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下组织生态社会关系的可视化发展分析
郭文嘉,张冰心
(贵州师范大学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式绘制类别共现、关键词共现及结构变异分析图谱,以情境化视角对组织动态社会关系的影响要素分层次进行解读,建立制度环境下社会关系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框架,了解组织生态理论与制度理论的交叉集合点及其发展动态,以对后续研究产生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组织生态理论;社会关系;知识图谱;可视化发展
社会情境动态变化特性影响着组织形式和行为绩效,组织在既定社会制度下,需要从情境化视角考虑社会内容[1]、商业环境[2]等与组织的匹配度,以寻找最适宜的存在形式,从而获得较高产出绩效。组织生态社会关系是融入异质性的组织内容、发展模式[3-4],讨论社会关系中个人层面的差异性特征、组织微观层面的网络结构和内容,及社会宏观层面内部外环境对其积极作用,健康积极的组织生态关系能提升个体信息共享、资源利用能力和组织抗风险、决策能力,能有效维系组织整体在动态环境中有效运行[5-6]。近几年学者们从不同层面、角度探讨动态环境下如何建立、维持适宜有效的社会关系以提升组织规模和产出,本文为更好囊括变量因素,运用可视化计量分析方法讨论不同社会内容、情境背景下可持续化组织生态关系与产出绩效的影响作用。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ersion:5.1.R8)[7]进行知识图谱绘制,Citespace软件是美国Drexel大学陈朝美教授引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分析,利用多元、分时、动态多样化图谱显示领域演化发展规律、研究热点及其学科知识动态演进历程。本文文献数据库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主 题 词 输 入 “Comparative institution”&“Organization”、“Comparative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al ecology”,类型选择“期刊文献”,分别检索出421篇、565篇文献,经Citespace软件去重处理得到377篇文献,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2008—2018年间文献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各年文献数呈平稳增长。将377篇国内外文献以全纪录(包含引用的参考文献)形式保存为纯文本格式,导入到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ersion:5.1.R8)进行研究热点、发展结构和知识基础分析。
2 研究主题的科学计量与分析
组织生态理论与制度理论分属于组织理论框架两大方向,所涉及变量及分析层次各不相同,通过Citespace软件词频分析提取施引文献关键词及其频次方式,依据统计频次高低展现领域发展动向与研究热点,有助于全面、系统梳理研究主题的进展状况。
图1 2008—2018年各年文献数
2.1 类别共现图谱
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类别(Category),经最小生成树法(Minimum Spanning Trees)修剪[8]生成由45个节点、79条连线构成的类别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频次排名前五的研究类别方向为商业&经济(频次=97,中心度=0.95)、管理(频次=60,中心度=0.28)、环境科学&生态(频次=49,中心度=0.87)、商业(频次=29,中心度=0.98)、经济(频次=23,中心度=0.15)。
无论从类别词被引频次还是中心值排序,该领域研究方向均以组织管理理论为基础,探究环境氛围中制度与其团队成员契合度问题。
2.2 关键词共现图谱
持续性社会关系需要考虑动态发展,信任、满意度、亲密度、和谐度等关系特征均影响关系质量。之后Cameron学者为持续性研究关系动态性问题,引入积极组织研究概念,以动态视角探究组织中积极、繁荣、希望的方面[17]。积极组织研究中对高质量关系定义是以共同准则、认知为基础得到心理和行为支持,高质量关系双方更易从稳定灵活的关系中产生协作互助行为、心理及工作满意感,其中Cummings&Higgins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低行为、高心理支持的远距离、不活跃的社会关系反而是个人发展中的核心关系。现网络信息化动态环境中多样化沟通方式,其变革技术沟通渠道的同时,改善着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改变着社会关系结构和心理、行为反应。
社会管理制度本身就是对社会结构形式、基本秩序的反映[18-19],随着时间和地域不同,组织成员角色、地位、价值观、文化内容等也影响着制度实施效果[20]。
图2 类别共现图谱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2.3 交叉性研究聚类
组织生态理论通过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交叉影响,共同作用于关系行为模式与企业绩效[10],最早的是Maurice等学者通过法国、德国、英国不同社会模式分析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11],之后为探究组织内部不同制度下加入阶段、背景特征及组织自身需求等因素,分析制度对实现组织的集体行为功能、处理内部多样复杂性、解决冲突等的有效作用。本文在Hotho学者建立组织管理方式与社会制度联系框架基础上[12],加入Bronfenbrenner学者对组织生态理论三层面(个人发展、组织微观、社会宏观)的划分[13],结合Citespace科学可视化分析施引文献和高被引文献信息。
3 基于图谱的发展方向解读
之后Thomas在考虑组织长期发展中成员组成结构动态性特点后,提出种族对组织整体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难以衡量。个体发展是否积极作用于社会关系,并不完全依靠于年龄、职位等客观方面,而更强调是否能持续性创造和遵循互惠、依存关系。Blau学者通过引入社会交换理论中成本和利益概念解释社会关系中互帮互助的行为意愿,其中个体学习意愿、能力及自信态度等有助于提升个体价值,促进自身监督和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网络关系质量。
3.1 个人发展层面
组织个体对制度合理性的评估来源于其直接的感知评价和反应,受个体相互间价值观、信任影响[16]。基于文献基础数据分析得出,社会关系个人层面核心影响要素分为人格特征、人口统计特征、行为意愿三部分。学者们运用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五大人格特征模型来探究其对成员间建立、维持良好社会关系的直接影响程度,其中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对成员彼此亲密关系存在作用,而开放性、尽责性与个体行为参与性有着直接关系。
