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其次详细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接着笔者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潜在的生态环境隐患进行了客观的反思总结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步。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电能、水资源的消耗量逐步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在满足人们用水、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发挥洪灾预防的作用价值,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也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文章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状展开讨论,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实践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1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水电作为我国当前较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对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广大民众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在新时期下,应该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针对水利水电的运行,国家出台了明确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工程施工和运行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强调趋利避害并充分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体中藻类植物活动频繁且停留时间长,容易导致水体中漂浮物的堆积与水体浑浊,其中经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钙离子,进而导致水体硬度减小而大大提高了水体毒性,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蓄水后,水流速度的不同对各污染物质的净涤效果不一,使得水质受到影响。此外,水库区域内水体的置换率缓慢、透明度高,有利于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更甚至营养物质在水库区域中堆积,为浮游生物的存在创造有力环境,如果水库水量到达一定水位后,这会造成因为活动范围的缩小与水体温度变化等造成大面积濒临死亡,进而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损耗。
2.2 水利水电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蒸发量会与日俱增,这会直接导致在不同的季节里,温度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少,从而给周围的植被及土地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营养盐的含量及水的温度随之改变,从而导致水文情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者,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产生、工业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污染水体,容易对河道附近动物、植物生存造成破坏,进而造成施工范围中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更甚至由于工程建成蓄水后水体面积增加导致水介疾病类型丰富,容易引发附近居民产生疾病流行现象。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应对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1 增强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逐步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相关专业领导者应自始至终把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有关环保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从根本上调动起广大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此外,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节中环境保护的公共参与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划、调度施工及运行中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而从本质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2 完善评价体系,维持生态平衡
水利水电施工建设需要以健全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予以保证,在细致勘察当地环境、生态发展状态基础上,做出系统性的评价,使生态环境评价与本地区具体情况相关联。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沿途情况实施全方位评价,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包含当地地质水文、动物植被以及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构建,需要保证体系与各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能够融合,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还需要对施工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进一步考察、评估,结合预测的结果完善建设方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施工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则可以融入生态补偿计划。例如可以适当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植物、生物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体系,是经济建设与生态平衡协同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具体工作实施期间,需要坚持损害与补偿密切关联的原则,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主体单位,清晰记录生态补偿的实际内容、具体范围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下,能够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预留出一部分,将其作为生态环境的补偿资金。
3.3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融入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体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项目初始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将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项目,为人文地质环境的变化给植物、动物的变迁创造条件。将重点放在河流中鱼类的产卵周期及水禽的栖息、迁徙场所的安排。建设阶段应休闲考虑环境保护技术指数,一方面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区域污染,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在各环节不断跟进和跟踪环境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影响,改进环保措施,将建设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
3.4 实施植物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周边地区实施植物保护措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一此特定的植物来保护当地的水土,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具有极强的防侵蚀作用,这能极大的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伤害。植物防治水土流失可通过两部分进行实施,地上和地下。植被通过地上,拦截大部分降雨,减少降雨带来的冲击,减少地面上枯枝落叶层蓄积水分进而消弱径流,从而延长渗入时间。地面上一些植物起到栅栏作用,降低了雨水侵蚀,从而减弱水流在地面的径流冲刷力。地面的枯枝落叶疏松且多孔,有利于降雨带来的积水蓄积,削减水的径流。微生物分解地面上枯枝落叶形成的有机质并渗入到土壤当中,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土壤储水量会大大提高。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进行探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显著加快,水利水电工程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进而造成水环境的失衡且水害频发。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强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统筹兼顾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造福国计民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措施[J].水利建设,2017,19(20):96~97.
[2]魏玉兰.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7,23(26):173~174.
论文作者:莫健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体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