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_石油污染论文

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_石油污染论文

对我国工业中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竞争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过度竞争”问题的提出

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普遍且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识竞争是无限的,强化竞争强度可以增进社会福利(参见J.Stiglitz,1981,p184)。按照这一理论逻辑,“过度竞争”(excessive competition )概念不仅不具备存在的依据,也没有任何经济意义。这显然无法解释存在于一些国家部分产业和地区的以生产能力过剩、广告战、削价战等为主要特征的被称为“过度竞争”的经济现象。因此,有必要从经济理论的研究脉络入手,探讨过度竞争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过度竞争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研究范式中的合理定位。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过度竞争,关键是应把强化竞争并不一定增进经济福利的命题一般化。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将那些游离于主流经济学视野之外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过度竞争问题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

“过度竞争”在国外经济学文献中又称“自杀式竞争(cutthroat competition)、“毁灭性竞争”(ruinous competition )或“破坏性竞争”(destructive competition), 在日本又被称作“过当竞争”。(注:小宫隆太郎不同意日本产业界与产业政策当局将“过度竞争”等同于“过当竞争”的说法,认为前者属于对市场运行状态的客观描述,而后者则带有价值规范的性质。)对这个概念的讨论起因于原子型市场结构产业或地区的持续性供给过剩而企业又无法退出困境等现象的观察,以及存在于高固定成本负荷下的寡头垄断产业中的厂商的“自杀式竞争”倾向,认为应通过固定价格协定或兼并行为限制这种恶性竞争。这种观点在上世纪末以及本世纪的早期非常普遍,现在已为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抛弃,只在少数英美经济学家的文献中偶有论及(Bain ,1959; Scherer,1980); 但在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大量文献中频繁可见,并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参与讨论。关于对过度竞争的定义,说法很不一致。笔者曾在《论过度竞争》一文中对过度竞争定义为:“过度竞争,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于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产业内的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而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使整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陷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而又不能顺利从该产业退出的不稳定均衡的状况。”

根据以上定义对我国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中的竞争状况进行判断,以下的分析也许并不过分:在我国,除了个别资源型或政府严格控制进入的产业外,多数产业的竞争可以归结于过度竞争。(注:一些人可能会被行政控制下的部门、地区垄断封锁所迷惑,认为我国目前市场结构的现状是超经济垄断与过度分散的竞争并存。虽然他们也认识到了行政封锁正是导致我国产业过度分散竞争的原因,但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隐藏于分散竞争之后的政府部门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过度竞争。)剔除经济景气的因素,一个最为直观的解释就是,我国的大多数产业的进入壁垒太低而退出壁垒太高,由此造成了许多产业企业数目过多、生产严重规模不经济、企业亏损比例居高不下以及整个产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保持低水平等问题,呈现明显的过度竞争特征。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虽然也会发生过度竞争,但却限于少数产业和地区,整个经济体系在长期中可基本保持动态均衡。而像我国这样大范围发生过度竞争现象的情况,单靠经济景气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只能从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处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在改革以前就存在着产业过度竞争的体制性诱因,但过度竞争的真正出现还是在90年代特别是1995年之后。在此之前的市场结构处于短缺经济下的卖方市场阶段,表现为生产能力约束下的产品计划或市场配给。扩大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增加新进入企业的数目往往就能增大利税额和就业数量,体现为政一方的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因而地方政府也乐得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事务。但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剧变,先是消费品产业出现了我国从未发生过的生产过剩现象,很快又波及到生产资料行业。企业过度进入、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使许多产业陷于困境,大量的企业失去了原有的风光和竞争优势。为了维持生存或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争夺,地方政府的参与使竞争主体更是呈全方位的态势,基于各种竞争手段的广告战、价格战、商业间谍战等恶性竞争现象层出不穷,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

二、对我国工业中产业过度竞争状况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考察我国工业产业过度竞争的总体状况,可以从各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企业进入数目及其增长速度、 产销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市场结构理论,集中度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产业内企业规模的不对称程度和企业间的垄断竞争关系。如果有限数目的企业控制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则市场结构是垄断型或高度竞争(high competition)的寡头垄断结构;如果同样数目的拥有最大市场的企业只能控制很小比例的市场份额,则市场结构是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或原子型的。以下我们用1993~1995年各产业最大8 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表示的集中度指数分析我国的市场结构状况(见表1)。

