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视角下的编辑出版教育_媒介素养论文

媒介素养视野中的编辑出版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媒介论文,视野论文,编辑出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已经由传统社会进入媒介社会。媒介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所创造的拟态环境成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世界”,多数人却浑然不知,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对其学生所说“环境常常是看不见的”①,而要能够清醒理性地认识媒介化的环境,现代人必须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斯的人的现代化研究表明,人的现代性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而媒介素养有利于媒介社会中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的培养②。媒介素养如此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已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介素养的相关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型:终身教育——针对每个普通公民,专业教育——针对媒介从业者③。传媒专业(包括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由于其既是普通公民。也是未来媒介从业者的双重身份,媒介素养对他们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媒介社会的大环境中透视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媒介素养的视角探讨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策略。

一、何谓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中的literacy本义为“识字”、“有文化”、“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即素养。美国媒介教育专家大卫·白金汉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为了使用与诠释媒体所必须要的知识、技术与能力”④。

“媒介素养”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的传统文化不受当时流行文化的冲击,即学者们认为大众流行文化是低级的有害的,应该倡导一种媒介教育使青少年免受流行文化的侵害,这是一种保护主义立场的媒介素养观念。其后随着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媒介素养”经历了三次范式转移:19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1980年代重点在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1990年代以来倡导参与式社区行动,即媒介素养的目标在于帮助公众成为成熟公民而非老于世故的消费者,它要求除了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以外,还需要提出关乎社会权力和行动建构的问题——媒介教育需要教学生使用媒介内容,但是也需要教他们使用和挑战媒介组织,以及需要深入探究影响公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

从“媒介素养”内涵不断扩大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媒介素养理念将媒体研究置入一个更广大的传播分析里,其视野中的媒体教育因而代表着一种更包容与相关联的教授文化与传播的取向之要求⑤,而不仅仅只要求对媒介技术的掌握。“媒介素养”背后有着符号学、意识形态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分别解决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同的媒介理论问题,如符号学帮助解决媒介文本如何建构、如何再现的问题,社会学理论帮助解决谁来建构、谁来再现的问题,意识形态的理论帮助解决媒介文本为什么会如此建构和再现,这样的建构与再现体现了怎样的意志和利益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一切,均体现着现代媒介素养理念对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强调。

20世纪下半叶,肇始于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迅速发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20世纪90年代,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试行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1997年中国社科院的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此后亦有相关研究成果问世。现在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大学成为通识教育,而在传媒专业中,媒介素养更被加以强调和重视,即除了专业技能外,职业精神和学术性对于传媒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他们才能具备深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懂得传媒的运作、功能和效果,才有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媒介社会。正如著名学者薛涌所说:大学有两部分——训练和教育。前者包括基本知识传授、技能的磨炼,后者则包括人格的发展、分析能力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形成。在传统的大学里,这两者基本是不可分的⑥,而后者有赖于理论的学习与学术的训练。

二、媒介社会中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编辑出版活动就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或文化传播行为,它的直接对象关涉媒介及其文本(文本由符号构成),因此从归属来说编辑出版专业属于传媒专业无疑。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毕业后,或直接参与图书、期刊、网络等媒体的管理、制作以及推广工作,参与传播的整个过程,或成为从事媒介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其即将从事的工作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亦对整个社会健康的媒介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媒介素养专家凯丽·巴札尔盖特将媒介教育具体的要求与内容划分出三个不同的目标层面:(1)技术和应用层面,如能策划、录制和编辑录音、录像作品;(2)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如对媒介内容的鉴赏、对其中的“偏好”和“固定模式”的辨别能力;(3)结构层面,媒介作为社会机构、作为工业、商业,其结构、经营和运作层面的知识⑦。第一个层面具有明显的技能性取向,而第二、三个层面则偏向于文化与政治,它与符号学、意识形态学、社会学、传播学理论有着深刻的关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媒介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技术,它还有深厚的文化与政治内涵。此外,媒介社会中新媒体的出现,各种媒介的融合趋势,媒介对社会进程所产生的影响,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单一地关注技术与能力,将使媒介教育不自觉地进入一种普世性的、认识论的框架中,从而忽略了那些在解释媒介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中历史与文化的偶然性⑧。面临新的历史时期,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在内的传媒专业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技能训练已经相对越来越不重要,学术性已渐渐呈现出它的价值⑨(这种学术性不是指达到博士水平的艰辛性的学术水准,而是指综合的人文社科理论及思考能力,它有利于人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仅停留于学科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技能教育,致使专业视阈褊狭,没有把视野扩大至整个传媒领域,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分析批判能力的养成,“学生在媒介生产的教育中最终只是学会完美的模仿职业化的媒介生产与制作,同时丧失掉批判分析的意识”⑩。从下面几所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倾向。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和应用层面的能力近些年在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涉及媒介价值观层面和结构层面的思考,例如价值观讨论(角色定型、暴力表现、竞争与合作等)、媒介内容评估和批判训练、媒介与社会控制关系的分析等,却处于被忽略状态。此外,也还有一些高校课程设置仍延续原来的旧思维,即在所依托的母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嫁接部分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现的是一种褊狭的专业视野。这种倾向,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出现偏差,以至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编辑出版专业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而另一方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冷落,竞争力不足。

