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_从众心理论文

整合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_从众心理论文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心理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化途径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大众传媒、群体亚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体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注: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客体接受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自觉性接受,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指导下的接受,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灌输的价值规范、行为模式;自发性地接受,这是人的社会化本能所驱使的,没有明显的教方,也没有明显的受方,没有教与受的自觉意识,个体往往在无意识中接受了他人的思想影响。(注:张世欣:《关于政治教育接受律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第4期。)从众心理对于个体道德社会化,具有非系统性、非正规性以及自发性接受的特点。

传统观点要么忽视从众心理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要么过多地强调从众心理所引发的被动性、盲目性,以及对个体或社会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其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化本能,常常表现为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的道德上的遵从选择,是正常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体现。它不仅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促进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实践证明,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共性强的群体生活、儒家传统文化、信息社会,是导致大学生从众心理强化的主要原因。(注:李颖:《青少年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通过从众心理机制,对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的合理从众,这是建立在道德自觉和理性选择基础上的自觉性的遵从。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社会化,就是一种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的合理从众的结果。这种合理的从众,实际上是德育客体主体性的表现,是一种道德上的遵从选择,是正常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体现,是被社会公认的合乎规范的行为,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另一种从众,则是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的盲目的、不合理的从众。它萎缩了人的思维品质,淹没了人的个性。这种从众导致个体缺乏自信、勇气、责任感,其道德主体意识在无意识中被逐渐削弱,精神境界降低,这与当今所需要的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格格格不入。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总的来看,理性的合理从众更多于感性的盲目从众。因此合理利用从众心理开展高校德育,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一、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助动效应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伴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从众可以满足个体的信息需要、安全和归属需要,以及自我认同需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个体在增强自主性的同时,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与交往更广泛了,从社会获得自身发展条件的途径和方式更多了,这就决定了个体对社会的依附性也在增强。强调个性只是表面现象,实质在于人更易于从众。涂尔干曾经说过,“人参加到集体生活中会降低个体的意义,并将自己的心理过程同化到团体之中。然而,人又只能参加到集体的生活之中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并将自己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注:章士嵘:《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作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中介,社会准则一般是通过群体影响个人的。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很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归属感是理解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教育对象感到被爱、被重视、被需要时,才能很好地发展成为一个人。当一个学生感到他被群体接受和需要,他不仅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合作态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会的谴责或赞许就是生活的主宰。“没有人会不害怕人的裁判而更害怕上帝的裁判,因为他亲自直接感受到世人裁判的结果——希望受人欢迎,忠于传统,惧怕惹人讥笑和担心人们议论是非——这就是比宗教观念更强大得多的种种动因。”(注: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3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旺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某种特定的道德体系总是基于人类共同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不断的冲突和整合中,向着代表人类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都经受过人类理性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例如公正、正义、人道主义、关心等,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经验总结和理性认识。人类高明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能够利用间接经验。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适应社会,借鉴和模仿他人的经验,使个体减少了精力的浪费,使人类较之于其他动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道德社会化中的从众行为,可以减少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靠自我摸索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二、产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群体效应

传统德育追求个体效果,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单一,人们对善恶、是非、道德不道德等的认识和评价比较统一,德育工作只要关注和解决几只“出头鸟”的思想问题就够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价值选择多元化,任何一个机构,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无误地把握住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态变化和行为轨迹。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落脚点是把握主旋律,增强公众的自我疏导、调整、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由此,“群体”应该成为当代德育的新载体,“群体效应”应该成为当代德育追求的目标。

