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郜军[1]2000年在《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体制改革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国有经济终于踏上了产权制度的改革之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在经历了一系列试点之后,已在全国普遍展开,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公司被认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理想选择。但是,就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后的实际情况看,人们期望的结果似乎没有出现。实现改制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近20年来,我们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利改税的改革,进而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等。这些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国有企业仍然没有真正活起来。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明白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在传统的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传统的公有制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产品经济模式、企业所有者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企业内部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外部不能正常参于市场交易与公平竞争,政府部门既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又直接参与企业经营,造成了所有者主体缺位,从而导致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由于没有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性改革,企业内在动力和制约机制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行政的干预。所有这些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如何深入?结论只有一条:以企业的体制改革为基础,进而实行价格、财政、金融、税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是通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较为详实地总结了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历程的同时,根据我国现行政策和体制改革的实际,对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对一汽金杯公司未来体制改革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实现这些策略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保障以及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本文图文并茂、分析严谨、数据详实可靠、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永辉[2]2004年在《天翔公司鸡肉市场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鸡肉行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竞争愈加激烈,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国外公司的产品正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中国鸡肉行业中的一个在中国已经营十多年大型企业,天翔公司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天翔公司为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构建自己在行业中可持续的竞争能力,提出了公司的企业战略变革。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并致力于在市场营销方面提出新的市场运作模式,以适应企业战略变革。报告进行了行业分析,市场分析,以及企业竞争分析,包括企业的SWOT,和基于行业价值链的企业分析;重点对目前的市场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新的市场条件下,目前市场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自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并相应的对新市场运作模式的产品、组织架构、和新的组成部分—直销系统进行了分析。作为新市场运作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系统成为本文分析的重点,报告提出了新市场运作模式中直销系统的市场策略,具体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报告最后通过对一个目标市场的简单财务测算,和相近行业案例分析比较,论证了新市场运作模式的可行性。

刘永东[3]2004年在《贝科能公司的经营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广州贝科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药研发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我国对医药管理法规制度的修订,和医疗体制、医保体制、医药流通体制的三大改革的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都对我国医药产业产生深刻影响。其中新药的重新定义,新药保护由行政保护向专利保护的演变,以及药品注册管理制度的变更,使贝科能公司面对着政策环境的重大变化。本文研究了我国医药产业和药品管理制度,说明了政策变化对医药研发注册的影响,判断了医药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描述了目前和五年后我国医药产业价值链。目前在研发、注册、营销和医疗机构四个环节上高耸的价值链将在五年后转变成为一条整体价值被严重压缩的价值链。本文应用SWOT和价值链分析方法,对贝科能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定位,研究了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策略,确定了公司的核心业务为:研发和营销。

陈卫刚[4]2004年在《汽车工业发展与能源环保的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国家和地区间安全问题的加重等问题,使得研究节能、替代能源和汽车环保技术越来越迫切。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近1亿吨,到了2015年石油依存度预计可达到50%以上,而目前的成品油就有85%被汽车消耗掉,并且在我国中心城市的大气污染有60%以上的CO2和CH化合物是由汽车废气排放所致。几十年来欧美和日本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汽车代用清洁燃料、新型汽车的研究、开发和试验,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技术和推广经验。尽管国内起步较晚,但是在一些技术领域如电动汽车的研究方面接近或超过与国际水平。国家相关部门还联合推行“全国汽车清洁行动”,代用燃料在国内得到了比较好的试验运行和推广。结合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特点以及汽车工业发展的状况,汽车工业应该走混合动力燃料到代用燃料,最终过渡到可再生的清洁燃料或电动汽车,并且加大对有关技术课题的研究投入和力度,逐步健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优惠政策,鼓励整个汽车工业产业链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吴狄[5]2005年在《某民营制造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整体取得了恢复性高速增长,以远高于国有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民营企业整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占了我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在这个过程中也诞生了一大批和M公司相似的民营企业,在以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顺利渡过创业期和生存期后,在继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的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高度集权化的家长制管理和人力资源意识的缺乏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轻视。同时,企业家在获得高度的成就和满足感后,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往往会醉心于个人兴趣以及对个人能力的盲目自大,结果忽视了在表面繁荣掩盖下的种种危机,忽视了对现有企业的持续改进,等到问题累积到爆发的一天,却已为时已晚。因此在企业的发展期,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深入的自我诊断并加以变革,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才可能保持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才可能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以M公司主动引进外脑协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的实例,阐释了对M公司进行诊断的过程和方法,提出了组织结构优化和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对其他企业进行类似的诊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企业的变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柄双刃剑,用的好可以让企业脱胎换骨,用得不好反而可能使企业大伤元气。因此,本文也关注变革方案具体实施的效果和遇到的困难,通过跟踪作为变革代表的一批MBA从入驻M公司到半年后纷纷离开的过程,试图探讨以M公司为典型的民营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动变革,以及取得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期对其他实践者有所启发。

