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措施论文_农瑞霞

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措施论文_农瑞霞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程建筑事业正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而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作为工程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地促进作用。有些企业为了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的重要,轻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致使事故频繁发生。这样不仅给企业和国家带来财产的损失,企业因此降低资质影响投标,同时还给伤亡人员的家属带来沉重打击。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杜绝此现象。为此,本文介绍了建筑工和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技术;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和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制度体系不健全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扩大,很多建筑企业的软硬件的匹配度逐渐下降,再加上建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没有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不能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在实行技术责任制的企业内,没有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来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这是技术管理制度缺陷的主要外在表现。

2、管理技术不全面

许多建筑施工单位都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或者建立的制度和单位现有项目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人员配备方面,没有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与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对接,导致在一个施工环节中无人负责现象的发生。有些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视安全,肆意违规操作,不利于工程施工的安全。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中为了方便违章操作,得过且过。

3、监督力度不够

监督工作不到位的具体表现总结起来就是“重建不重管”。这样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建筑现场都不少见,从管理者到操作者,没有切实按照规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对于这些规章和规范的认识程度仅仅限于挂在墙上的标语。对于规程规范只不过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认真执行监督者定下的标准。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内部没有建立健全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监督制度,也没有制定严格的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规章制度。对于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没有专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约束。更没有针对施工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程度进行因材施教地培训。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措施

1、制订企业标准,逐步完善成套技术。要求施工企业制订企业标准,这是施工规范标准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落实规范标准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举措。

工程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标准最高,国家标准最低,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标准的真正贯彻执行。企业标准有产品标准、补充标准、工艺半成品标准、方法标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企业标准的制订,通常施工企业制定施工工艺标准都按以下四种办法:

一是选择企业最优的专业(专项)或特长,结合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制订出该项的施工工艺、工法或操作标准。再按该标准进行施工,把施工过程及工程质量检测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这些记录,检查施工工艺、工法或操作标准,哪些条文是有效的,哪些条文是应改进的,使其再完善或进一步改进,直到用最简便可行的工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把其固定下来,经过企业的技术委员会或总工程师批准,就正式成为企业标准,贯彻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抓住企业中最影响工程质量的项目,进行专项治理,制订出必要的措施和要求,在施工中实施,将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记录下来,再根据记录来研究改进措施和要求,到一定程度就制定成施工工艺、工法或企业标准。再经过实施和完善,使按其操作要求而能达到预期效果,形成企业标准,经过正式批准贯彻执行。

三是借用外企业的标准或国家工法,经过使用逐步改进,最后达到能满足本企业的施工要求,经过正式批准贯彻执行。

四是有的可按工程急需,抓几个工序经过上述程序,而形成企业标准,逐步扩大范围,完善配套,形成企业标准体系。企业要有计划地形成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是企业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但必须配套形成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标准是企业从事施工的依据,是实现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管理目标的有效措施,也是向建设方做出承诺的保证。逐步完善成套工艺,创造企业特色。企业要想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单靠有了企业标准是不够的,必须把一些企业标准和先进的施工机具,从小到大,优化组合,形成综合的企业标准一成套工艺。可以先从一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相配套完善起来,也可以以一定的结构形成为基础,先搞出一个小范围的配套的施工工艺,最后由几个小的配套工艺形成大的成套工艺,并不断完善、改进、提高,形成企业的工艺标准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企业特色。

2、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一是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二是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三是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四是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 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 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 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 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 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 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通过利用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要充分意识到建筑施工中全程进行管理技术重要性,及时检查,并不断积累经验,为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提供后续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天青.论述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工程建筑.2010(10)

[2]宁德康.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6)

[3]罗纯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论文作者:农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措施论文_农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