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诠释论文

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诠释

肖全良

【摘要】 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是诠释主旨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纪念馆对外宣传展示的特有平台。它由场馆、情景、陈列、互动、语言等多种元素综合而成,其产生的效果是影响纪念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为例,围绕“两弹一星”精神的解读与传承,从纪念馆展陈主题、框架、内容、形式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 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提炼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创建于1958年,退役于1995年。在退役后的基地旧址兴建的原子城纪念馆,是一座集中反映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建与发展历程、原子城历史与辉煌成就的专题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因其特殊的历史,现已成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核科学普及教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成型,博物馆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愈发明显,使得“教育成为博物馆的第一目的和功能”[1]。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教育,用有限的展览陈列和实物,充分彰显和传播特有的主题和精神,既是社会公众的期许,也成为了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谘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然则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308页。

“所谓展览主题,是展览表达的核心思想”[2]。原子城纪念馆是由一个个为信仰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人凝聚而成的中国人集体精神的载体,作为典型的纪念地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围绕建国初期中国突破重重阻碍、克服种种困难,凭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自强不息与奋勇拼搏,实现核武器尖端科技突破的历史史实,从中挖掘契合“两弹一星”精神的事迹与典型,从而发挥传播教育阵地的功能。可见,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设计的聚焦点,是借助纪念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实现“馆藏实物”到“精神食粮”的转变。因此,如何通过展品、场景“物质化”的手段做到“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播与弘扬,是原子城纪念馆当前展览陈列设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试从该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的提炼与解读、展览陈列框架的搭建与内容优选、展览陈列设计的形式出发,以期更好的诠释展览陈列主题内涵。

2.Put a cream ball on the body.Put the“hat”on the cream.

一、展览陈列主题的提炼与解读

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的提炼,是基于历史事件的充分表达。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所包括的内容,是围绕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进行典型事件的阐释,然后透过现象的表达,传递深层次精神文化的信息,将展陈的本质与核心内容传递给观众,让受教者通过历史见证物,感受更多非物质层面的东西,从而达到触发感想、启迪心灵的作用。

亲朋邻里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已然有女人捂嘴啜泣。老巴看着阿里走出了悼念厅,突然放声大哭,说:“老婆,你醒醒呀,阿里再找你,我们怎么办?”

在核武器研制事业中,普通工作者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两弹一星”精神。在纪念馆的展览陈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他们分别收到调遣命令来到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但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允许他们互相传递信息,所以夫妇二人只是向对方说明要在近期前往某地执行任务,随后两人便匆匆收拾行囊踏上了征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人同时来到221基地,抵达后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两人从未在厂区内见过面。两人之间的联系全靠信件,而信件要从北京转一圈之后才能到达对方手中。他们饱受相思之苦,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两个人在庆功宴上相遇后面面相觑、悲喜交加。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两个人的工作地点仅相隔几十米。

(一)外部空间主题的呈现

原子城纪念馆建筑风格基于对基地遗址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展陈风格采用凝重、严谨的基调,可以让参观者在体会中缅怀、在追忆中思索。用建筑的语言解析震撼的往事,为纪念馆的每一块砖、每一堵墙、每一座雕塑都赋予基地遗址的浓重色彩。例如,纪念馆外观设计理念来源于进行核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厂房,东西两侧附加的梯形土墙源于厂区的防爆墙和掩体,北入口两侧的突出墙体源自爆轰试验场的爆轰墙,雄伟的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和震撼力,与“奔向和平”“自然能量”“和谐进步”主题铜质浮雕相互映衬,昭示着一个民族对美好与和平的执着追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见图1)。

图1 充满象征意味的场馆建筑与浮雕

(二)内部展线的逻辑脉络

“控人数”即参与培训的教师人数总体控制在10人以内,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保证质量,在招收培训教师的人选上则注重挑选中职、中技、高职教师高低搭配,同时也注重专业主任和骨干教师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这样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各类级别不同院校的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另一方面也方便参与科研合作的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交流。

二、展览陈列框架搭建与内容优选

A:未来下跌的态势应该是会达到一个平稳,没有必要太过于纠结。从报纸来说,重要的不是纸,是报。不管形式怎么变,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本质一直没有变,这一点是变里面的不变。传播技术发展、业态更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理解、接受、适应、利用才是更合理的做法。