表1 中国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年度 199319941995

煤炭采选业19.321.720.3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82.886.376.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2.426.424.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5.214.315.9

非金属矿采选业 9.5 6.5 5.9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4.113.713.5

食品加工业 3.0 6.2 5.4

食品制造业 4.9 6.9 9.9

饮料制造业10.1 9.7 8.6

烟草加工业29.344.337.0

纺织业2.7 2.3 2.8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3.1 2.7 3.8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8.1 4.0 2.9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7.4 6.9 5.7

家具制造业5.7 5.0 5.4

造纸及纸制品业8.2 8.6 5.3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8.8 6.8 5.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7.7 8.7 8.1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45.847.044.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611.811.3

医药制造业16.613.411.8

化学纤维制造业46.540.137.6

橡胶制品业17.518.732.7

塑料制品业3.5 3.2 6.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 3.1 2.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28.735.730.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16.416.614.7

金属制品业4.0 4.7 4.6

普通机械制造业5.5 6.1 6.5

专用设备制造业11.6 8.6 6.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6.924.120.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0.1 6.6 8.8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7.716.814.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7.416.0 7.8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 14.239.0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42.341.437.0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 27.824.8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1995年卷)、《中国行业一百强》(1995年卷)、《中国大中型企业年鉴》(1996年卷)有关资料计算。

表2 美国1982年制造业主要行业4家企业的集中度

项目集中度(%)

汽车工业 97

卷烟业90

发电机制造84

平板玻璃 78

啤酒和饮料77

肥皂和洗涤剂 60

合成橡胶 49

棉织业41

水泥 31

资料来源:殷醒民,1996,《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实证研究》第三章,立信会议出版社。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37个工业产业中,8家最大企业1995年的集中度超过40 %的行业只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及冶炼业,集中度在30~40%之间的行业有6个,20~30%之间的4个,10~20%之间的4个,10~20%之间的6个,其余21个行业的集中度均低于10%。这个水平甚至远远低于美国1984年前4家企业的集中度指数(见表2)。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凯伍斯(Richard Caves,1987)的研究,前10 位的企业(注:它们是其所在产业的“典型厂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产业水平, 参见 Richard Caves(1987)。)一定在行业或产品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其市场集中化指数一般应在40%以上。如果在一个行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未能达到起始规模和合理的经济规模,则这个行业肯定不存在有效的产业组织规模。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目前大部分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属于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或原子型的市场结构,这些行业也正是贝恩(1959,第12章)所说的过度竞争的高发行业。另外,观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产业集中度随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如欧共体最大400 家企业的制造业销售的集中度从1978年的34%上升为1982年的37%(殷醒民,1996,第4章)。而我国工业中的大部分产业的集中度近些年来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表1所示,同1993年相比,1995年56.7 %的产业的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只有43.24%的产业有些微的上升。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增长和发展的非集中和非集约的特征。这种增长和发展型式已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批评。

市场范围和容量限制劳动分工和企业规模大小,这是被施蒂格勒(1951)概括为“斯密定理”的著名原理。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范围狭隘,使得企业缺乏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从要素市场看,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难以筹措大规模投资和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和营运资金,使得一些想在高起点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企业“壮志难酬”,只好在现有约束条件下维持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改转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从产品市场上看,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使企业产品的销售很难跨越行政区特定的可能性空间。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同类企业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进入,在行政区域给定的范围内进行分割式竞争,因而形成了并加剧了从全社会角度来看的企业数目过多的过度进入和重复生产现象(见表3和表4)。

表3 我国各种经济企业数目增长变动情况

项目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企业单位数(万个)

518.53 795.78 734.15

国有工业

9.37

10.44

11.80

集体工业 174.21 166.85 147.50

乡办工业

21.71

22.87

22.88

村办工业

63.26

68.08

68.99

合作经营工业

74.17

59.66

37.16

城乡个体工业

334.78 617.60 568.82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0.170.886.03

项目 1985~1990 1990~1995 1985~1995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企业单位数(万个)8.94 -0.023.54

