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全球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经不再仅仅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演变、从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过程,而是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研究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跃升。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生产与分工?怎样识别全球生产网络上的战略性环节来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链环节?
从全球生产网络角度开展对产业升级的讨论,是Gereffi在1994年对东亚纺织链的研究首开其先河。Gereffi跟踪和研究了香港纺织业利用全球生产网络实现技术台阶的跃升(Gereffi,1999,2001),得到了一个“从装配加工—OEM—ODM—OBM”规范的升级路径模式。后续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是力图在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与升级可能性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二是Humphrey、Schmitz等试图去区分在价值链领导企业以下的能获得更多和更稳定利润的价值链角色和位置,以及这些角色和位置是怎样被决定的(Humphrey,Schmitz,2002)。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才开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林毅夫等认为,通过引进技术加自主创新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速度的产业结构升级(林毅夫,2005);金碚将中国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中国可以投入更大的资源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扩大生产能力,实现品牌战略(金碚,2004);廖进球认为,根据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在区域产业发展中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廖进球,1996);江小涓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背景相结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江小涓,2005);黄继忠论证了高效化存在的客观依据,设计了度量高效化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并模拟计算了高效化效果(黄继忠,2002)。
但是,上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主要以产业作为升级主体展开研究的,未考虑怎样利用国际市场来提升本国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也仅仅在于传统的产业升级模式层面,未考虑到价值链环节。因此,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来探讨产业结构升级的评判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构建
(一)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一个产业被分割成若干生产环节,每一个环节组成一个价值链,而每一个价值链由于其技术和知识等含量不同使其附加值不同,产业结构升级就是考虑怎样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跃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产业结构升级赋予新的内涵:第一,从构成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来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分工合作,将交易成本降低到最低,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领导厂商起着控制市场的作用。第二,从纵向层面来分析,即同一生产网络内的产业结构梯次升级。在全球生产网络内,同一产业沿着技术发展轨迹实现原有技术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升级,达到更高生产标准,实现从低价值链环节向高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和跃迁,同时企业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在供应链体系上的运作效率不断优化和提高,产业结构的网络组织形式向着更有利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发展方向转变。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沿着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的递升,即价值链升级;二是沿着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发展,即产品结构升级;三是全球生产网络某一环节的加工贸易产业与其上游、下游和平行的价值链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第三,从横向层面来分析,即不同生产网络间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从低生产层次向高生产层次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创新、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能力。第四,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升级。产品供应商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产品供应商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产业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这需要具备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能力,即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升级。
(二)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
按照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我们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
1.产业结构主体升级。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跨国公司的参与以达到控制供应商的目的,而且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使母国获益;另外需要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提升,并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即主体升级(张亚斌等,2007)。由于领导厂商往往采用的是跨国公司的形式,并且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获取利益份额,因此我们选取对外直接投资额来衡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企业对世界市场的控制力。
2.网络内升级。反映的是在全球生产网络内,同一产业从低级到高级的升级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价值链升级指标,产品结构升级指标,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状况指标。
价值链升级指标:反映产业内部沿着全球价值链阶梯递升的状况。我们用加工贸易增加值率指标来表示,衡量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若加工贸易链条较少,即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附加值较高,反之则低。用公式表示为:(tpe-tpi)/tpi×100%。其中:tpe表示加工贸易出口额;tpi表示加工贸易进口额。
产品结构升级指标:反映产业分布和产品分布的基本状况,了解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及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状况。采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总货物出口额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本国制造业出口额的比重,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与高技术产品出口值的比值及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总贸易出口额的比重来衡量。