主题不是展览陈列的选题和内容范围,而是其“灵魂”所在。目前,国内博物馆几乎所有展览都自称为“主题展览”,但许多“主题展览”却未提炼出具有核心概念的主题思想,许多展览设计者将主题展览等同于展览的内容或选题[3]。这一现象造成了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展览”与展览陈列的核心教育目标的脱节。针对这一问题,原子城纪念馆尽可能做到展览陈列主题的始终如一。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基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极度困难、科学技术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广大科研工作者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扎根高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光辉历史。所以,策展团队在展览陈列布置的过程中,把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充分体现于展览陈列的每个故事、每处场景和每段讲述之中,让参观者在了解那一段神秘历史的基础上,感受和体会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些典型事例反映了我国核武器研制过程中,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郭永怀等科学家热爱祖国、义无反顾;普通工作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展览优选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由具体的个人转变为抽象的“精神”,用人与事搭建起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框架,从而起到主题诠释的作用。

遵循“见物、见人、见思想”的宗旨,围绕“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纪念馆开展展览陈列框架搭建与内容优选。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都不可能是毫无缘由,它往往有一个产生的过程,或由人到事,或由事及人。个人是伟大事业的具体践行者和书写者,精神则是超越个人而成为群体乃至抽象的遗产。“两弹一星”精神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一穷二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于“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当中,体现在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和技术工人身上。原子城纪念馆在展览陈列中,注重呈现参与者个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以此揭示“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

同样,策展团队选用郭永怀、赵忠尧、彭桓武等科学家的故事,用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呈现“两弹一星”精神,触发参观者的情感,并引起共鸣。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归国途中被驻日美军关进监狱,在祖国人民和世界科学界的声援下才恢复自由。他用在国外省吃俭用积攒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原子能研究所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著名核科学家彭桓武,在英国留学10年,获得两个博士学位,是第一个在英国取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归来的程开甲教授,在天山深处的核基地干打垒平房中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生活了近20年,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核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的提炼与解读,始终以“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为重点。如何通过系统的解读,在纪念馆展览陈列中呈现“两弹一星”精神,是确定展览陈列主题后的关键所在,也是布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原子城纪念馆而言,解读与表达“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的展览陈列主题,要注重纪念馆外部空间结构和内部展线设计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在极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极为困难的国内条件下,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审时度势,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发展国家核事业。在纪念馆“历史抉择”展厅中,选用了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原子弹就那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些原子弹、氢弹,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4]这振奋人心的论断极大提升了国人的信心与决心,为我国研制核武器奠定了基础。

符合时间逻辑的展线设置,有助于参观者对展陈主题的深入解读。为此,原子城纪念馆依据中国核武器的研制过程,按照“决策—创业—科研—试验—纪念”的时间逻辑划分为五个主题展厅。第一展厅“历史抉择”,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上世纪50年代,科技人员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立中国核工业的伟大壮举。第二展厅“艰苦创业”,主要通过图片、实物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展现了原221基地建设者们的艰辛付出。第三展厅“勇攀高峰”,用大量的厂区、车间的复原场景以及高科技全景沙盘展示技术,再现了基地生产工作的情景。第四展厅“东方巨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详实介绍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炸的伟大历史瞬间。第五展厅“共和国不会忘记”,展厅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反映王淦昌、郭永怀、邓稼先、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核基地奋斗的历程。各个展厅的内容定位和展线排布,蕴含着“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容,从而较好地解读了纪念馆的展览陈列主题。

三、展览陈列形式设计

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中的故事与精神,最终要落脚于展览陈列形式的设计。为了让来到纪念馆的观众更好地领悟展览陈列的主题,展览设计既要避免过于平庸的实物简单陈列,也要避免过于抽象的表达呈现。因此,要实现“将物证逻辑地组合在一定的主题之中,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使观众通过视觉直观地感受历史信息”[5],必须要通过实物组合设计,将原本无形、看不见的意识、思维和精神“展品化”“可视化”,使展览陈列真实反映我国原子弹研制的艰辛历程,展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表达,是基于“展陈之物”,借助“物”来讲述“人”的故事。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过程中,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始终在与实物打交道,这些实物与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近年来,原子城纪念馆将拓展实物征集渠道作为充实展览陈列形式设计的重要手段,采取主动、广泛、多元的征集方式。自开馆以来,共征集、展示实物3500余件,其中较珍贵的有我国实现原子弹、导弹结合飞行试验的DF-2A导弹、苏联产高速转镜扫描相机及镜头、大型天平、各种类型的车床、原子弹起爆前安插的雷管、原子弹爆炸时使用的程序时间指示仪等,以及在原221基地的工作证、出入证等证件。设计团队通过造型、结构、情景、多媒体等方面的综合构思,对以上实物和资料进行排序组合,营造与主题相符的叙事场景。加大藏品征集力度既可以丰富展览陈列内容,填补文物或实物缺失造成的空白,又可以让纪念馆充分发挥“讲故事大课堂”的社会作用。

