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让孩子更快乐--崔嵬访谈录_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让孩子更快乐--崔嵬访谈录_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让孩子更快乐——访崔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快乐论文,让孩子论文,崔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是因为父母在生活中对他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没要求他对父母的付出感恩。

问:现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他们的所有,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不仅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孩子还总是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孩子就怨天尤人,从来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及身边人的善意,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您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

崔巍: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不多,观点可能不够全面,所以我就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说一下我的感受。

我经常说:“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板子要打在父母的屁股上。”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是因为父母在生活中对他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没要求他对父母的付出感恩,他当然就没有意识要感恩。你无私地付出,标榜自己不计较任何回报,孩子已经习惯了你的付出,也习惯了你什么回报都不要,而忽然有一天,你要求孩子要对你感恩,这本身就非常不现实。

多数的观点都认为是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才会导致这个结果。而我觉得不只是溺爱那么简单,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表达方式以及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告诉他:孩子,我这么做是因为我爱你。如果孩子对这种付出有反馈,一定不要拒绝,要告诉他:我很高兴看到你也爱我,这让我很快乐。

问:您说到表达方式和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直观地说明一下?

崔巍:这么说确实比较抽象,我给你说个我的朋友的例子吧。

有一次我到朋友的家,她的家在上海。上海的天气变幻无常,早上很好的天,到了下午可能就下雨了。那天在她的家坐了很久,出门之后才发现已经下雨了。我们透过楼梯的窗户看到外面细细的雨,于是,朋友就冲着家门喊,叫孩子拿把伞出来。过了一会儿,她的女儿拿着雨伞跑到楼道里,朋友在接过雨伞的同时,很郑重、很真诚地对女儿说了一句:“谢谢!”

当时我还在读大学,还年轻,对于朋友的这么正式的表达有点诧异,毕竟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但后来仔细想一想,如果我是女儿,我肯定会因为妈妈的这句真诚的“谢谢”而感到快乐,因为我知道我情愿为妈妈做事,是因为我爱妈妈,而妈妈也知道。我很赞赏朋友的这种表达,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她那句“谢谢”和她当时的语气神态,对我后来教育我的女儿影响很大。

问:通常的理解都会认为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比较多,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容易出现溺爱和缺乏感恩的现象,而现实中很多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崔巍:我曾经在大学给学生做过咨询,有一个学生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他问我:“按照我的成绩,我考上研究生绝对没有问题,可是我们家没有钱供我,我该怎么办?”我当时说:“如果你今天想要我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我的回答是:‘去就业’。”这个学生是从农村考出来的,父母都是农民,他认为他的父母什么都没有给他,也没有教育过他,这是我非常不能认同的。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现在你大学毕业有了就业的基础,已经到了你该反哺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是在自己所能的范围最大限度地为你付出,现在怎么反倒成了他们欠你的了?

其实你可以想像得出来,这个学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能经常流露出这样的想法:我很穷,我是个农民,我没什么本事,我能为你做得不多,我对不起你。总是以一种亏欠孩子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接受了这种观念:我的父母没本事,他们对不起我,我本身的所有条件都很好,是家庭耽误了我。他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

我认为这都是生活中一些很细碎的细节逐渐给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这些爱的表达一点一滴地改变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也改变了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你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你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从来不要求他对你所做的努力怀有感恩,他就会认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而忘记了那些事本来是他的,要对那些负责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父母。

这些在任何一个家庭当中都是可能发生的,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没有关系。

当孩子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要坦然地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的爱的表达。要真诚地表示感谢,最好能明确地告诉他你也很爱他,很需要他。这样的环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责任心。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剥夺了孩子向父母表达爱的权利?

崔巍: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父母的爱表达得很“霸道”:我极尽所能地为你付出,我不要求你对我回报,所以你所有的表达就都可以免去了。

孩子放学回来,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想伸手帮妈妈洗洗菜,这时候妈妈会说:“别在这添乱了,赶快去学习,你学习好比什么都让我高兴……”刚买回来的水果,孩子拿起一个递给妈妈,妈妈说:“好孩子这是给你买的,你吃吧。”孩子因为某些事的刺激,觉得父母很伟大,很突然地说了句“妈妈,我爱你”,这时妈妈说:“怎么突然这样说?有什么事吧?”