国有工业2.19

2.482.33

集体工业

-0.86 -2.44-1.65

乡办工业1.05

0.010.53

村办工业1.48

0.030.87

合作经营工业

-4.26 -9.03-6.68

城乡个体工业

13.03 -1.635.44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38.93 46.95

42.8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6年)有关资料计算。

改革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处于工业部门传统轨道之外的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城乡个体工业的持续增加,大批企业迅速建立,发展速度惊人。这些企业大多是建在农村地区,有许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职工人数非常有限。(注:以1995年为例,当年非国有工业容纳就业人员3147万人,而企业数目(含非独立核算单位)却高达722.35万个,平均每家企业就业人数不足5人。 )国有经济之外的小企业的兴旺极大地提高了它们在整个经济中的产出份额,(注:改革初期,以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工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1980年)只有24%左右,但到1996年时已高达72%,平均每年上升3个百分点。)但一些小企业却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下、 产品质量低劣且外部污染严重的问题,其产品不仅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市场对城市大工业的替代竞争以及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诸如行贿、给回扣等打入本属于大企业的“高级产品”的市场,而且还对原有大工业的原料供给形成了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经济之外的小企业的过多进入是以既有大工业的发展速度下降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状态,成为一些产业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

分析我国工业各行业90年代以来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数目变化,可以更为明显地看出企业过度进入的问题。表4显示, 除纺织业和家具业由于80年代的过度竞争而陷入持续性困境而出现了企业数目的减少外,39个行业中的37个在90年代以来企业数目有所增加。一些行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其他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企业数目以10%以上的年平均速度增长,而现在这些行业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其他矿采选业外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度竞争现象。从中可以看出新企业的过度进入与过度竞争之间尤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表4:我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90年代以来行业进入情况

项目1990 1991 1992 1993

工业企业数目总计417082418869407989449216

煤炭采选业

9601 9682 9215 10116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333541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303 1449 1523 191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456 2533 2492 2849

非金属矿采选业 10491 10560 1029211146

其他矿采选业 29302890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059 1055 9821 110

食品加工业

27834 27215 2567527015

食品制造业

12373 12104 1093015442

饮料制造业

13167 13263 1246212705

烟草加工业

317 329340 391

纺织业

24584 24596 2383124613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7241 17499 1670617921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80308308 8101 9370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0643 10782 1033012410

家具制造业

97109252

85508014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624 10875 1093611940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10994 11266 112641317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4067

4358

4291 4763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3115

3098

3093 190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9319 19932 2054423533

医药制造业

3097

3306

3454 4198

化学纤维制造业

560616 664 1088

橡胶制品业 37523818

3831 4155

塑料制品业 14238

14544

147291627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3120 52179

509045452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3391 3432

3678 583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2413 2461

2529 3460

金属制品业 28841 28562 2718228427

普通机械制造业 42385 42496 41384252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 - 1909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925 11203 11238154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4461 14763 147161713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637 4949

5060 631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3508 3508

3415 4975

其他制造业 - -

- 17102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11378 11309 1053410921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 - 393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3333 3487

3456 4019

项目 1994 1995 1996 1991~1996

年平均增长

速度(%)

工业企业数目总计

465239510381

506445

3.29

煤炭采选业 10689 1195312264.08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85

134 133

26.1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035

214120778.0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094

377438227.65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561 11820

116571.77

其他矿采选业 109 144 15432.09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103

123713544.18

食品加工业 27819 30711

302131.38

食品制造业 15311 16130

156473.99

饮料制造业 13161 14719

141301.18

烟草加工业

382

423 416 4.63

纺织业

24774 25686

24297

-0.20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

18439 20007

195202.08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9773 1046897283.25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

13486 15480

152596.23

家具制造业8171

87608716

-1.78

造纸及纸制品业

12282 13890

138934.57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13576 15436

153785.7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5001

556452044.19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2176

2734261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4866 28371

286356.78

医药制造业

4453

5388539610.5

化学纤维制造业

1154

13331374

16.14

橡胶制品业

4242

466346563.66

塑料制品业 16826 19255

194325.3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762 61278

618872.5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6400

72996730

12.1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3609

46214611

11.40

金属制品业

29311 30728

303880.85

普通机械制造业

26360 29631

2957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18828 19701

1030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6411 19445

20339

10.9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7755 19671

192004.8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6877

799779849.4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5165

563757748.66

其他制造业17308

- 16073 -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11203 12600

126441.77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371372 407 -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4182

514752978.03

注:1990~1992年非金属矿采选业包括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与采盐业的企业数目,食品加工业是按粮食加工业进行统计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中含煤气机煤制品业,机械制造业机械工业由于未作具体细分,故以普通机械制造业进行表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7年)各卷的资料整理计算。

