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以歌唱来划分是不科学的_声乐论文

声乐以歌唱来划分是不科学的_声乐论文

声乐以唱法划分不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唱法论文,声乐论文,不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隶属】 歌唱艺术论

自一九八四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已举办了七届全国青年歌手声乐大奖赛,每届均是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划分的。而且在第二十三届“哈尔滨之夏”中举行的代表我国较高水平的一九九六年全国声乐比赛也以“美声”“民族”二种唱法划分,只有一九八五年与一九九五年两届聂耳、冼星海全国声乐比赛例外。看来这是我国声乐界认可并在比赛中一直采用的一种习惯。其实以唱法划分并不科学,要想说清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的,这得从唱法划分为什么不科学、以唱法划分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规范声乐比赛的标准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下面就分别谈一下。

一、以唱法划分为什么不科学

我们现引声乐比赛中划分的所谓唱法,亦即歌唱方法,如果划分几种唱法,可以理解成几种不同的歌唱方法。那么全国青年歌手声乐比赛划分的三种唱法照此理解指的就是三种不同歌唱方法,而非指同一歌唱方法的不同声乐学派,如果指的是声乐学派,那么美声既是一种唱法,又是一种声乐学派,“民族唱法”也可作为一个声乐学派(暂且把它作为一个声乐学派)看待,那么“通俗唱法”也能算是一个声乐学派吗(关于通俗唱法后面还要谈到)?何况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还没有过以声乐学派划分的。如果指的是不同演唱风格,那么风格岂止三种?不同学派的演唱风格自然不同,就是同一学派的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更何况国际声乐比赛也没有以演唱风格划分的,那么全国青年歌手声乐比赛划分的唱法既不指声乐学派,也不指演唱风格,指的只能象它标明的那样是三种不同歌唱方法了,那么究竟存不存在能与美声唱法并列的另两种唱法呢?

所谓的歌唱方法也即歌唱发声方法,其最高原则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要符合嗓音卫生,能够最大效率地发挥歌唱机能,又能尽量完美地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由此可见科学发声法是声乐艺术的根本所在,正像声乐家管林所说:“发声方法的优劣,对一个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自身声音条件的发挥,关系到演唱水平高低,关系到艺术表现力的强弱,关系到歌唱寿命的长短等等”。

从近世声乐发展上看,虽有各种声乐学派,但其根均源于美声唱法,是美声唱法的传播与其所在民族歌唱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能作为科学唱法代表的当首推美声唱法(或叫美声学派)。美声唱法自其产生三百年以来经过历代歌唱家和声乐教师的不断完善,尤其经过现代美声唱法代表卡鲁索等人的完美演唱,确立了美声唱法在世界声乐艺术中的核心地位。那么美声唱法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呢?为什么产生于意大利呢?是因为那里有被誉为歌唱家的语言——意大利语吗?不是的,每个民族的语言对形成自己的歌唱艺术风格的确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语言并不能产生不同唱法,美声唱法也并非意大利语才产生的,而是那里最早出现了歌剧艺术,它对歌唱演员在音域与音量上要求很高,歌唱演员不但要有宽广音域而且还要具有让最后一排座位上的每个听众都能听见的音量,这在当时歌唱演员对歌唱发音方法掌握还有限及没有扩音技术的情况下是难以达到的,不少演员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而唱坏了嗓子,这促使致力于歌剧事业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摸索到了既省力又能最大效率地发挥歌唱机能的发声方法,音域上出现了辉煌的高音C, 音量上震撼整个剧场,这就是被称为美声的歌唱方法(按意大利文Bei canto字义讲为优美的歌唱,其自然包括能达到这一要求所具备的美好声音,而美好的声音又来自良好的歌唱方法,因此后来人们也叫美声唱法)。它在欧洲传播中产生了不同声乐学派,但它们始终是统一于美声唱法最高原则下的,正象人们常常把美声唱法也称为西洋唱法一样。因此在欧洲还没有哪个国家因民族声乐风格与别人不同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民族唱法”的。

那么中国怎么就有一个“民族唱法”呢?从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发展的特点看的确有着与美声唱法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语言对歌唱的影响上看,中国汉语属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富生命力的表意文字,且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方言种类也多,加上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使中国有着独特的戏曲、曲艺、民歌,尤其中国戏曲的主要代表京剧,的确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咬字吐字方法及发音方法,且几乎是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起来的,至今可不受其他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而自成体系。而西方的语言均属于表音文字,加上相似的文化背景,使其歌唱艺术有着风格近似的特点,美声唱法自然成为它的代表了。

