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资料,均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本次我院收治的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不发生并发症,且也不存在死亡,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基本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意识状态。结论: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升手术成功率,缓解患者痛苦,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颅内动脉瘤是因动脉壁薄弱部位发生异常膨出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形成的疾病,存在较高死亡率与致残率。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为在脑血液循环之外避免瘤体破裂出血,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首选动脉瘤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夹闭[1],但随着介入医学以及医疗水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血管管内栓塞术,相比较开颅手术夹闭术,具备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感染少等优势,现对我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女性患者例数为26例,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20岁,中位年龄为(45.23±5.2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脑血管造影,选取碘帕醇300mgI/ml作为造影剂,对于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中均采取一侧股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依据造影检查对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载瘤动脉等情况进行观察,选择合理的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进而起到栓塞动脉瘤,避免再出血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本次我院收治的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获得成功,且经血管造影检查之后发现25例脑动脉瘤患者、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0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2例烟雾病患者。术后不发生死亡与并发症,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基本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意识状态。
3 讨论
在临床颅内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血管内栓塞术具备70~100%的治疗有效率,但是因脑血管较为复杂,围手术期患者十分容易出现并发症,进而对患者恢复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环境,在40~60%范围内控制湿度,在22~24℃范围内控制温度,每天进行两次开窗通风,每次最少通风30分钟。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术前6小时提醒患者禁水、禁食。因颅内动脉瘤存在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发病之后经常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此时需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详细为患者阐述治疗的优势与流程,消除患者顾虑[2]。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与手术医师进行密切配合,确保快速、顺利的完成手术,对造影剂给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进行观察。
术后护理,完成手术之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前,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选择去枕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内分泌物。患者麻醉苏醒之后抬高床头15~30°,对于穿刺侧肢体应该维持伸直状态,不可屈膝。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变为每间隔1~25小时进行一次[3]。在患者出现疼痛感觉时,护理人员需正确指导家属为其按摩,每次15分钟,每天按摩2次,促使患者放松身心。护理中制动穿刺位置24小时,且进行12小时加压包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中应该注重不能促使加压位置出现松动,此外也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血肿、穿刺位置皮肤颜色,对下肢动脉进行定时触摸,观察搏动情况,每15分钟进行一次,进行8~12次的观察,观察患者肢体温度、皮肤颜色、痛觉等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患者全麻清醒8小时之后可食用流食食物,且慢慢变为普食[4]。提醒患者多饮水,促使尽快排出造影剂。术后患者需要进行2天的绝对卧床休息,3~4周之内限制体力活动,防止弹簧栓子发生移位。护理人员也需要在冲洗导引导管过程中对加压袋内肝素盐水量进行观察,以便于可及时补充,避免发生空气栓塞。预防与护理并发症,脑积水、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等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意识状态恢复、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语言、肢体恢复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或者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尼莫地平应用后的护理,在临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过程中需要微量泵,依据患者病情调整流速,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等变化情况,防止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快、面色潮红等症状[5;];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要与其他液体共同输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综合以上结论,颅内动脉瘤是神经科常见的急重症,因高死亡率与致残率,所以需要进行早期血管内治疗,全面仔细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的所有环节,特别是脉瘤栓塞前后的临床护理,依据不同围手术期病理特点给予患者个性化的系统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采取有效方式避免再出血,术后及时预防并发症,积极配合医师给予患者正确指导,进而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素萍,杨晨,周娟等.总结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261-261.
[2]马丽.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880-2881.
[3]刘丽爽.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6):222-222.
[4]金琦.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6-8.
[5]徐云,常莉,丁涟沭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病人目标血压控制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7,15(11):1330-1331.
论文作者:税玉兰,胡蓉,谭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者论文; 动脉瘤论文; 栓塞论文; 颅内论文; 血管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