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_终身教育论文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_终身教育论文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取向论文,教育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3)02-0105-04

对事物内涵及其内在价值的揭示,是认识与研究事物的逻辑起点与关键所在。对终身教育的认识与研究,从揭示终身教育思想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本质内涵入手,分析其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终身教育思想,着眼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人的发展,积极提倡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终身教育注重个体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人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社会为学校后教育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当代社会要求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要求人的体质、知识、智能、意向和品德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以造就具有新的生存价值和生存能力,能够解决新的生存问题的人为目的[1]。终身教育具有在范围和服务对象上的总体性和普遍性,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集中提高学习者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个人特质等方面,与传统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

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们在21世纪已经遇到和可能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人力资源为能动性资源、高增值性资源。在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所产生的价值与影响以及收益的份额远远超过其他资源。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系统只有真正拥有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真正拥有竞争的实力。人力资源能力,从哲学上讲,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才能;从管理学上讲,是指一个人具有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才能。开发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国民素质,应特别着力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不同职位的人有着不同的能力结构要求,以中层管理者为例,应具备以下四项基本能力:智力能力(包括概念化能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包括规划能力和行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能力是评价个人价值的首要标准与通约单位。人有各种属性,这些属性都必须通过换算成能力才能折算为个人价值[2]。人只有凭借自身的能力改变现状,实现自我,人也只有发挥自身的能力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最终活出生命的意义。

现实社会,各行各业都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首要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把关心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把个人所具有的组织发展所需的能力作为首要管理对象,把以人的能力为本位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能力看成是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把提高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能本管理内在地具有激励作用,可以促进员工把提高能力作为首要价值追求,按照组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能力需求设计,进而不断学习;而不是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使管理对象更加具体。也只有以能力为本位,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位。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直接指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组织的能力是以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这就要求能力型组织把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作为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织成员能力成长的途径,主要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报告,着重指出: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并根据这一特征,分析了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2002年9月4日结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WSSO)”,则强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有关教育的条款中,“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由以资助基础教育为主转向资助全民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3]

实施终身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既有阶段性,又具连续性。终身教育的实施,将人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作为一项全生涯教育系统工程来对待,可以为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基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终身教育的重点在于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要求学习者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兴趣和必要性自主选择教育,接受教育,成为教育的对象。

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也都需要教育,没有理由也没有根据认为只有在某个年龄段是用于教育的。人们在一生的多个阶段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知识技能。置身快速变革的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青年时代及其以前的所谓“学习期”中获得足够终身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从业人员,若不能不间断地进行学习,不能保证经常性的系统化的知识更新与丰富,并接受到新技能的训练,便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终身教育理论产生以后,逐渐与教育先行、人力资源理论结合,一起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三大现代教育思潮。日本、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在人力资源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经验,即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有赖于终身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二、社会学习文化营建

教育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相适应所设计的一种文化模式[4]。学习化社会目标直接指向社会学习文化的营造,在学习化社会里,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学习和掌握知识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学习将从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

学习化社会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社会。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全民学习意识普遍形成,即终身学习是人们的自愿行为。在终身教育体系构架中,教育的对象从儿童少年发展到一切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的人们;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将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结合起来,全体公民都能持续地、有计划地学习;打破划定时间和空间范畴的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育新模式;一个人将被允许一生中根据他的潜能、急需和他的时间上的方便持续接受教育,使每一个人可以把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交替进行;教育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正规学校教育以外,还要通过非正规教育来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尤其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终身教育需要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传播体系。教育终身化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构成现代教育观念的基本框架。

1972年5月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认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社会学习文化,表现在终身教育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将成为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学习已从狭隘的被动的短期的功利行为,转变为主动的贯穿生命全过程的自觉意识和生活需要,彻底破除了把学习看作拥有金钱、拥有地位和名誉的手段的“拥有观”。教育的外源力和学习内力在这种学习文化中得到高度统一。人们将学习活动视为人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学习为荣,不学习为耻”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需要学习的时候,组织与社会就能提供学习机会与学习条件。

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本质。在社会学习文化环境中,教育意识与学习意识相融合,工作和学习相融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化社会,教育意识与学习意识不同程度地分离着,其结果会导致学习意识低落的人被动地接受教育。换句话说,教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与学习主体积极性的提高,并非一定存在正相关。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要求逼迫人学习,另一方面,人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应当主动学习。在这种学习文化氛围中,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成为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责任。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状态。

