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312)
摘要: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电厂运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因此就要把握好每一道工艺和流程的操作准确无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更新,发电厂的安全平稳运行也逐渐重要起来。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技术,现阶段的处理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和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解决。只有不断加大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实现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确保电厂在发电时所用水资源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引言
为了保证电厂的安全平稳运行,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化学水处理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高度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电厂的热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结构和腐蚀现象,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自然水必须通过处理工序后才可以被电厂所利用,这也是电厂发电的第一道工序。针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分析。
1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电厂运行过程中,水是否进行了相关的化学处理,直接影响着发电设备的安全和电厂的经济效益。如果将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的水应用到生产过程当中去,那么就有可能使生产设备发生损毁,埋下安全隐患。不合格的水进入到锅炉中之后,会导致水里所存在的杂质与锅炉壁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渐在炉壁表面形成结垢。而在温度比较高的炉管中,会越来越多地附着上一层水垢,水垢的导热性能十分热,久而久之,炉管壁越来越脆弱,不能承受管内的高温和高压,进行导致管道形状发生扭曲,严重时还会造成管道爆裂。另外,如果水垢附着在汽轮机凝汽器里面,由于杂质量过多,发热效率降低,会导致汽轮机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使发电量也大幅度降低。汽轮机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但结垢产生后,就需要增加清洗的频率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员和时间上的浪费,加大了运行成本。除此之外,不合格的水会对某些金属部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水在进入到电厂生产的过程中后,带有腐蚀性的气体和一些杂质也随之进入到了设备当中去,这样会间接造成生产中的设备使用寿命被缩短。水中的杂质与金属部件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一些物质与水相融,就更增加了水里面杂质的含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杂质增加———结垢加速———杂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过程中所累积的破坏力是非常之大的,也很容易造成管道发生爆炸的情况。所以,电厂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水质的处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厂的安全运行有所保障,使经济效益能够稳步增长。
2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特点
2.1化学水分布集中化
电厂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程序中,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多种种类处理程序,根据处理技术的性能可以划分为净水预处理体系、锅炉补给水处理体系、汽水取样检查解析、废水处理体系等多种。这种依据处理技术的性能来划分的处理体系不仅占地面积比较大,在使用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维修养护费用,耗费的人力资源也比较多,在管理时会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就需要将化学水处理体系不断的完善,延长处理装置的使用时间,将占地面积尽量的缩小,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还要减轻维修养护的费用和人力资源,对电厂化学水处理装置进行一个全面、立体和密集的改造。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已经融入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因此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2化学水处理技术更加环保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和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都非常庞大,但正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的平均占有份额就非常小,所以,相关的人员已经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电厂的日常运行及生产中,环保问题日渐突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排放污染的降低,或者说排放零污染,已经是我国目前许多电厂生产目标的重中之重。重视环保生产,在进行化学水处理时,尽可能地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一些有毒或者有害的化学药剂,在减少电厂用水量的同时,也能够将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化学水处理技术呈现多元化
当前社会,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的电厂在化学水处理的方式上,也随之更新,改变了以往较为简单的处理流程,不仅仅局限于过滤和交换等处理方法。类似树脂技术等这样更为科学的、先进的、多样的方法被应用到水处理工作当中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水处理的工作效果,并且使处理的效果更为显著。
3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3.1锅炉补给水处理
锅炉补给水处理方式采用直流混凝土过滤、一级除盐加混床工艺系统,还包括配套的再生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流程为:地下水-清水箱-管道混合器-罐式压力混合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浮顶式)-主厂房凝结水补水箱。
超滤法是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比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可以筛选截留分子量为3*10-1*1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分子量和水分子小于五百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和大分子等由于筛选被截留,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超滤法与传统的预处理工艺相比,系统简单,操作便捷,占地面积比较少,投入的资金费用也比较少,净化后的水质极优,可以满足各类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反渗透法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在足够的压力作用下,利用一种特殊材料和方法加工制成具有半透膜性的薄膜的截留作用,迫使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反渗透法对原水水质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强,在分离溶质时没有相对转换,设备简单,便于操作和管理,占地面积也比较小,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并且制作成本费用低廉。
3.2锅炉路内水处理技术
锅炉炉内水处理的方式是通过向锅炉内加入一定数量的软水剂,使锅炉给水中的污垢转变为泥垢后从锅炉内排出,从而达到防止水沟结生或者减缓的目的。最基本的水处理方式是在锅炉内加药处理,主要是将水中的杂质变成不溶性泥垢,这种方式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排出大量剩余的再生后产物和再生剂。锅炉内水处理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因此成本比较低,投资比较少,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3.3凝结水处理方式
高塔法分离原理是先进行初步空气的擦洗,去掉腐蚀产物,在将树脂全部送入顶部漏斗部分。逐步降低水的上升流速,分步使树脂下降,最后将树脂留在分离塔内。锥底法也称为锥底分离法,锥底法的特点在于设计的专门的锥底,能够保障树脂层平稳下落,不产生漏斗形。八步法是按照锥底法的再生系统,将混合树脂留在分离塔内,与阴树脂一起再生。阴树脂成为钠型,再次反洗分层,从侧面送出阴树脂,将钠型树脂留在分离塔内。
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电厂中非常重要,我国现阶段化学水处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由于电厂中的各种热力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容易遭受腐蚀,造成严重程度的损坏,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电厂的安全、平稳运行,就应当结合电厂的水体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提高电厂机组的运行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陆羽丰.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探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7(25):91.
[2]杨硕.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魅力中国,2017,
(7):280.
[3]王亚娥.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消费导刊,
2017,(27):104.
论文作者:牛仲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电厂论文; 化学论文; 水处理论文; 锅炉论文; 水处理技术论文; 树脂论文; 杂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