在进入面层后能够自由流出,避免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
5结语
①对于罩面前的沥青路面水损害,一是病害原因找准,病害发展到哪 ,就要将这些部位挖除,重新铺筑路面层;二是做好防水处理,对裂缝处及时灌缝封水,对于路面大面积进水的路面整体透水,可以增设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处理一次一般可解决两年路的路面透水及可减轻两年的水损害发生。②对于罩面后的水损坏(罩面前这些路段并没有发生大的病害,罩面后,不到两个月就出现问题,并且返复维修,还治不住,有的修过4—5次),这种水损坏的真正原因是路面结构已发生问题,必须将结构层挖除,然后按设计逐层填补,才能治理有效。
论文作者:唐广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路面论文; 面层论文; 沥青论文; 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结构论文; 孔隙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