其次从歌唱艺术产生的媒体上看,美声唱法与歌剧相伴而生遍及欧洲,因产生的媒体单一,在歌唱方法上较早形成了基本统一的发声方法,而中国歌唱艺术产生的媒体五花八门,其戏曲、曲艺民歌早期又均处于自流状态,缺少统一于科学唱法的条件。

再次从发展阶段看,由于欧洲现代史较长,现代文化相对发达,较早建立了高等音乐学府,歌唱者大都产生于音乐学府,有着良好的音乐素质,理论上较早对科学发声法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述,至今仍是各国声乐训练的基本指导理论。而中国封建史长现代史短,现代文化相对落后,尤其旧中国的音乐教育极为落后,戏曲、曲艺、民歌演员大都产生于民间,学习的方式均为口传心授,即使有的典籍论到了歌唱发声,也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系,不能用来指导学习,基本处于感性认识上。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有了高等音乐学府,理论上继承了美声唱法,并结合中国歌唱艺术,使之具有了中国特色。

第四从歌唱艺术分类上看,西洋的歌与戏是一回事,且歌剧演唱是歌唱艺术最高水平标志。而我们的歌与戏却不是一回事,我们的歌一般指歌剧、歌曲、民歌的演唱艺术,这与西方是一致的,区别于戏曲、曲艺的唱腔艺术。从以上几个不同方面看,中国的戏曲、曲艺还真是一个独有的“民族唱法”,但这是从广义上看的(即使从广义上看,其发声法按科学唱法讲是极不自然的,只能演唱其自身的传统曲目,是不能用来演唱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演唱艺术形式,当然不能简单地用科学唱法评判,但科学唱法毕竟是一切歌唱艺术的基础,这在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结合的实际中已得到了证实,后面还要详细谈到的。而从狭义上看,所谓的“民族唱法”是指对民族风格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它是在美声唱法基础上继承了一些戏曲、曲艺、民歌演唱技巧的结果,可见所谓的“民族唱法”实质是在美声基础上继承了一些民族传统演唱技巧发展起来的新民族声乐风格,它是歌不是戏,因此它是不能离开美声这一有着完整体系的科学发声法而独立存在。要是以一个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声乐学派出现还是有道理的,即使一个声乐学派也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靠它的影响自然形成的,何况在一个国家内是形成不了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声乐学派的,即使把土生土长的民歌演唱说成是“民族唱法”,可从民歌演唱的历史看,它一直处于自流状态,从没有接受过声乐理论的指导,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民歌手才有机会进入音乐学院接受科学发声训练,民歌演唱水平才有了极大提高,而整理发掘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并造就了我们今天全新的民族声乐艺术,今天能出色演唱民族风格声乐作品的都是美声功底扎实的歌唱家,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回到过去那个土生土长的民歌演唱的水平上,即使建国初期经过训练的民歌手与当代的民歌手也大不相同了,无论从成才率还是从演唱水平都高于过去了,显然民歌演唱是不能冠以“民族唱法”的,它是多种民族声乐形成(或叫风格)中的一种,所谓的“民族唱法”即是在科学唱法基础上对多种民族声乐形式的集中概括,是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风格。

在民族声乐教学或研究中,可以把一些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称为“唱法”,但这并非具有美声唱法那种完整体系的科学发声法的意义,仅仅由于一些民族声乐技巧就自立一种唱法在客观上也是不可能的。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程志曾对国内声乐错误地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科学的唱法只有一种,不同的只是演唱风格,唱法就象打乒乓球一样,打法规则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各国的风格,金铁林唱美声,却培养出了李谷一、彭丽媛、董文华等民族演唱家,这证明唱法是一样的,把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区别开来,也不利于中国的民歌走向世界,外国人会认为中国的民族唱法是完全陌生的另一种唱法与美声是两回事。著名声乐教授沈湘在谈到美声唱法时也说:“有人说美声唱法只适合意大利语,这种说法不对,意大利美声之所以有世界级的影响,那就是它有一个总的原则,这总的原则与各民族的语言结合都是有效的,所以这种美声最高原则与我们的语言结合得好一定唱得又优美又清楚”这从他培养出的一些著名歌唱家身上已证实了这一点。事实上美声唱法在各国传播中从没有产生语言上的障碍,正象前面说的美声唱法并非产生于意大利语,而是与歌剧相伴而生,又与歌剧遍及全球,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它能有今天的普及和完善程度是跨越国家所有致力于歌唱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为此做出了贡献的中国歌唱家和声乐教师,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发展它。