姚征[6]2004年在《EDP和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分析》文中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在企业中的应用,给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了若干冲击和推动。本文通过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模式和建议。本文分别对企业在EDP环境下和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控制模式、建立流程、控制方法和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同时,以企业的采购及付款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分别阐述了在不同环境下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孟刚[7]2013年在《中国国企与民企的行为比较与汽车上市公司运营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向是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持续创新地推进国企的改革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必然选择。笔者就业单位的下属子公司恰为央企与民企创新合资的汽车公司。国企与民企的行为特征有何差异与优劣?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是否应该长期坚持,这种合作机制能否进一步运用到国企改革的创新之中?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进行了本论文的研究。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通过模型分析,比较国企与民企行为特征之间的差异;运用24家汽车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依据国企改革的核心本质是让国企向民企一样行动,研究在国企改革中引入优先股的创新思路。在本篇论文中,笔者运用了委托-代理关于道德风险的理论体系,运用Shapiro-Stiglitz效率工资模型的研究思路,本论文分析了国企、民企委托-代理过程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本论文分析假设下,模型推导结果表明在国企中存在不努力、不作为甚至寻租谋取私利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的民企中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在所有者委托职业经理人经营的民企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但民企结果导向的奖惩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委托-代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为了实证检验国企与民企之间绩效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论文以国内A股上市的16家国有与8家民营的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公开披露的2009-2012年的年报数据,选取用于国企绩效评价考核的8个衡量指标,运用SPSS18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在本论文研究的样本中,除了资本积累率指标观测到了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绩效指标没有观测到国企与民企的显著性差异。考虑了国有的汽车公司取得了与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合资,拥有外资品牌的优势与系统化运营的经验,取得了比民企更丰富的资源优势。如果不能以机制与效率弥补品牌与产品的不足,民企的绩效应显著地低于国企。实证结果国企与民企的绩效无显著性差异,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民企机制优势的存在。另外,资本积累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实证结果表明民企未来的发展潜力优于国企。所以本论文建议以创新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特别是在国企的经营中引入民企高效的机制,用民企的思路来经营国企,用民企的机制来激励约束经营者等。国企改革是持续的课题,有别于大多数从替代关系进行国企改革的研究,本论文从合作互补关系来研究国企改革。国企与民企各有优劣,既无绝对的好、也无绝对的坏,二者应该长期共存互补,无“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之说。国企改革的核心本质是让国企可以模仿民企所有者行事,并成为能够真正关心和努力提高国企效率的利益主体。按此思路,本论文研究了在国企与民企合作中引入优先股创新国企改革的思路。通过引入优先股制度,国有资本取得分配优先权与清偿优先权但放弃表决权,将合资公司的经营权交由民企负责,股权关系体现为国有控股,市场关系上以民营机制来经营。如此,既充分发挥民企的优势,提高经营效率,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又创造新的经济增量,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在国企与民企的合作中,应注意如何确保民企能够按约定支付以及不会产生损害国有股东利益的控制权私利问题,从合作对象的选择、建立民企诚信档案、强化监管、足够股份确保支付、规范甚至杜绝关联交易等方面,本论文试图给出解决建议。本论文提出和探讨将优先股制度引入到国企改革之中,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实施这种创新的思路和路线图。这对于在今后进一步探讨如何引入优先股,以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等一系列课题建立了思想基础和方向,有利于引导出更加深入详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边永[8]2005年在《北京达瑞兴钉业有限公司物流系统优化》文中提出本报告是在对北京达瑞兴钉业有限公司物流系统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涉及企业的运作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原材料和成品库存管理以及产品运输配送等几个主要环节。报告对这些系统的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剖析了目前公司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经调查研究发现,公司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料订货不够及时、订货点选择不够准确;生产计划面对国内、外双重订单和频繁变换品种的压力显得力不从心;仓库库存量过大、布局不够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为:适当调整组织结构,突出原料采购和成品外协的地位和作用;选择科学、合理的订货点和订货批量;核算单机生产能力,同时将国内产品产量相对固定到固定的机型上,以避免国内、外订单发生冲突;找出降低目前过多成品仓库库存的办法,合理规划仓库的使用;运输方面,北京地区以自己配送为主,国内其他地区和出口部分,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应该是最佳选择。

曲在强[9]1999年在《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汽金杯公司从1984年成立以来,通过走集团发展的道路,率先在全国创办企业性实体公司,进行企业租赁经营试点,实行股份制改革,破产倒闭试验以及加盟一汽集团和优化资本结构等多种多样的资本运营措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走出了具有金杯特色的资本运营道路。

李明艳[10]2006年在《在华日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趋突出。一个国家通常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技术:一方面是来源于国内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即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是从其他国家获得技术,即技术转移。毋庸质疑,一国的经济最终要依靠该国自主研究开发的技术力量的推动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各国、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又加速了这种不平衡。这样,国际间转移技术,即资源在全球内配置成为必然。而且近些年来,技术转移的方式和特征也出现了变化,因此技术转移的研究也就成了当今经济界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跨国公司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转移的主体。日本是对华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持续增长的投资使日本稳占着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三大来源国的宝座,在华日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众所周知,战后的日本通过技术转移,在短时间内由战败国转变为世界经济强国。本文首先分析其成功实现技术转移的原因,以期我国能够引以为鉴;然后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日资企业对华技术转移的模式变换,从理论上了解在华日资企业技术转移的方法与途径;最后,本文又以丰田汽车和LILYCOLOR株式会社为例,通过对它们在中国转移技术的历程及特征的分析,明确了中国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竞争程度对其技术转移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利用外资,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获得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以及有效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通过以上观点的提出,本文也为我国如何在大量吸引日资的同时加速在华日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体制改革策略研究[D]. 郜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天翔公司鸡肉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 张永辉. 清华大学. 2004

[3]. 贝科能公司的经营策略分析[D]. 刘永东. 清华大学. 2004

[4]. 汽车工业发展与能源环保的专题研究[D]. 陈卫刚. 清华大学. 2004

[5]. 某民营制造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实践研究[D]. 吴狄. 清华大学. 2005

[6]. EDP和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分析[D]. 姚征. 清华大学. 2004

[7]. 中国国企与民企的行为比较与汽车上市公司运营绩效实证研究[D]. 孟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8]. 北京达瑞兴钉业有限公司物流系统优化[D]. 边永. 清华大学. 2005

[9]. 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研究[J]. 曲在强. 世界汽车. 1999

[10]. 在华日资企业的技术转移[D]. 李明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标签:;  ;  ;  ;  ;  

一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