之后学者们将性别、种族、年龄等统计特征项与其个人发展相联系,性别在正式、非正式、监督指导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影响个人乃至组织事业成功,就组织整体而言,同性间更易于建立稳固关系,因而组织中较高职位管理者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对女性或小群体成员,性别、种族等特征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隐性障碍。另外种族特性也是建立社会关系难以跨越的障碍。
不同的制度环境影响集体组织价值观建立,当成员接受组织某种具体形式时,意味着其已接纳所对应的组织制度、文化、价值观准则[16]。组织形式中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机制对行为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最初Chao等表明组织正式机制比非正式治理机制更积极作用于成员行为参与性,合理有效的机制会提升成员满意度与信任度,之后更多的研究成果显示非正式治理机制更促进成员互助行为,持续性的关系满意度比正式机制更积极影响工作态度和社会关系,而消极关系、信任破裂则负向作用于心理支持感和工作满足感。
Maurice学者最早通过分析比较法国、德国、英国三个不同社会情境下9个公司的案例数据,得到组织中不同社会、行业组织情境间相互关系[11]。之后Sorge学者将Maurice的研究方向延伸,运用社会分析方法,建立制度比较研究框架,得出组织形式、行为绩效随社会情境动态变化,具有独特唯一性,而不是普适性[14],也就是组织形式需将社会需求与其相关社会风险环境相结合,探索出既定社会制度下最适宜的存在形式。当运用比较制度方法强调社会情境、内容和组织行为间辩证关系时,为组织行为研究提供一个更情境化的整体性视角。依照前述基本分类情况,本文从不同制度作用于不同社会情境、组织内容方面探讨其对组织关系中个人发展、组织微观、社会宏观三层面的影响变化。
3.2 组织微观层面
青樱一凛,复又低眉顺眼按着位序跪在福晋身后,身后是与她平起平坐的高晞月,一样的浑身缟素,一样的梨花带雨,不胜哀戚。
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关键词(Keyword),经最小生成树法(Minimum Spanning Trees)修剪[8],生成由256个节点、2 103条连线构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视图聚类模块值Q=0.879 6,平均轮廓值S=0.631 9.
第二,环境布置则应该进一步丰富。首先,通过丰富的文字材料来增强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积极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喜爱之情。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可以积极鼓励他们将平时遇到的有意思的文字材料带到幼儿园,同老师及伙伴们分享。其次,准备合适的书写材料,早期书写能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并重视快乐学习的传达,提升他们的写字方面的经验。最后,准备好音响器材。
3.3 社会宏观层面
文献关键词为作者对核心研究内容的提炼概括,高频关键词形成的聚类图谱常被用来确定领域的研究热点[9]。从图3分析得知,领域主要分为三大聚类,以绩效作为核心中轴线,以组织生态和制度理论共同作为理论基础探究企业或行业中组织管理方式与绩效、治理成果、创新间相互关系。本文结合各关键词中代表性文献,互为补充,深入、系统地解析其对绩效的作用。
价值观、文化内容方面学者们大多以跨国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跨国公司依照不同组织形式和多样化制度所作出差异性的本土化组织行为反应,引导企业针对不同社会层面制度形式、环境及自身能力发展不同战略和活动方向,调整组织制度措施以增强本土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所以学者们针对跨文化下个人-集体主义、长短期行为目标、权利等不同内容阐述相应的社会交换和动态性互惠关系的区别,当行为目标冲突时集体主义者注重和谐关系,个人主义则强调基本目标达成事实,成员协作行为模式上,集体主义注重社会责任感,而个人主义强调任务完成率,无论何种价值观制度都需适宜其社会情境,才能增强成员彼此间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支出成本和风险性。
社会层面的角色作用上,学者们多考虑女性和小群体所受到不平等社会伤害,最早的是Kanter以组织中女性或受边缘化的小群体社会网络建立的屏障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精英化非正式男性社会网络系统中社会结构不平等性,之后学者们逐渐探索女性在普适性社会准则和男性化组织结构中会加剧性别角色间的冲突,但多样化的新型技术交流媒介的出现,在改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和变革组织经济形态时,重塑着资源环境、社会关系结构和角色关系。
妙用几何直观,使学生在类比沟通中明了算理。如设计巩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建立的几何直观,掌握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4 研究主题间结构变异分析
以往某篇文献被引频次、中心值等相关指标是评判其作为关键性文献的依据,而对于该篇文献是否潜在决定聚类边界相互联系或分离的价值则无从知晓,Chen[21]提出应用结构变异分析方法判断某篇论文在聚类间建构的桥梁关系,如图4所示,显示制度视角下组织生态关系建立、维持的桥梁关系文献主要聚焦于组织生态理论。聚类视图中影响社会关系的组织成果绩效因素可分为两聚类,首先Carroll与Hannan为首的学者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为基础,结合组织生态学探究多元化组织间良性竞争模式聚类,并加入组织微观层面规模大小、关系节点密度、宽度、领导力及宏观层面行业地位、流动性、社会准则等分析对组织竞争力的影响;然后以Aguilera为首的学者关于制度理论的聚类,运用社会层面特质对组织形式、决策、产出经济的影响。
对于一盒好的牛奶,除了有优质奶源的保障,还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撑。长期以来,新希望雪兰牛奶严格把控质量管理,不断精进生产技术。特别是开展优质乳工程以来,为达标准,雪兰优质乳团队按美国POM标准严格对杀菌机稳定性测试,最大程度保留了活性物质。一系列生产工艺的提升,使雪兰成为全国第一家优质乳工程认证企业,也为云南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4 结构变异分析图
5 结论
特定外部环境下组织间社会关系随着不同制度下差异性政治、文化、价值观等特征影响着组织内部或组织间关系正式治理机制、非正式机制建立及维持,因而本文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依次进行类别共现、关键词共现、共被引文献及结构变异分析。传统研究视角上普遍从个人层面五大人格、人口统计特征、行为意愿,组织层面整体文化、价值观、氛围及宏观层面社会结构、地域文化的不同作用效应探讨影响组织内部、组织间社会关系的因素,而如今在动态可持续性环境中,学者们将非正式、非利益性社会关系、组织有效边界相联系,融入多样化沟通方式,从沟通生态视角重新认识个人层面利益相关者、性别种群,微观层面文化特质、组织变革及宏观层面人口聚类、社交环境等新增影响因素。但由于定量化的可视化文献分析受到检索基础文献数据的影响,可能使一些重要文献未能收集进入分析基础数据库,造成领域热点、方向及知识基础分析深入不足。
