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论文_张占英

浅谈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论文_张占英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对气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使我国的建筑能源不能持续进行供给,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发展。因此,建筑与气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分析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建筑设计的气候适应策略,以期为接下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候条件;建筑设计策略;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态设计,是指合理利用气候条件,为人们建设出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1]。基于此,建筑设计与气候因素的结合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就针对适应气候的建设展开具体研究。

一、将建筑设计与气候因素相结合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与气候因素相结合是一项复杂的设计,其设计方法需要程序转换,涉及数学公式推导、逻辑学知识等多方面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具体的模式[2]。企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模式选用中,需要保证与周围气候环境相适应,注重保护建筑的材料能源利用效率和周围的环境保护,如果这两点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无法保证,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建筑成本,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企业在进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时,还需要对建筑地区的温度、气候进行综合考虑,严格明确在不同发展时期人们的不同需求,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

(一)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选择

对建筑内部的舒适环境其主要因素的就是建筑的朝向,建筑朝向关系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日照情况,只有通风和日照都具备良好的条件,才能充分适应天气气候,提高建筑舒适性[3]。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建筑地的地理情况、日照情况、风向产生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这些内容,科学合理制定出建筑的朝向,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建筑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周围的具体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内容对建筑的朝向进行合理分析。例如,在广州某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建筑朝向与夏季风成45°入射角,从而保证建筑内部通风状态良好;其次,如果建筑物是行列式的布置形式,那么建筑人员在建筑抽象设计中需要将通风口的设计避开主风向,从而有效防止两幢大楼之间出现漩涡区,影响后排建筑的通风效果,此情况下,建筑设计人员可以让建筑朝向与夏季风成30°—60°入射角,进而可以有效改善建筑室内的通风效果。最后,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我国地理情况和建筑物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合理布局,从而保证日照能充分进入室内,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二)保证建筑与气候相适应

保证建筑与气候条件相适应是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重要策略[4]。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与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在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机械设备,对机器设备过度依赖,产生大量热量,从而不能实现建筑方案低碳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与气候条件相适应,在不影响建筑施工进度上,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量,提高建筑室内的温度,从而实现调节室内舒适温度的目的。

(三)注重建筑的通风与防潮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风有两种态度,一方面,对于气候潮湿多雨的地域,人们需要干燥温暖的风将地域中的湿气带走;另一方面,在气候炎热的地域[5]。人们需要凉爽带有湿气的风将地域中热量带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福建厦门某房屋建筑建设中,因为厦门属于冬冷夏热的地区,夏天风速小,湿气大,就会产生闷热感,因此,在房屋建筑项目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建筑的通风与防潮设计,在建筑通风设计上,设计人员在对这幢楼进行设计时充分利用了“过堂风”的设计理念,将房屋设置成南北通透的格局,从而使得房屋可以形成对流,在炎炎的夏季产生过堂风,实现通风效果。另外,在房屋建筑满足节能要求下,人们可以将门窗开启,从而获得自然风,通过此方式可以降低建筑空调的使用率,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三、进行适应气候建筑设计的三阶段

(一)气候材料收集阶段

企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气候建筑设计前,需要对建筑物实地环境进行综合了解,了解内容具体包括:建筑物当地风速、温度、风向等等,并将了解之后的数据绘制成表格,从而方便下次参考。同时,在对资料分析完毕后,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标准作为依据,对当地区域的一天各个时间段人体舒适度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气候适应性制定合理设计方案,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将人类舒适性扩大到最大范围,实现气候建筑设计目标方案。

(二)制定建筑气候适应性策略

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建筑气候适应策略:一方面,要使设计出的建筑方案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另一方面,在设计方案中要保证建筑室内的舒适度,最大化满足人类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建筑人员为了实现第一方面目标,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等被动式技术策略代替传统的技术,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维护的温度,起到保温效果,进一步节约建筑的资源,增加建筑的舒适度。另外,由于影响人类舒适度具有多方面因素,具体包括:建筑物环境湿度、风度、热度等等,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气候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合理应用,进而有效降低人类对气候冷热的敏感度,实现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三)制定模式语言

在进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室内的布局、建筑外部形态、建筑场地等方面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并通过语言模式将这些内容予以体现,同时建筑的每部分设计标准都需要结合建筑周围具体情况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内容,从而确定建筑设计因素,确定相应的模式语言。模式语言的确定不仅给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了建筑设计思考方向,还可以对各个建筑策略进行集中反馈,并对不同策略中的矛盾进行改正,从而保证了气候建筑设计方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统一性。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的加重,气候变化无常,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将气候因素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中对人工能源的用量进行合理控制,大量使用自然能源,不仅可以消除不良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还可以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林.适应气候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450.

[2]王静,周璐,郭夏清等.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动设计与性能工具的应用思路与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4,32(8):88-95.

[3]梁趛珮.试析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5(8):20-20.

[4]张会.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68-68.

[5]夏远.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410-410.

论文作者:张占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论文_张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