企业过度进入以及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和增大产品产量,使我国许多产品特别是工业品的供求格局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并开始出现通常被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解释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产品相对过剩的局面。1996年全国仅国有工业企业库存积压产品的金额高达400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分行业分析, 机械工业截至1996年7月底,订货量3264.7亿元,比上年增加4.7%,仅占计划产量的61%,且相当一部分合同为无效合同,或者资金根本无法到位。1996年底,电子工业17类产品中有6类产品比上一年产量下降,这6类产品是传真机、收录机、玻壳(黑白)、半导体分立器件、电话机;另外11类产品除计算机、微机、集成电路、彩色玻壳、程控交换机增加幅度较大外,其他产量变化不明显,主要耐用消费品彩电产量同比增长4 %,但产销衔接程度不高,彩电大战成为热点。原材料工业中,钢铁市场趋于平稳,有色金属由于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原材料市场的主要问题是进口过多,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化肥、塑料、化纤原料及部分短缺钢材品种进口过多,出现供过于求状况,长线产品也进口过多,加之出口减少和政策影响,原材料工业品市场呈明显的供过于求状态,价格较之前期有所下降,少数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很大(如铝锭价格从1996年初的每吨2万元下降到1997年的1.5万元左右)。电力工业由于所上项目太多,在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卖电难的问题了。化学工业产品销售十分不畅,1996年产销率仅95.1%,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价格明显回落。根据对120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价格跟踪调查,价格下降的有91种,占75.9%;上升的有25种,占20.8%;持平的4种,占3.3%。到1997年,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更是明显增加,原国内贸易部曾对613种主要商品的供应情况进行排队, 供不应求的商品仅有10种,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 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值得注意的是供过于求的商品上半年还只有5.3 %,下半年就猛增至31.8%,表明商品供需结构矛盾、生产过剩的问题已相当突出。

市场需求的相当萎缩使得近年来大幅度增加的工业生产能力出现了严重的利用率低下和过剩问题。例如,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已经高出市场需求的4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60%,家用电器产业几乎各个品种都出现了生产能力严重闲置的现象。到1995年底, 我国钢铁生产能力达到1.69亿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6.2%; 摩托车的生产能力为1489万辆,利用率只有55.4%;洗衣机的生产能力为2183万台,利用率为43.4%;电冰箱的生产能力为1821万台,利用率为50.4%;空调器的生产能力为203万台,利用率为33.5%;棉纺锭的生产能力达到4190万台, 而利用率为77.0%。另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对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利用率在60%以下的就有28种,占35%。(具体情况参见表5。)

由于缺乏多余生产能力的退出机制,过剩的设备和厂房虽然处于闲置状态,但仍然需要占用资金,这必然造成那些以大规模投资为起点的产业和企业过高的固定成本。试图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上争夺或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必然引起大部分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或出现大面积和数额巨大的亏损。表6显示,1993~1996年我国有大约60 %的行业的利润率持续低于全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经营窘境。一些行业如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由于过度竞争,出现了超过30%的亏损面或巨大的亏损额(见表7)。