邵锦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它同科学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23]
参考文献:
[1]Hall P A,Soskice D W.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compara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8(3):515-517.
[2]Whitley R.Divergent Capitalisms:The Social Structuring and Change of Business System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Greenwood R,Hinings C R.Rethinking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4(51):1206-1220.
[4]Meyer R E,Hollerer M A.Does institutional theory need redirect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4(51):1221-1233.
[5]Cuming G S,Barnes G,Perz S.An exploratory framework for the empirical measurement of resilience.Ecosystems[J].Ecosystems,2005,8(8):975-987.
[6]Miller F,Osbahr H.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complementary or conflicting concepts?[J].Ecology&Society,2010,15(3):634-645.
[7]Chen C.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and transientpatterns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8]Chen C.Visualizing Evolving Networks:Minimum Spanning Trees versus Pathfinder Networks[C]//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2003.
[9]赵蓉英,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60-68.
[10]Chandler D E,Kram K E,Jeffrey Y.An Ecolog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Mentoring at Work:AReview and Future Prospects[J].Academy of ManagementAnnals,2011,5(1):519-570.
[11]Maurice M,Sorge A,Warner M.Societal differences in organizing manufacturing units:A comparison of France,West Germany,and Great Britain[J].Organization Studies,1980(1):59-86.
[12]Hotho J,Saka-Helmhout A.In and Between Societies:Reconnecting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ism and Organization Theory[J].Organizaiton Studies,2017,38(5):1-20.
[13]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J].Children&Youth Services Review,1979,2(4):433-438.
[14]Sorge A.Strategic fit and the societal effect:Interpreting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J].Organizaiton Studies,1991(12):161-190.
[15]Barley S R.Building an institutional field to corral a government:A case to set an agenda for organization studies[J].Organization Studies,2010,31(6):777-805.
[16]Djelic M L.Transnational governance: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regul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7]Cameron K S,Caza A.Introduction: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e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6).
[18]DiMaggio P J,Powell W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19]Meyer J W,Rowan B.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s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3(2):340-363.
[20]Benn S.Deconstructing sustainability:Organizations in socie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9.
[21]Chen C.Predic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citation cou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63(3):431-449.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9.08.006
文章编号:2095-6835(2019)08-0015-04
作者简介:郭文嘉(1992—),女,贵州贵阳人,研究方向
为项目组织管理。
他没有要一顿饭,而是要一杯水来喝。她看出他很饿。不久她为他端来了一大杯牛奶。“我应该给你多少钱?”他问。
〔编辑:严丽琴〕
标签:组织生态理论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知识图谱论文; 可视化发展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