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指标:反映技术外溢的指标,可用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来表示。有学者提出,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国内采购额按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差额的85%进行估算,即扣除5%的利润,10%的除原材料、零部件成本以外其它费用,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
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85%
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额)
3.网络间升级。反映产品、工艺、管理和组织等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可用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指标表示。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创新资源的投入分为研究开发(R&D)投入和非研究开发(R&D)投入。研究开发(R&D)投入主要包括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使用R&D的经费投入强度指标表示,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GDP;人力资本积累指标反映出参与生产的劳动力知识和技术的累积程度,并直接反映在劳动的熟练程度上,使用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数和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表示。
非R&D的投入强度:它是技术创新活动中除了研究开发经费以外的其余部分。第一是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使用技术改进强度,技术引进强度,消化吸收强度来表示,使用其各自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来衡量。第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情况。本文采用专利申请量来衡量。
4.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反映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强度。使用贸易分散度和国际竞争力指标来表示。贸易分散度分为出口市场分散度和进口市场分散度;国际竞争力指标使用高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工业利润率指标。产业结构升级的分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全球生产网络下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判别
我们使用上述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先对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判别,然后以29个省的数据作参考,考察各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状况,找出中国产业结构所处的位置及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
(一)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判别
出口和进口市场分散度指标:本文引入了HHI指数,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指数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用于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其等于某特定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本文选取与中国贸易较紧密的国家:中国的香港地区、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这十二个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中国对上述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市场分散度指标值。数据来源于1996-2010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高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数据来源于2002-2010各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世界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国际统计年鉴》。
工业利润率:产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及其发展前景由其获取利润的能力来衡量,由于中国目前还主要以工业为主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因此使用工业利润作为研究对象。工业利润率等于工业利润总额除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该值越高表明该产业处于比较良好的经营状态下其竞争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2.实证过程及其分析。首先计算各变量的相关矩阵系数,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在18个变量中许多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再次i标准化矩阵,即无量纲化,计算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18个变量都能很好地被因子解释。
利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其特征值及贡献率。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刘大海等,2008),因子过程提取了前三个因子,见表2。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7.698,大约占去方差的42.765%,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8.6%。可见,被放弃的其他15个因子解释的方差仅占不到15%,说明前三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因子1与因子2,因子2与因子3,因子3与因子4之间的特征值之差比较大,而因子4,5,…,15之间的特征值之差比较小,可以得出提取的三个因子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为了使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本文采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经6次迭代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主因子的贡献率最大,其它依次递减。综合因子的信息量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特性使得有些信息量过小的因子可以舍去,提炼出其因子载荷信息。
18个变量经过数学处理,压缩成为3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由表2我们看到:主因子F1的贡献率达到了42.765%,它主要由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人数(得分0.0.932)、对外直接投资额(得分0.891)、专利申请量(得分0.856)、消化吸收强度(得分0.844)、普通高等毕业生人数(得分0.829)、进口分散度(得分0.781)这六项指标体现。这六项指标主要概括反映产业结构中掌控价值链高端能力,我们定义为产业控制因子。
主因子F2的贡献率是28.597%,它主要由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比高技术产品出口值(得分0.877)、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得分0.743)指标决定。反映价值链攀升的能力,我们定义为产业攀升因子。
主因子F3的贡献率为17.239%,它主要由技术引进强度(得分0.898)指标决定。反映增强产业生产能力,满足产业的近期技术要求的指标。处于这阶段的产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技术能力的制约。我们定义为产业环境因子。