其实这些时候都是孩子在向父母表达他们的爱。孩子年龄小,他没有那么理性,他的想法很感性很直观,他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爱让他很快乐,他会反馈回来,让爸爸妈妈也体会到他的爱。很多父母却总是霸道地拒绝接受,以为这样就能说明自己更爱孩子,却没有想到时间久了,孩子就不再有体恤和分享之心了。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对爱的表达是幼稚甚至是可笑的,这时候父母表现出嘲笑,甚至粗暴地打击,孩子的爱遭到了质疑,也许只有一次,也会让孩子放弃去爱别人。

所以,当孩子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要坦然地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的爱的表达。要真诚地表示感谢,最好能明确地告诉他你也很爱他,很需要他。这样的环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责任心。

问:道理是容易接受的,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崔巍: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适当的机会,教育不是你要求他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你们共同经历的事情,你的做法和观念容易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还是说个例子。我女儿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下大雨,阵雨,正好在放学的时候。雨停了之后,女儿回家了,到家之后就开始哭,哭得很委屈。因为下雨,所有的家长都到学校去送伞了,就我没有,她觉得自己被忽视被冷落了。

那天我确实忘记了孩子没有带伞,这并不是我故意的,是偶然的。当时我对她说:妈妈忘记你没带伞是妈妈粗心了,但是我觉得我的女儿是很聪明的,很有能力。你看你没有伞,可你知道等雨停了再回家,不会被雨淋湿,不会感冒。而且别人都有人接,你没有,你却能坚强地面对,不在大家面前失态,你很了不起,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原本大家都到学校去送伞,她认为我没带你给我送就是理所应当的,你做不到就是你不对,她很委屈。但当你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她就不再认为她受了委屈,而是多了别人没有机会经历的一次锻炼。从那以后,女儿再也没有那样要求过我,而且天气不好她会很自觉地带好雨具,不用提醒。

就是这一件小事,只要你能抓住这个契机教会她理清楚这中间的关系,告诉她,尽管我没有做到,但是我依然很爱你。

问:在您女儿的成长过程里,还有什么事情是让您印象深刻的吗?

崔巍:我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几乎没有面对面坐下来“教育”的时候,基本都是通过一些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让她自己体会。

在感恩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她表达对父母的爱的时候,我都会清楚地让她知道,你的爱我体会到了,我为此感到很快乐。这种反馈给她带来的快乐甚至是难以言喻的,这会让她乐于去表达。

女儿的生日我们每年都过,我会给她准备礼物。每年我过生日的时候,她也会给我准备礼物。她的礼物都是很小的,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张小纸片。有一次我生日,女儿用荠菜的种子在卡片上贴了一圈做装饰,里面是她画的画,还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的祝福。这份礼物在别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我知道她花了很多功夫在上面,这礼物是唯一的,因此我很高兴收到她的礼物。每年的礼物都很小,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过。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的表达是:“你还小,不挣钱,等你以后有本事了再买礼物也不晚。”话听起来是没什么问题,可你仔细想想:礼物是什么?它是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不一定要用钱买来的才是礼物,只要这个东西上面能表达出你的爱,就是一份好礼物。不要等到“以后”,从现在到“以后”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足够让你的孩子失去对你的感恩之心,到那时候再幡然醒悟很可能已经晚了。

“谢谢”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如果你只告诉他说“谢谢”,而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说,他的这句“谢谢”永远都是敷衍的、不真诚的、听了让人觉得虚伪的。

问:刚才我们说到谢谢,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接受了你的礼物说“谢谢”,表现得很有礼貌,但是你却觉得他的“谢谢”表达得很不由衷。感恩应该不是说句“谢谢”那么简单吧?