每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喉器也千差万别,成为区别他人的特征,但与歌唱有关的肌肉运动方式是有限的,根本就无法造成不同的歌唱方法,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歌唱艺术也一样,有着可供歌唱者遵循的规律,美声唱法正是总结了歌唱发声的基本运动规律,而又不排斥表现某些声乐作品中特殊艺术效果需要的不科学发声状态,只要是一个出色地掌握了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就具有了演唱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歌唱方法上是不存在唱法之分的,只有科学唱法,它是唱法的“本”,而不同民族风格是唱法的“标”,二者关系不能混淆,唱法的划分正是混淆了这二者的关系。

二、以唱法划分造成的不良后果

为什么能出现唱法划分的错误呢?这与我们的习惯认识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习惯认识上凡是美声唱法声音都浑厚吐字不清,而“民族唱法”声音就明亮吐字清晰,实际也存在这种现象,而且在声乐理论和实践上也的确出现过这样的误导,反过来又为唱法划分提供了依据。而究其这种习惯认识的产生根源,在于我国的民歌演唱(包括戏曲、曲艺)在最早由于没有声乐理论指导,没有声部之分,都是高音声部,大都凭借天然的嗓音条件唱歌,那些声音自来高的人就有条件成为歌手,而那嗓音浑厚唱不了高音的人就没有条件成为歌手,因此那些细嗓子的人就构成了民歌手的主要部分,他们演唱的特点自然都是又细又亮。而美声唱法按科学发声法把人声嗓音条件分为三个声部,其中的中音低音声部自然是浑厚宏亮的,而且高音声部里的戏剧男高音更具威力,这就给人以美声唱法浑厚、“民族唱法”细亮的感觉,从而也就给人造成了民族与美声是两回事的误解,即使接受了美声理论指导后,可这种现象的存在仍使一些人坚持美声只培养唱美声,民族才能培养唱民族的错误观点,最终导致唱法划分的错误。这种错误不仅在一些青年歌手身上乃至在一些较有成就的歌唱演员身上均产生了不良后果,在他的身上出现了分裂现象,表现美声风格作品较好而表现民族风格的就不好,或反之,他们不能在科学发声基础上根据需要调整歌唱机能表现好两种风格声乐作品,或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唱法上若按此划分了,那么歌唱家是否也要分为美声歌唱家、民族歌唱家呢?事实上科学唱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歌唱机能,自然会增强歌唱者对二种风格声乐作品的表现力,而且转换自如。正象前面说的一个科学唱法掌握到家的歌唱家就具有了根据需要调整发音机能演唱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只能说你受制于天生的喉器条件更擅长哪种风格罢了。象男高音李光羲、吴雁泽不但可以唱好西洋风格作品,而且他们演唱的民族风格作品也相当精湛。掌握好科学唱法就是演唱戏曲也是很有威力的,如男高音李双江演唱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打虎上山》就很有黑头特色,且比黑头更具弹性与力度,充满了英雄气概,还有原来尝试的交响音乐《沙家浜》均显示了科学唱法的威力。因此一些京剧演员也积极学习科学发声法以增强发音能力。不仅如此,掌握好科学唱法还能突破人的自然嗓音条件限制,如卡鲁索最初是唱男低音的,多明戈是唱中音的,经过美声训练后,他们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男高音,而且仍可以唱他们原来的声部。其中卡鲁索的高超歌唱技巧是用美声咽音学派特殊练声法获得的,靠此法起家的还有男高音吉利等。可见科学唱法是一切歌唱艺术的基础,划分唱法等于割裂了科学唱法体系,客观上等于否定了科学唱法的存在,其后果必然影响歌唱者对科学唱法的掌握与运用。

