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技推广,应该从理论逐渐走向实践,将海量、广众的信息打碎再重组,然后加工成专业、分众、有指导意义且被农民广泛接受的信息,是未来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1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1.1改变农业人才培育方式
传统农技推广单位的信息种类少、迭代慢,不能适应当代生产主体多元化的现状,因此改变农业人才的培育方式非常必要。例如,2016年易县由农业局发起,开展果树、畜牧的农民培育工作,将筛选合格的人员信息录入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并聘请讲师讲授专业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1.2优化农技人员考核形式
传统考察农技人才指导员需要手动填写情况记录表,不仅工作量大,还不易保存。开通农技信息平台后,工作日记、工作总结、工作情况、工作疑问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填写表格并进行存档,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保证了农技人员考核的公正性。
1.3拓宽农副产品产销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微店、淘宝店、微信等方式售卖农副产品,将培育、采摘、制作过程进行拍摄或拍照上传至商品详情页,详细记载了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了生产过程,还提高了商品的销量。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售卖难"的问题。
1.4提高产品质量监管效率
近年来,农副产品的监管问题频出,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严抓监管工作,但是效果甚微。将信息技术引入监管工作后,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管系统和安全信息监测平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给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
2农技推广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组织实施的困难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纵横向分割增加了农技推广组织实施的难度。就纵向上来说,涉及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林、水行政部门大约共有农技推广人员70万余人次,这70万余人次中约有68万人隶属于农业系统,而只有2万余人隶属于林业以及水利系统。这些推广人员分别来自于9.9万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 638家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4 616家水利技术推广机构,这些推广机构一般都是自中央至各省、市、县、乡、镇的多级管理系统,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不仅要接受其直属部门的管理还要接受农、林、水等系统的管理。从横向上来说,我国现今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所需的资金分别有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承担,但实际上约有2/3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乡镇)所需的农业推广资金都由乡镇自己承担,这就造成农技推广管理出现横向分割。因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纵向以及横向分割增加了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实施难度,阻碍了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实施。
2.2信息服务资源集成困难
进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一些农业产业较为发达地区,已经用农业推广来代替农技推广,农业推广不但要求把最新的农业技术、必要的农业知识技能通过信息化传递给农民,还要求对农村民生以及农村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如前文所述,涉及到基层农技推广的责任主体不仅包含各级政府部门还包含气象、水利、农业、广播电视、报纸媒体等主体,这就造成基层农技推广信息服务资源集成困难,无法有效的共享信息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的简单化管理。
2.3农技推广人员信息化技术使用能力不强
我国现今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多来年龄较大,随着我国农业产业模式革新,很多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缺乏较强的信息化技术使用水平,造成其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长期对农技推广人员的不重视造成这些人员因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而成为"外行",进而对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创新
3.1农技信息推广群众建设
群众建设指的是引导农民产生信息需求的想法,培养农民使用信息进行生产活动的习惯,是提高农民使用信息能力的基础。如果农民群体没有进行深入广泛的参与,就证明农业还没有实现现代化,农业信息化的工作者辛苦劳动的成果实际上与农民真正的生产生活无关,
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自我欺骗。在农村调研中,农民常常会说"我们不会用""我们用不着""我们没有用",显然农民并没有具备独立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需要进行信息推送式的服务建设,让农民培养信息需求意识,真正学会用、用得起,让农民成为农业信息使用的主体,让信息带来的利益普及所有的农民群体。
3.2农技信息推广渠道
建设推广渠道的建设是为了降低农民进入信息化的门槛,也是进入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道门槛。无论是报纸、书籍、广播,还是电视、手机、互联网,都可以作为农技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传播渠道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适合的推广渠道,利用各种传播媒介的不同属性实现优势互补,更加有效地传播农技信息。其中,手机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介,分众性和及时性较强、成本低、送达率和普及率较高,可以满足农技信息对时效性、针对性、地域性的要求,是目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技推广的较为成熟的传播渠道。因此,在进行渠道建设时,可以将农技信息通过手机传递给农民,还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
3.3改进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原有的基层农技推广管理机制,形成三级推广体系,以此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例如,设立县-乡-村为主体的三级架构模式,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明确责任提升农技推广效率。此外,在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中可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来优化管理体系,比方说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可引入工作积分、荣誉回馈等活动,不断改进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3.4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进行的好坏。因此,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应注重对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其进行农业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培训,通过分级分类培训、农闲集中办班、关键农事现场教学等手段来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另外,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应选拔其去参加省部级信息化培训,创建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农技人员通过农技推广APP来自主学习,提升农技人员素养。
3.5农技信息推广运营建设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商品化。农业信息的服务机构与农民之间还没有形成市场化,不能完全按照商品价值的规律来运行,且信息服务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农民产生的不利影响远远大于有利的影响,还会让农民失去对信息服务的信任。为了让市场化的信息服务获得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在资源整合、标准建造、市场营造及形成产业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让信息化服务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结束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农业信息化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又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农技推广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以及农技推广相结合而产生的产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农业信息传达至农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永卓,徐建坡,祁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J].天津农林科技,2014(02):30-32.
[2]黄界,杨勇,牛磊.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西藏农技推广手段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12(11):116-119.
论文作者:王选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农技论文; 农民论文; 基层论文; 信息论文; 人员论文; 农业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