例如,在纪念馆“艰苦创业”展厅中,设计团队选取军用帐篷、简易木箱、铁皮炉子、木床等一些简陋的生活和办公用品搭建了“三顶帐篷”叙事场景(见图2),采用模拟暴风雪等手段,讲述基地创建初期的建设者怀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三顶帐篷起家”的精神奋战在高原。基地的首批住房建成后,李觉、吴际霖等领导提出将新建的住房留给科技人员,干部一律住帐篷。通过这一真实场景的再现还原,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在我国核工业起步初期的真实体现,实现精神层面的教育功能。

图2 展厅中“三顶帐篷”场景复原

“永攀高峰”展厅中,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等设备诉说着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艰难的发展历程。当时,邓稼先率领的理论设计队伍进行艰苦攻关,他们最先进的运算工具是两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300次的乌拉尔计算机,许多数据还要靠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是古老的算盘来计算,计算稿纸装满了几十个麻袋。就是靠这些近乎原始的工具,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对于实物的研究解读同样可以起到强化主题诠释的作用。如纪念馆收藏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是1962年春节。当时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以陆定一、陈毅、聂荣臻三位副总理的名义宴请了1000多名科学家[6]。这张宴会照片看似普通,但是设计团队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对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解读。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活条件非常困难,主席和总理都不吃肉了,却请科学家们吃了一顿肉。宴会中,总理曾愧疚地说:“现在国家穷,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饿着肚子搞科研”。但科学家们非常乐观,对总理说道:“总理您不穷!您左右都是钱,左边有钱学森,右边有钱三强”[7]。这张照片的背后故事,反映的是周总理对核科学事业的关怀与科学家们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国家在重重困难之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毅然决然投入核武器研制的信心与决心。可见对实物背后故事的解读,也是进行展览陈列设计的有效手段。

诠释主题的重要手段还包括对展览的讲解,这同样是解读展览陈列设计的重要方式。讲解员采用情景交融的语言表述形式,围绕展览陈列设计,讲述广大科学家、研究人员、技术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在核武器研制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和生活点滴,形象生动地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尤其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等优秀科学家为中国核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通过讲解形式将充沛的情感色彩融入到展览中,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收益和满足,无疑是对展览陈列形式的有益补充。

四、结语

“两弹一星”精神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让人感动、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其在国家建设、国家认同中发挥的作用,在于其中体现的建国70年以来中国所走过的强国富民之路的艰辛,在于它的启迪、激励作用,在于它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引擎。随着“两弹一星”精神价值的不断凸显,人们对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设计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展览陈列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局限于本文涉及的几个方面,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推陈出新、融会贯通,不断探索符合场馆自身特色的展览陈列设计形式,从而进一步突出展览陈列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参观者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获得宝贵的体会与认知,或接受教育,或有所启发,从而实现纪念馆社会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中国文物报, 2009-03-20(06).

[2]朱幼文.科技博物馆主题展览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8(4):43-51.

[3]齐欣, 赵洋, 朱幼文.我国科技馆转变展览设计思路必要性、可行性的探讨[J].科普研究, 2012 (3):70-77.

[4]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374.

[5]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246.

[6]彭继超.东方巨响——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实[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158.

[7]熊杏林, 侯俊智.程开甲回忆周总理关怀核试验工作[J].党的文献, 2018(6):122-124.

① 肖全良: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纪念馆发展研究;通讯地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同宝路10号;邮编:810299;Email:511978997@qq.com。

引用格式: 肖全良.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诠释[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4):47-51.[Xiao Quanliang.Extraction and Expression of Exhibition Theme: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in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Atomic City of Qinghai[J].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2019(4):47-51.].DOI:10.19628/j.cnki.jnsmr.2019.04.007

(编辑:王青)

标签:;  ;  ;  ;  ;  

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诠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