从上面的3个主因子中来计算因子得分:我们以特征值的贡献率作加权系数计算各样本总分。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分别代入]的表达式中,我们得到综合得分,见表3。
实证结果:判别产业结构升级时,主要从产业控制、产业攀升、产业环境三个方面来判别,而最主要的是产业控制因子,主要受学成回国留学人员指标、对外直接投资额、专利申请量、消化吸收强度、普通高等毕业生人数和进口分散度指标的影响。从综合因子载荷信息和综合得分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1995-2009年综合得分大体上是逐年增加,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总体来说是逐年的升级的。
(二)省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判别
1.省域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上面我们分析了中国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情况,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有其特殊性,它不是按照一般的规律即国家整体产业从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而是先局部再带动整体的发展;先发展东部地区,再到中部到西部的梯次发展。因此,中国各省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强度不一样,那么各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各省产业结构有何差别?在分析整体产业升级的同时,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对各省产业结构升级情况作分析。
按上面构建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剔除了学成回归的留学人员数指标,以2009年数据为例,以29个省为研究对象,剔除因数据不全的西藏和内蒙古两省。贸易分散度的数据根据各省对各州的出口额来计算,数据来源于《2010年各省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商务部统计。
分析过程:因子过程提取了前5个因子(如表4),其特征值占有方差的71.416%,5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从转轴后的因子系数中得到因子载荷信息(见表5)。由表4和表5可知,主因子的贡献率是22.448%,系数绝对值大的指标有: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专利申请量、对外直接投资额,这几项指标体现着国内自主创新水平、掌控价值链高端的能力,即这个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造高附加值产业的能力,我们把这个因子定义为高附加值产业创造因子。该因子与前分析的产业控制因子相对应。
主因子的贡献率是15.749%,主要由出口分散度、R&D的投入强度、进口分散度。这个主因子反映了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开拓市场的能力,我们定义为产业市场拓展因子。主因子的贡献率是11.471%,主要由加工贸易增加值率、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指标决定,这两个指标反映通过价值链升级来提升产业的能力,我们定义为产业价值链因子。该因子与前分析的产业攀升因子相对应。主因子的贡献率是10.980%,主要由消化吸收强度、技术引进强度指标决定,这指标反映了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获得技术外溢,依靠外部环境提高本国技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寻求供应链和市场的稳定,本文把它定义为产业发展环境因子。该因子与前分析的产业环境因子相对应。主因子的贡献率是10.767%,主要由技术改进强度指标决定,体现着产业的生产能力,我们定义为产业生产能力因子。
从5个主因子中来计算因子得分,得到综合得分如表6。
2.实证结果
第一,我国省域间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从表6的综合得分中我们能看到,得分最高(0.93)与最低(-1.31)之间相差大,这证实了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且基本形成了东部高于中部和中部高于西部的局面。
第二,从表6和表7的结果综合分析,主因子的综合得分位于前列的广东、江苏、天津、上海、山东、浙江等省市,也正是总的综合因子处于前列的省市。其说明这些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依赖于创造高附加值产业;北京以全国最强的R&D投入,使其产业结构位于前列。
第三,我国西部的新疆、甘肃、重庆等省其产业结构并不是很落后,而是处于全国中点位置。这里我们可以从主因子的综合得分结果看到,新疆在主因子中位于最前列,其依靠本省的资源优势,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甘肃在主因子和中都是位于前列的,甘肃通过开拓国外市场,从中引进和吸收国外技术,提升产业结构;重庆在主因子和中位于前列,该省通过以价值链升级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以低的产业价值链端加入全球生产网络,依托全球化的技术外溢提高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云南、广西、贵州、青海等地区的综合得分趋后位,在3个主因子的得分中也是处于最后位置,这说明这些省域还没有较好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结构处于低端环节。
第四,海南省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理应产业结构优于其它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份,但是其综合得分位于全国的第28位,在5个主因子中也都落后于其它省市。海南省有良好的气候和资源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发展旅游业和热带农业的好地方,这正说明了中国在服务业和农业方面发展比较落后,中国还处于工业发展阶段。
四、小结
通过对中国整体和省域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的分析,我们得到: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处于全球生产网络中价值链的生产环节,但是各省的产业结构处于生产环节的不同层次。依据中国产业结构梯次发展的特征,从高附加值产业创造能力、产业价值链、产业开拓市场、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生产能力这五个方面来判别产业结构是否升级,其中高附加值产业创造能力是主要的判别指标。因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本省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着手,以不同的层次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已经具有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层的能力,因此将主打产品投入到高技术开发上,而将中下游产业环节转移到中西部或成本更低的国外生产,甚至可以建立全球大型跨国企业,掌控生产网络的价值链最高端。中、西部地区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可以从中低端层次加入全球生产网络,利用其技术外溢效应,同时自己不断吸收和改进生产、工艺等,使产业结构沿着从低到高逐步攀升。
第二,通过加工贸易生产中间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这受到上游产业技术转移意愿和本国产业的生产能力的限制。因此,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以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和国内采购率为主,在其国内相关的产业链方面相应的改进技术,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原料件和零配件,并最终承接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的生产和加工,使之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逐渐使国内整体制造业向上游产业环节推进。
第三,加快服务业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将地理优势较强的省域,比如海南省开发为国际旅游市场,将珠海、深圳等区域生产服务性环节转移到海南,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的服务业发展领先区域。政府政策也应有意识地将海外服务业吸引到海南投资,实现有形货物贸易与无形服务贸易并重的方式转变,以服务业开放为契机,以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我国国际服务业高级化。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贡献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