表5:1996年我国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状况

生产能力主要工业品

100%天然气,工业木材,胶合板,合成橡胶,白酒

90%以上 机制纸浆,原油,组合音响,生铁,刨花板,电风扇

85-90% 染料,冰醋酸,乙烯,纯碱,合成氨,纯苯,平板玻璃

80-85% 硫酸,铁路机车,磁带,铁路客车,炼钢,卷烟,机制纸,碳化

钙,水泥,原油,锯材,日用陶磁制品和日用玻璃制品

70-79.9%

铜,盐酸,铁合金,塑料,纤维板,乙醇,大规模集成电路,化

肥,收音机,缝纫机,表

60-69.9%

啤酒,浓硫酸,铁路货车,小型拖拉机,甲醛,矿山设备,吸

尘器,钢材,大中型拖拉机,合成洗涤剂

60%以下 电冰箱,中草药,电话单机,食用植物油,轮胎外胎,自行车,

摩托车,食糖,照相机,精甲醇

50%以下 录像机,洗衣机,内燃机,汽车,彩电,金属切削机床,油漆

31.3-38.5% 日用精铝制品,房间空调器,复印机,农药,化学原料药,微

波炉

25.5%以下发电设备,微型电子计算机,照相胶卷,电影胶片

3.5%以下 小型电子计算机

资料来源:陈佳贵主编,1997,《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7),第6页。

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我国的产业过度竞争引发了外资的大量进入。怎样看待这个似乎是一个“悖论”的问题呢?一般来说,外资进入某国的一个市场,除了考虑一定的政治因素外,更主要依赖于对该市场的市场容量、产业规模以及在位企业的竞争力的判断。一个产业特别是低市场集中度的产业发生过度竞争,其可能隐含的条件是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较大,不存在在市场上占绝对或主导地位的企业,且在位企业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消耗战之后,无论是广告投入和市场营销网建设,还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缺乏普遍足够的财力和市场力量。这就为外资以独资或合资形式的产业进入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而国内企业苦于产业过度竞争无法出头,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也乐于与外资合资,甚至不惜让渡大量的股权。在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缺陷以及地方政府过于本位化的考虑的情况下,合资不仅导致了一些国有资产向外资的流失,还使一些战略产业的主导权被控制在外商手中,影响到了我国国家经济的安全。1992年4 月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国策略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就是最好的经验案例。从1992年4 月对我国产业进行实质性投资开始,到1995年已经在10个行业控制了400余家企业, 并且将它控制的企业成功地在海外上市,进行股权转让(秦海,1994、1995)

表6:1993~1996年我国工业各行业销售利润率变动情况(%)

行业名称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全国平均 4.213.823.092.57

煤炭采选业

-0.712.823.092.94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2.548.939.00

10.57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863.351.861.9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267.647.395.92

非金属矿采选业

6.284.053.443.22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6.855.393.961.50

食品加工业

1.472.171.59

-0.43

食品制造业

0.891.701.831.56

饮料制造业

4.353.493.313.50

烟草加工业

4.48

11.13

12.65

10.15

纺织业 -0.150.64

-0.97

-1.73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3.542.191.812.22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1.871.331.091.82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3.761.910.531.34

家具制造业

3.392.962.422.82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1

-0.172.392.55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5.542.912.524.4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5.494.353.333.61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5.233.023.712.6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712.143.343.00

医药制造业

6.466.225.706.31

化学纤维制造业

7.177.375.882.71

橡胶制品业

2.441.190.891.62

塑料制品业

2.110.940.821.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434.462.100.1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9.218.123.471.7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3.652.753.330.09

金属制品业

3.772.731.731.18

普通机械制造业

5.033.873.031.9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41.204.641.1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003.612.732.3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423.653.002.4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625.474.824.74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3.991.291.661.37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7.726.746.437.33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3.97

-4.74

-4.97

-8.89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15.179.959.647.0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1997年)各卷的资料整理。

表7:1995年我国工业各行业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情况

行业名称 企业单位个数亏损企业个数

全国工业企业总计510381 127920

煤炭采选业 11953

2550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1343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141

39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774

574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820 1735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237

250

食品加工业

30711 6256

食品制造业

16130 4875

饮料制造业

14179 4204

烟草加工业

423

112

纺织业

25686 8728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20007 6026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0468 3061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5480 3041

家具制造业 8760 1937

造纸及纸制品业 13890 3647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15436 407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5564 1411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2734

54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8371 7267

医药制造业 5388

172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333

407

橡胶制品业 4663 1328

塑料制品业19255 570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1278 1183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7299 222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4621 1332

金属制品业 30728 7679

普通机械制造业 29631 72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18701 463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9445 55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671 534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997 268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5637 1705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12600 2397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372

173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5147 1146

行业名称 亏损面(%)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亿元)

全国工业企业总计25.061198.55

煤炭采选业 21.3326.63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26.1214.8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8.45 3.9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21 6.88

非金属矿采选业 14.68 7.86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20.21 3.45

食品加工业 20.3758.63

食品制造业 30.2233.85

饮料制造业 28.5634.19

烟草加工业 36.48 4.80

纺织业 33.98

143.87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30.1229.67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29.2422.39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9.6414.90

家具制造业 22.11 5.93

造纸及纸制品业 26.2618.04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26.4011.3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36 5.75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9.90 6.3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5.6159.01

医药制造业 32.0521.39

化学纤维制造业 30.5312.77

橡胶制品业 28.48 0.55

塑料制品业 29.64 1.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32

100.2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30.4454.4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28.8219.85