三、媒介素养视野中的编辑出版教育策略

1.在媒介素养的大视野下定位编辑出版学专业与课程设置

现代社会对媒介素养的要求正在使传播学成为通识学科。正如当年新闻学引入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后获得生机与活力一样,编辑出版学如能在媒介素养的大视野下,以大传播的理念来统摄专业,就能改变当前编辑出版专业定位模糊、培养模式游移、课程体系杂乱无章的局面,其设置的理想框架如下图所示。

这种视野下的编辑出版专业,首先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一样,文史哲社会学等是其基本的大平台课。其次,它属于人文社科中的传播类专业,传播类课程应作为专业素养课程加以开设。在这一层面,与编辑出版学并列的还有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素养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认识媒介自身属性与生产机制、媒介文本内涵的意义、受众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等,这是学生媒介分析批判能力形成的关键。最后,才是编辑出版专业自身,其专业主干课构成了它的特色。在这个层次,可以加大各种编辑出版技能课、实践课的开设,并注意新媒体课程的设置,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

如果说大平台课与专业素养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与责任感、分析与批判的思维能力,那么专业主干课则是培养学生特殊的专业技能,如图书策划、版权谈判、印刷装帧等,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媒介素养与专业水平的结合,也维持了编辑出版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平衡及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媒介素养要给予一种解读、鉴赏、批评与设计的能力,它也需要一个对文本产制、传播与被阅听人使用的社会、经济与历史脉络之广泛了解(11)。在媒介素养的大视野中,明确了编辑出版学科定位并抓住教育的两端:媒介素养的培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得到优化。

2.强调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实行情境式课堂教学

媒介教育研究者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并简单地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学生的判断,甚至也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一种判断的标准,而应该与学生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他们发展一种客观地认识媒介的能力(12)。因此,他们提倡一种情境取向的媒介教育,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这种环境形成背后的力量,强化他们独立的分析批判思维。对此,情境式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与讨论常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从纷繁复杂的媒介文本中选择可供讨论的样本,创造适宜的互动情境,学生在多次阅读印刷文本、观看视听文本的过程中,不断互动、讨论、评判,从而获得分析批判思维的训练。

现在很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建立了模拟编辑室,这是一种典型的情境教学方式。一个配备了采集、编排系统的模拟编辑部,就是一个小的工作坊。学生在工作坊里,可以小组形式,全程参与媒介产品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印刷出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批评与借鉴,也有自身的亲身实践与体悟,只是这种模拟编辑室有一定的局限性。

3.在实践环节把专业技术与媒介素养紧密结合起来

编辑出版属于应用型专业,其见习、实习与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些实践环节中,要重视专业技术训练与媒介素养熏习的结合,不能仅仅以掌握技术为要。因为在这些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价值与结构的层面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以广州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打造的“南方准记者训练营”为例。每年4月至9月是训练营时间。训练营从暨南大学新闻专业选拔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训练营“准记者”,并从南方报业邀请采编策划精英开设系列讲座课程,进行新闻实践案例教学。此后,训练营准记者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及暑假时间,分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各大媒体,参与采编活动,全面锻炼采编和社会实践能力。最后,业界与准记者交流互动,指导老师点评总结。案例教学—专业实践—总结提升,前后三个环节紧密相扣,专业技能与媒介素养熏习并重。这种开放式的社会教育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学生的策划采编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编辑出版专业可借鉴“南方准记者训练营”的社会教育模式,建立高校与出版社(或媒体如期刊社、网络)合作的训练中心,为培养专业的编辑人才或出版人才创造合适的条件。

编辑出版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媒介素养的大视野中确定自身位置,通过对本专业学生媒介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使他们真正适应媒介社会的要求。陕西师范大学南长森教授在2007年数字传媒与出版产业发展暨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曾提出一条办学经验——“以文本解析和构建为龙头,注重学生理论思维品质为重点,两翼(即以强化学生电子出版物技能操作培养为一翼,以强化学生现代出版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培养为一另翼)技能并驾齐驱,综合发展,共同开发学生在数字传媒时代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13),这一观点,是对媒介社会编辑出版教育如何发展的一个回应。

注释:

①Media Literacy Makes it Possible to See Both Forest and Tree,by Barry Duncan.

②Inkeles Alex(1976).Being Modern: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③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④⑤(11)大卫·白金汉.媒体教育:素养、学习与现代文化.巨流图书公司,2006年,第36页、第50页、第63页。

⑥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⑦黄旦,郭丽华.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现代传播,2008(3)。

⑧Sonia Livingstone(2004).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⑨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

⑩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http://www.fromeyes.cn/index.asp.

(1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13)岛石.全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困惑.中国图书商报,2007-8-13.

标签:;  ;  ;  ;  ;  ;  

媒介素养视角下的编辑出版教育_媒介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