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论文

探析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论文

探析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

郑润琪 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摘要: 随着我国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网民从众心理导致大量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对社会正常秩序和人们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更对网络信息传播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总结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引导网民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从众心理;网络信息;影响

从众心理自古有之。随着我国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网民从众心理同时在网络显现。当某一种与网民自身利益相关的网络信息广泛传播时,网民通常会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不做真假判断的进行转发评论,从而导致大量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对社会正常秩序和人们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更对网络信息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一、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

网民从众心理从传播次数、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3个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产生影响,更反作用于网民从众心理,对网民从众心理起到刺激作用。

(一)网络信息传播次数增多。 这是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影响最直观的体现。网民通过电脑、手机浏览信息时,当发现某一种信息处于持续转发评论的状态,特别是在自己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持续出现的信息,人们就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加入转发的队伍,在转发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吸引其他阅读网络信息的网民进行转发评论,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网络信息传播次数持续增多,堵塞了网民获取其他信息的渠道,使网民失去了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的兴趣。

(二)网络信息传播内容真假难辨 。网民从众心理导致网络信息传播次数的增多,意味着正确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同时,错误的网络信息也在网络大肆传播,就会产生错误的网络信息压倒正确的网络信息的情况。如果网民单纯依靠网络信息传播次数来作为判断信息真假的依据,特别是个别错误的网络信息引用“××专家/官员指出”等话语进行发布,加强了网民对于错误的网络信息认可度,就会出现错误的网络信息占据主流舆论的现象,使网民对于网络信息产生不信赖的认识。

(三)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增多。 这里的“传播渠道增多”主要指的是信息不仅在网络传播渠道增多,更通过网下传播渠道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网络企业研发社交应用软件的力度不断加大,网民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展,并且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摆脱了文字的束缚,视频、语音等形式增强了事件可信度,加大了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可能性,爆发网络舆情的风险加大;另一方面,网民把网络信息放到了日常,作为交流的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容易引发网下群体性事件。

循证护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该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根据个人的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能够对现代化的科学依据进行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1]。就我国当下护理模式而言,循证护理应用并不广泛。通过循证护理系列培训可推广该种护理模式,并对提高我国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种护理模式对改善护患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使我国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有效缓解[2]。文章主要探究应用循证护理系列培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探究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二、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建立由网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对网络信息监督,重点对存在炒作网络信息的行为进行识别,建立网络信息研判专家数据库,组织有关领域专家及时召开网络信息研判会议,对网络信息进行研判,形成全面的网络信息研判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的网络信息,避免网民被错误网络信息误导,使网民产生从众心理,爆发网络舆情事件,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二)外因方面。 即社会因素对于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促进作用。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网络+”产业发展迅速,交通、环保、金融、医疗、家电等行业与网络融合程度加深。个别网民和网络企业为追求点击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设置网络信息标题、在网络散布所谓的“内部消息”等方式,炒作网络信息,企图主导网络舆论,营造虚假的网络主流思想,从而达到最终目的。网民在浏览这类网络信息时,容易产生错误思想认识,把错误的网络信息作为自己认识的依据,增加了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概率。

三、引导网民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的几点建议

(一)内因方面。 即网民自身对于网络信息的好奇和认识的不足。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已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大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在网络得到传播,这些信息内容包罗万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而人们的知识储备具有局限性,对于超出自己认识范围的信息,网民存在认识盲区,通常会以网络主流舆论作为自己判断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网络“大V”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大V”决定着主流舆论导向,对网民处理网络信息起着关键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考核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占比为30%,考试成绩为70%,所以很多学生非常看重最后的考试成绩,对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打分不够看重,导致学生课堂回答问题不积极,平时作业应付教师,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对课程上的知识点不求甚解,只要求自己进行背诵就行。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只记住了概念,但对于继电保护没有深入理解,从而无法进行应用。

(二)加强社会宣传力度。 社会宣传可以通过网上和网下两种方式进行。网民从众心理产生的根源在于网络,社会宣传应将网络宣传作为重点,在网络采取开辟专题、知识问答等形式传播正确网络信息,帮助网民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引导网民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在“12•5”普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播错误网络信息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传播错误网络信息的行为,动员人们自觉成为网络信息监督员。

(1)产能利用率波动和经济波动基本一致。从表2中产能利用率的结果可以看到,中国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在2008年之前,经济处于过热状态,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石油能源需求也源源不断,产能利用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在2008年产能利用率到达了一个峰值。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虽然2010~2014年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但2015~2016产能利用率又急剧下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2015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68%,2016年产能利用率72%,与石化预警报告基本一致,具有适用性。

(三)健全法律规范制度。 现有的《国家安全法》等对于引导规范我国公民和网络企业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现有法律条文主要是针对事后治理,即对传播虚假网络信息的行为进行处罚,如何预防个别网民和网络企业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规范网民和网络企业的网络行为等事前和事中治理,将是我国法制建设需要重要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

[1]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2).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47/201808/t20180820_70486.htm,2019-02-28.

作者简介 :郑润琪(1991.1-),男,汉族,河北深泽人,研究方向:新闻编辑,学历:法学学士,职称:助理编辑。

标签:;  ;  ;  ;  

探析网民从众心理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