在社会稳定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的合理从众,不仅是个体对社会、群体规范的一种积极的内化,有助于增强个体道德理性,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健康合理的社会道德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个体道德社会化的从众,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增强了社会道德在维系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的协调功能,从而增强了群体的认知压力。增强的群体认知压力又反过来加强个体道德社会化的从众,从而产生一种“滚雪球”似的群体效应。“人们经验的相似性,使得一个人把别人的结果作为自己结果的预示,这是替代性学习中一个特别的影响因素。”(注: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大学生群体属于同辈群体,成员心理相容性强。年龄层次、观念特征、心理需求、知识结构以及生活志趣和利益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群体更有利于形成价值观念上的相互认同,从而更容易强化从众心理。以“寝室文化”为例。寝室的摆设布置、消遣方式、消费方式、人际交往、娱乐方式、兴趣爱好、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都对其中的个体有同化作用。“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因为这些行为的类型被多次地观察”。(注:埃里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大学生们生活、学习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封闭和单一,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四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模式,使他们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由于尚未参与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个群体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因此,周围大多数同学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会潜移默化地被个体内化。在无所不在的群体压力和群体互动情境下,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这种从众心理,体现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联动性较强。所谓心理联动,就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状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心理连锁反应”。大学生中的某种文化样式,无论是衣、食、住、行、语言、交际,都是首先在一部分大学生中流行,而后逐渐扩大,最终以时尚和流行方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中。可以说,大学生亚文化模式的传播和流行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从众行为的结果。即通过外显行为模式的模仿,以实现其价值观的制度化和内在化。因此,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积极培育个体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与个人的中介,是影响个人道德发展的具体形式,社会准则通过大学生群体影响个人。在教育过程中,个人对个人的影响只是狭隘和有限的因素,如果德育工作者仅仅局限于自己与单个学生的单向线性联系,教育了这个,又教育那个,其教育成效是有限的。教育,有集体教育,也有个别教育,即使是个别教育,也离不开集体。科尔伯格非常重视涂尔干的团体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单位不是个人而是集体。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只有在接触性群体中,在实际存在的人们中间,才会最有效地实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利用群体进行教育属于行为性隐性教育,具有隐性教育的一些本质特征,如主体性、开放性、情境性等传统德育所缺乏的优点。同时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从众压力,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德育动力源。从众在德育中所产生的“群体效应”,更能使教育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社会总体结构和功能的重新分化和整合。社会分化加大了人们对自身特殊利益的关注程度,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精神要求,具有不同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需求。群体源于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发展的有机组成。对所处群体的从众,满足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群体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普及和流行。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往往最先敏锐地感受到变化和冲击。他们思想敏锐、进取心强,没有先定的思维定势,更倾向于未来,更容易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危机。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创造、革新,为历史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形成青年亚文化,再以这种文化对老一辈进行反哺。一旦青年的亚文化被年长一辈认可和接受,就会由一种亚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主导文化,从而引起社会文化的更新,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例如大学生的人生志向趋于务实,注重实效,关注自我,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商品意识、法制意识,这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同时,改革、进取、创新、务实和辩证的批判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流。因此,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三、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有学者认为,个体的社会化表现为角色承担或社会采择观点的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具体个人的观点、社会成员的观点和超越社会的观点等三个发展水平。根据这一理论,从众特征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属于个体对社会成员观点的采择阶段,还处在他律阶段,缺乏个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道德尚未上升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发展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表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属于一种屈于环境而非改善环境的实践方式,这种被动式而非主动式的适应社会的行为,使个体缺乏力挽狂澜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对个体的创新、求异思维产生抑制。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惯于从众,就会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的惰性思维,而较少自己的理性批判,不利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道德的本质是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生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指明方向,一味地屈从环境,不利于个体的自我认识和完善。

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场、生活圈中先进、落后、陈腐的观念是并存的。当所处群体的思想道德观念是积极向上的时候,个体的从众会带来正面效应;如果所处群体的思想道德观念是落后、颓废的,个体的从众就会带来负面效应;当个体处于非常时期、非常环境、非常情绪、非常形态时,就会出现盲从,做出日后追悔莫及的事。例如部分大学生对待学习“不求分高,及格就好”;对待消费“追求名牌,超前消费”;对待恋爱“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这些观念引导下的从众,会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心理的弊端实验中有一个“旁观者效应”。即目击一起危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人群中挺身而出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说明了个体的从众、随大流,会使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个人的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批评或制止也存在着“旁观者效应”。例如,对别人损坏公物、考试作弊、旷课、夜不归宿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现象,都是从众对个体道德责任感弱化的具体表现。显然,消极的从众行为不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人类创造道德有维持秩序的一面,但是,维持秩序本身不是目的,为了人类更好地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因此,人类不仅仅是单纯地维持既有的秩序,还必须超出现有的秩序。道德并不必然就是“习俗”的道德,或者是为大多数人正在奉行的道德,有时最合乎道德的行为往往是最强烈反社会或不服从的行为。这种反抗和不服从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作是越轨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者往往会受到打击和排斥。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应该是先进道德的创造者和探索者,应该从道德的他律走向自律,成为道德价值的主体。即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承认从众性道德发展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又应意识到它的局限性。

总的来看,作为社会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是思想活跃、追求进步、求真求实、创新意识浓厚的先进性群体。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总的变化方向,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一致的,是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相适应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从众心理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积极影响。应认识到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努力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争取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标签:;  ;  ;  ;  ;  

整合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_从众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