金属制品业 24.9940.94

普通机械制造业 24.4751.45

专用设备制造业 24.7743.0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8.2866.8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1750.39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3.5446.0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30.2512.50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19.2481.84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46.51 6.42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22.27 6.88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有关资料计算。

三、过度竞争与政府政策性介入的理论探讨

虽然过度竞争为政府实施政策性干预提供了借口,但是,任何试图通过限制竞争来恢复所谓的“有序竞争”的做法都只能取得南辕北辙的效果。针对由于过度竞争造成的产业中的多数企业经营上的困难,政府规制新企业的进入,或者引导部分在位企业的退出,可能会促进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增加。但这样做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对市场进入的限制可能造成两种不利的后果:一是在位企业由于不再担心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在企业数目较少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可能倾向于结成卡特尔以共同分享垄断利润;(注:因为,作为优化博弈均衡的结果,这样做会使企业的境况要比进行你死我活的自杀式竞争时要好得多。)二是在企业进行非合作或者由于产业中企业数目较多而使勾结的代价太大从而不得不进行市场争夺时,政府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也无法消除在位企业之间进一步过度投资或打价格战造成的更加激烈的过度竞争局面。(注:如果政府将既存企业的市场份额当作行政手段调节的对象而进行分配,似乎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因为这种分配制往往是以过去的实绩为基准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把政府增加的下一期的配额所带来的利润考虑进去了。这种多期博弈的结果使得各企业的战略行为与仅仅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相比,更加具有攻击性。)其次,只是给予既存企业以差别性的保护,而剥夺了潜在企业的进入机会,这是一种为了消除社会成员利益矛盾而进行利益调整的意志决定,尽管可能形成结果的均等,却是以放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由竞争的机会均等(注:机会均等即“竞争基础”的均等,“竞争基础”是指社会成员参与竞争之前手中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产权的多少,找到和进入竞争的可能性以及竞争过程中“裁判”在每个成员之间保证公正的程度。如果“竞争基础”是均等的,则一般来说,个人经过自己的竞争努力就会有同等的机会获胜——付出的努力多获胜的可能性就大,付出的努力少获胜的可能性就小。)为代价的,因而有可能破坏竞争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再次,政府若以救助既存企业作为介入政策的理由,虽然有可能改善产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境况,并引起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再分配问题。(注:例如,应该劝说哪些企业从产业中退出来,而让剩下的企业坐享由此带来的“胜利”果实,恐怕是不易判断得出的,也很难找到理论的依据。产业竞争状况改善以后,产业的总产出有可能减少,市场价格有可能提高,虽然社会总福利可因此增加,但这种减少消费者剩余的做法能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不得而知。)最后,虽然“市场失败”导致了过度竞争,但因此将改善资源配置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身上, 在官僚体制内部的权力追逐、 限制竞争引起的“寻租”(rentseeking)等不堪的行为面前,其理由显得过于脆弱了。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列举了似乎非常充分的理由,来说明政府对过度竞争政策性介入的局限性及其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竞争并非全能,完全依靠自由竞争的作用也会产生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竞争的达尔文式选择是非常残酷的,而且在市场机能存在缺陷时并不一定都是强者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全考虑基于“效率”的公正,忽视甚至不顾由于过度竞争造成的产业中社会成员基于“生存权”的公正,社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因此,重要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严格区分“是否存在过度竞争”和“是否应该限制竞争”这两个论点。正如我们所阐释的那样,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能存在竞争程度过大意义上的过度竞争,如果政府直接介入竞争过程当中,对竞争进行限制,很有可能会破坏社会原有的效率而得不偿失。在竞争程度过大时,有必要保持自由竞争和机会均等等维系竞争过程的基本原则,讲究消除过度竞争的诱因的政策手段。在我国,过度竞争主要不是竞争本身即“市场失败”带来的,而是体制转轨遗留或新设计中的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作用使然。解除现有各级政府出于本位利益考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导致分割市场、分化进入壁垒、创造退出壁垒的所谓“保护竞争”的“卵翼”,还市场竞争一片自由的天空,反而是减弱过度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选择。政府端正对过度竞争的认识,才有可能带来一个丰富的有序竞争的实践。

标签:;  ;  ;  ;  ;  

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_石油污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