学习机会均等,学习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群体和社会,最佳的学习环境、最优的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是学习文化的标志。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社会学习文化环境中,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最为基础与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信念和精神;学习方法涵盖自我教育,广泛地运用学习小组学习方法、创造性和非指导性方法。在终身教育这一集体事业范围内,所有教育工作者保持交流与协商,互相指导,从彼此具体经验和贡献中共同受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立一个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提供着重要的技术保障。

学习文化从一定意义上看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由于人类的需要由生存转为生活,由物质转向精神,由外在转向内在,那么社会和组织文化特质也相应发生变化。以团队学习为核心的管理文化,理性揉合了感性,机械揉进了人性。管理开始讲究人文精神、价值观的一致,讲究共同愿景,讲究团队学习,讲究学习成果分享,以赢得员工的心。至柔的学习文化之力,一定会超越至刚的控制力,全体员工的文化自觉,一定会超越领导层所推动与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即工作、学习即生活的理想将变为现实。由人的学习需要的发展水平和满足程度,人的学习力所构成的学习文化环境与氛围,也正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三、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学习型组织”由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所主持的“组织学习中心”提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较大的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家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基于面向全员参与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其本质特点在于它是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与提高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学习型组织着眼于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与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组织成员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5]。

现代社会经济团体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学习力的提高,或者说经济团体竞争深层和最后决定力量来源于学习力的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目标设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是对传统的“制度+控制”的管理模式的挑战,形成的是一种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学习+激励”的全新管理模式。

当今世界企业管理,不外乎等级权利控制型和非权利控制型两种模式。等级权利型管理是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利为特征,是对上级负责的垂直的纵向线性系统。管理思想强调集中控制,管理重心在组织的顶层。它强调以制度与控制使人“更勤奋地工作”。在这种等级权利型组织中,员工感到受监视与控制,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被侵蚀。而非等级权利型管理,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形成了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强调基层管理为主,管理重心下移。它强调以学习进行激励,不仅使人勤奋工作,而且特别要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以增强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力与创造力为核心,使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同时可以实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可达成员工个人和组织实现“双赢”。因此,学习型组织实质是组织管理模式由“等级权利控制型”向“非等级权利控制型”,即学习型转变[6],是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显著特征是普遍学习。在学习型组织里,员工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学习,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进行修炼式的学习,不仅是自己学习,而且是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业余学习、培训学习、干中学习,等等。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是热情的学习者,每个人都是老师、辅导员和教练”[7]。

学习型组织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相统一的产物,是共同价值观和目标“愿景”,是共同的生存方式。学习型组织消除了学习的障碍。学习型组织存在于成员个人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上。

学习型组织首先是生命共同体,员工与企业之间已经超越了契约的纽带,不仅是心灵的默契,而且是生命的联结。其次是文化共同体,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即具有共同愿景。再次是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致的,企业帮助每一个员工制定达到个人和企业目标一致的生涯规划。学习型组织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之间“是真正的对话,在其中,不是控制而是激发和被激发,学习和增加其他人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同时改变其他人的思维。”[8]学习型组织向一切人提供学习机会,方法重点放在把个人智慧、技能和知识集中起来,以达到共同获得知识的目的上。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者通过有方向、有组织的讨论和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学习型组织不只是为员工提供生存的物质保证,还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组织,而且使员工的潜能得以发掘,展示生命的活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一个成员在一个充满共同愿景的组织环境中,为了自身和组织的美好未来工作,并且分享组织成果。因此,学习型组织不仅是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的,更为重要的,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人们于其中,在心灵上潜移默化,而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世界500强企业中,前30位都是以学习型组织为管理模式的。我国伊利、海尔、上海宝钢等一批企业集团创建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由控制——层次指挥链,上级支配下级,向创新——以自主管理为主,自觉、自律转变。上海宝钢集团工作要素是信息、知识、能力、规则,以及追求创新;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合作、支持;激励机制是个人智能提高、自我价值实现、团队群体相互激励、按照绩效予以物质和精神激励;组织文化是团队文化、创新思维、集体主义[9]。

【收稿日期】2002-10-16

标签:;  ;  ;  ;  ;  ;  ;  ;  ;  ;  ;  ;  ;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_终身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