以唱法划分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历次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均有所表现,以水准较高的一九九四年举行的第六届通业杯全国青年歌手声乐大奖赛为例,在那次“民族唱法”比赛中,专业组第一名是新疆歌手肉孜·阿木提,他的演唱显示了较好的美声功底,因此他的表现力较强,高出其它歌手一筹,这在专家评委那里是一致的。可其它一些歌手由于有意识在“民族唱法”上体现与美声唱法的不同,强调“民族唱法”的明亮吐字清晰,结果高音贼亮并在喉咙里打颤(女歌手尤为突出),让人感到声音摇摆不定,这种现象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女歌唱演员身上也时有发生,只是在“民族唱法”上多一些,在美声上少一些。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吉诺·贝基在一九八二年来中国指导中国歌剧院演出《茶花女》、《绣花女》时,对中国歌剧演员在发音时爱在喉咙里打颤下了很大功夫纠正这个毛病。在意大利歌剧中在喉咙里打颤是非常糟的声音,它又刺耳又不稳定,无论对什么声乐学派或风格打颤都是错误的。纠正这个毛病,声乐家吕白克认为声波的振动点应远离喉腔移至门齿部位振动,这样既利于声带安全,又易于声音向外放射,且富有光彩。而按美声咽音学派说法,声音在喉咙里打颤是咽部肌肉站不牢没有形成发音管造成的,而站稳了咽部肌肉形成发音管(这得经过专门训练),声波便会形成一个音柱打到软腭或头顶,而不会上下跳跃打颤。而这个发音管的粗细长短的调整便可变换音色演唱不同风格作品。这正是科学唱法的关键所在并已被歌唱大师实践所证实。可奇怪的是在喉咙打颤的错误却被有的歌手当成了“民族唱法”的特点加以表现,不知是老师教的还是自己练出来的。而搞“民族唱法”的郭兰英、才旦卓玛、李谷一却并非如此,她们的声音又亮又稳定,从没有在喉咙里打颤,根本原因在于她们有扎实的科学发声功底。

那么在那次美声唱法比赛中怎么样呢?专业组第一名赵登峰唱的很出色,充分体现了美声唱法在气头上的特点,音色富于变化,高音明亮稳定,轻松自如,声音结实有力,有美声咽音学派要求的“心”。但是有些歌手由于有意识在美声唱法上体现与“民族唱法”的不同,在演唱时一味追求声音浑厚,在发高音时嘴巴张的极大,尽量打开喉咙,结果造成了下巴及咽部肌肉的紧张,使高音混浊不亮缺乏穿透力。其实美声就有明亮华丽风格的,在西方声带薄的人不一样用美声歌唱吗?如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的声音就非常明亮清澈,堪称一绝,被誉为“海(Hei-ght)C之王”。这里看出如果不受唱法划分的影响而是根据作品需要去表现是不会出现这样的不良后果。

在那次“通俗唱法”比赛中又怎么样呢?关于“通俗唱法”这里先讲二件事,在最初我们没有接触过“通俗唱法”时曾出过一些笑话,一次是在香港歌星张明敏第一次来中国大陆演出时,一个文化部门打出的欢迎标语上写着:“欢迎歌唱家张明敏来大陆演出”,张明敏看见了马上声明:我是歌星不是歌唱家。还有一次一个文化部门举行青年歌手比赛,张明敏应邀参加,可比赛组委要求比赛中不准拿麦克风,以便真实了解歌手的声乐水平,看来他们是正统的音乐家。不料张明敏扭头就走了,他为什么走呢?原因在于所谓的“通俗唱法”是无唱法可言的,它的发音基本是对说话机能状态的直接强化,发音时声带不完全闭合产生漏气现象,这样便可以产生近似平日说话的声音显得亲切通俗,从产生的效果看基本是嗓音不是乐音,这样的声音自然没有致远力,只能借助麦克风扩大声音,因此电声是“通俗唱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有人也管“通俗唱法”叫“麦克风唱法”,自然没有麦克风等于没有声音,那张明敏只好走了。而获第一名的是辽宁青年歌手张晓梅,据说她原是唱京剧的,她的嗓音结实脆亮这可是“通俗唱法”歌手无法比拟的。而今天我们都明白什么是“通俗唱法”了,不会再出这样的笑话了,可是自唱法划分后又一次出现了任何国家都没有的表现流行音乐还需要一种能与美声并列的歌唱方法的笑话即便是一种唱法起码也得有一个唱法归属问题,结果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著名歌星毛阿敏在演唱流行音乐上表现不俗,做到了俗中有雅,她的气息运用流畅,声音游刃有余,这均来自她有较好的声乐功底,因此才常盛不衰成了歌星中的佼佼者。但后来她却宣布要改变演唱风格,改变风格是为了符合表现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结果怎么样了?昔日富有风采的声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歌星常有的小声小气甚至是沙哑的声音,这是她囿于唱法划分而失掉自己风格造成的。而有常青树美誉的西班牙歌星伊格莱西亚斯却不为什么唱法束缚,一直用他那充满民族风格与个性色彩的饱满的声音演唱,始终居于流行音乐的高品位,这正是他常青不老的根本所在。毛阿敏若能够不受唱法划分影响坚持自己原有的独特风格,也是完全可以成为永葆青春的大歌星的。