崔巍:说“谢谢”是一种礼貌的表现,礼貌是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教孩子讲礼貌、说“谢谢”是没错的,但是你还要告诉孩子的是:为什么要说谢谢。

过年了,奶奶给了压岁钱,妈妈会督促:“快说谢谢!”孩子很听话会说“谢谢”。时间久了,孩子也会摸到规律,有人帮忙、有人送礼物的时候要说谢谢。每当这时家长会觉得自己教导有方。孩子虽然适时说了谢谢,但是他对谢谢本身包含的含义并不理解,他的“谢谢”可能只是表达了自己得到礼物后的高兴之情,并不是受了别人恩惠后的感激,因此他的谢谢总是让人觉得很空洞、形式化,没有任何内容。

刚才我们说了爱是要表达的,现在是该怎么表达的问题。就像刚才我们说到礼物一样,这个“谢谢”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和传递,它只是一个载体。如果你只告诉他说“谢谢”,而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说,他的这句“谢谢”就可能是敷衍的、不真诚的。所以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谢谢”,别人为了送你这份礼物他付出了什么,这份礼物又会给你带来什么便利;别人帮你的忙付出了多少辛苦,而给你省去了多少麻烦。是因为这些,才要感激别人,对别人说“谢谢”。

比如你手织了一件毛衣给孩子,为了给他惊喜,你每天在他睡觉之后偷偷赶工。毛衣送到孩子手里,你本以为他会欣喜若狂,结果他因为毛衣样式太老而埋怨。这时候不要去怪孩子,如果你一开始就让孩子看到你为了这件毛衣费尽心思设计花样,为这件毛衣放弃了多少娱乐和休息时间,他就能体会到这件毛衣里饱含着妈妈的爱,会欣然接受。

如果你想要表达的情感都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到了孩子的心里,他说“谢谢”的时候至少会看着别人的眼睛,语气态度都是真诚的、由衷的。如果没有背后的这些内容,这句“谢谢”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的心中有感恩,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人谢谢挂在嘴边,并不见得他的心里真的有感恩,重要的是这两个字是否是真情流露。因此,要使孩子既懂感恩,又会感恩。

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父母都相信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他们一心一意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孩子,这应该算是一种“身教”吧,为什么就换不来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呢?

崔巍:这的确是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一个问题。作为父母,你的确已经倾其所有对孩子好这没有错,可你需要让孩子知道的是:你这么做是因为爱他,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这么做。只有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对自己好是出于爱,而不是天经地义的时候,父母的言行才能称为是“身教”,才是一种良性的教育,否则是算不上的。

当孩子了解到父母为什么对他那么好,他才能体恤父母,用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状态下成长,会形成“心理健康过剩症”。它的症状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二是特别害怕遇到困难。

问:孩子如果一直在这种不知感恩的状态下成长,会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吗?

崔巍: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会影响一生。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状态下成长,会形成“心理健康过剩症”。它的症状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很难体会到幸福感;二是特别害怕遇到困难,不愿接触到人间疾苦,甚至对一些平常小事也误认为是痛苦而神经过敏,喜欢在真空中生活。

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怎样使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所有的事情都是顺着他的意思发展,那么他就没有切身体会什么才是不幸福。因为从来没有面对挫折的经历,没有摆脱困境的经验,因此遇到困难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

这样的孩子往往一生都在埋怨别人、责备别人中度过;他没有感恩的心态,稍有不如意就是别人的错,所有人都对不起他,所有人都应该对他好却没有做到,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幸福的。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者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过我任何东西。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成年人的生活是不幸福的,他的主观感受上不幸福,而且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尤其在成年以后,想要改变是非常难的。

问:如果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崔巍:对。人如果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更关注自身之外的人和事,关注别人的感受。这种对别人的关注同样也会换来对方的善意和关注,这时候往往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对你怀有善意的,都是想帮你的。人的心总是被这种美好的情绪充盈着,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充满热情,觉得富足,容易满足,就会心底坦荡,胸怀广阔。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为别人做事的时候就只是单纯地想要帮助他,并没有想过能得到什么;而当他回报你的时候,你会很惊喜,觉得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当你的生活总是出现这种惊喜,你面对他人乃至生活的态度就会变得不同,会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福的人。

一个人如果拥有感恩的心,说明他是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感恩不仅仅是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有时候也是一种自我愉悦的智慧。在感恩他人付出的同时,自己也会觉得富足和快乐。因此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关系到他一生的幸福,不可小视。

标签:;  ;  ;  

感恩让孩子更快乐--崔嵬访谈录_感恩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