在那次“通俗唱法”比赛中获第一名的歌手也是一位有声乐功底的歌手。但唱法上的划分使有些表现流行音乐的歌手忽视了科学发声的训练,其声音难听至极。当然表现流行音乐也用不上多少歌唱方法,就是达到顶峰的歌星也没人称他们为歌唱家,这也是它之所以被称为“通俗唱法”的原因之一吧。可见演唱流行音乐是无所谓唱法的,它不是声乐研究的对象,其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这是它能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原因所在。

通过以上二个方面分析可知以唱法划分不科学且造成了不良后果,那么声乐比赛以什么为标准呢?下面就谈谈第三个问题。

三、规范声乐比赛标准

唱法是歌唱发音的技巧学问,歌唱技巧本身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完美地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因此它只是手段,显然把手段当成声乐比赛的目的是本末倒置了。一个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她)是否能够把声乐作品表现好,表现的好自然歌唱技巧好,何况歌唱技巧好却未必一定可以把作品表现好,虽然它至关重要。出现唱法划分的错误,除了像前面说的受习惯认识影响外,也是局限于歌唱技巧本身造成的。歌唱技巧本来是以完美表现声乐作品为目的的,可反过来以所谓的唱法决定作品的划分与水准,这等于限制了歌唱者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选择和在歌唱技巧上自由发挥的权力。既然唱法上只有科学发声法,它又是以完美表现声乐作品为目的的,那么在声乐比赛中就应该以声乐作品划分,这样歌唱者才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各种声乐比赛,自由地表现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整体地把握声乐艺术。其实国际上举行的声乐比赛早都是以声乐作品划分的(只是各个不同声乐比赛对经典声乐作品的选择各有侧重),都是以用科学唱法来完美表现声乐作品为标准的,鉴于此,我们也应以国际声乐比赛为标准,在举行声乐比赛的作品划分中可分为民族风格与西洋风格,或举行单一风格声乐作品比赛,指定作品与自选作品均来自经典声乐作品,比如西洋风格作品包括著名的外国歌剧、艺术歌曲及我国创作的西洋风格名曲。民族风格作品包括传统优秀民歌及建国以来创作的民族风格名曲。为什么选用经典名曲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经典名曲需要有较高的歌唱技巧才可以表现出来,体现了比赛的宗旨,易于歌唱者发挥及向演唱过这些名曲的名家学习,或向这些名家留下的音像资料学习;二是经典名曲是经过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不朽之作,有着稳定的演唱标准,易于评委把握评判。而在历届全国青年歌手声乐大赛都是以唱法划分注重的是所谓的“唱法”,自然可以不采用经典名曲而采用新创作的声乐作品,真是新人新作品一举两得。可这些作品不但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难免鱼龙混杂,而且由于评委不熟悉,参赛者唱出头一句,评委还不知下句是什么,尽管可以打字幕,但顾此失被,无法完整把握演唱水平。可见声乐比赛是不能采用新创作的声乐作品的(但流行音乐除外,因为流行就要不断有新作品出现)。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国际声乐比赛标准,这不但有利于我国经典声乐作品的普及和走向世界,也利于我国声乐学派的早日形成。

如果采用了国际标准,那么现行划分的所谓美声、民族两种唱法自然包括在它的为之表现的声乐比赛所选择的声乐作品之列,而不具有歌唱技巧的“通俗唱法”自然不在声乐比赛中了,它将以单独的比赛形式出现,如名目繁多的流行音乐大赛,这是很正常的。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归纳:

一、唱法上只有科学唱法,不存在唱法之分,所谓的不同唱法实质是不同演唱风格。

二、歌唱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因此声乐比赛应以声乐作品划分。

结论:声乐以唱法划分不科学!

标签:;  ;  ;  ;  ;  ;  ;  ;  ;  ;  ;  

声乐以歌唱来划分是不科学的_声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