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欢洲手持进军美国(论文文献综述)
李睿[1](201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基于iPad+Apps的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自出现之日起,就带给教育者无限的遐想与期望。从爱迪生到乔布斯,历经一个世纪,在众多技术所带来的教育期望中,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而改变教育现实的教育理想是几代教育技术人和教育研究者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信仰。然而,在近百年的已经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教育现实恰恰又在讲述着有关信息技术神话的另一个故事:学校教育并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师依然还在沿用与百年前相似的教学方法,学校依然固守着有明晰空间概念的教育场域。实际上,这个深刻的教育现实一直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关注,他们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实践路径,可是,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即使教育研究者已经明确提出技术改变教育的清楚路径,即是在学校教育的内核——课程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然而,技术整合到课程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已经发展百年的信息技术始终还是难以整合到教育中,或者更进一步说,整合到课程教学中。正是基于此,才形成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显然,在由信息技术所塑造的个体日常生活经验和与之形成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个体日常生活方式所构建的生活世界中,个体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已经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另一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路径,即当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由少数人掌控和使用时,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社会个体实现交流、学习、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时,信息技术具备了整合到课程中,并引发教育变革的可能。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视角,展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首先,带着个体日常生活方式正逐渐由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研究视角深入日常教学实践,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了解目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在分析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内容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长期存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的迷思。迷思之一是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中并不涉及更新原有的教学法知识;迷思之二是教师普遍认为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长期学习兴趣,但从学生问卷中反映出的现实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并没有对学生产生长期学习兴趣发挥决定性作用,甚至还有研究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属于教师的初级教学法知识。故而,围绕上述两个迷思,进一步展开研究。第二,以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本部分的研究起点,目的就是要解答存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两个迷思。通过研究已有和目前最新的有关学习兴趣、学生投入的国际研究动态后发现,就包含了学习兴趣的学生投入研究,还没有引起我国教育研究界的足够重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实现学生投入,需要从学习环境、学习评价、课程设计三个维度进行思考,故而,在本部分中,又进一步就学习环境理论的新趋势、新的学习评价方式以及课程设计的新元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课程设计研究中,以建构主义为导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已经成为课程设计的主流,故而,在分析近三年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地平线研究报告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为课程设计新元素的新技术展开深入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国际教育研究领域已经普遍高度重视以移动技术和智能技术为主引领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苹果公司于2010年推出iPad,以及App Store中教育类应用软件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之后。故而,在研究了国际上主要的教育类应用软件排行榜以及苹果公司在教育市场所具有的绝对影响力,最终选定苹果公司旗下的iPad+Apps作为将要运用于课程分析与设计的信息技术。并主要对App Store中的教育类应用软件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进入基于iPad+Apps的旨在为实现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课程设计研究。第三,在本部分中,主要是结合第二部分的有关学习环境、学习设计等理论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设计iPad+Apps学习环境的原则、iPad+Apps学习环境的特征、iPad+Apps学习环境中课程设计的原则以及新型的评价策略。通过提出上述一系列基于iPad+Apps的课程设计原则等要素后发现,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iPad+Apps的作用,教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故而,通过选取中学地理和历史课程作为设计对象,初步实现基于iPad+Apps的课程设想。第四,侧重研究通过iPad+Apps,实现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建构,并提供了具体的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建议。试图在研究中呈现一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第五,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后发现,当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已经由于学生日常生活的信息技术化有可能发生一种实质性的变化,而且可以把这种变化理解为一种教育文化形态的变化。作为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数字化一代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文化形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如果当下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日常课堂教学依然不从实质性进行转变,只怕将有可能会引起文化传统传承的断裂。所以,通过本研究,主要获得两个研究结果,一,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学界始终关注的老研究问题,但是由于缺乏从个体生活经验的视角解读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力,故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已经陷入一种僵化的研究困境,而本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正试图打破这一僵局;二,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当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系统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因为,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已经不单纯意味着实现个体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已经具有了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李增山[2](2011)在《一种3G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大约20年的发展,由原来的模拟通信系统发展为数字通信系统,到目前的第三代宽频数字通信系统即3G网络,在系统容量、通信质量、通信安全性及业务种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集成电路产业在这段期问依靠技术革新,开发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全面、存储量更大的各种集成电路芯片,更加适合便携式的手机产品的植入;手机用户不满足单一的手机通话功能,开始在意手机上丰富的功能应用以及个性化的使用体验。以上三个主要因素,使老一代的手机产品逐渐落伍。市场需要的是一款支持多频段多制式移动通信系统、集成更多实际的功能与有趣的应用、拥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与提供快乐的用户体验、展现时尚外观与个性设计的智能手机产品。本论文采用高通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博世公司等先进的集成电路和电子部件搭建智能手机硬件平台,并实现Google Android最新软件平台GingerBread在此硬件平台上的移植以及多种Google公司及本公司独特应用的移植、设计与实现。本论文在分析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新款智能手机在电子电路需求、软件需求、结构需求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细化。针对智能手机电子电路部分、软件部分、结构部分进行详细地设计与实施。为确保产品的软件硬件质量与性能,针对本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硬件测试、软件测试。本论文的成果在于实现了一款中高端的智能手机产品,它提供2G与3G通信制式支持,拥有市场主流的功能与应用。本设计与实现的特点,一是应用先进的芯片和电子器件实现电子电路设计,保证硬件平台具备实现复杂应用的实力;二是采用Google公司发展潜力巨大的软件平台Android,并且基于最新的软件版本Gingerbread进行开发,充分发挥Android平台的优点,让用户得到完美的使用体验;三是从质量验证的角度进行了硬件软件的测试,保证投入市场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要求得以满足。
黎鑫[3](2008)在《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物理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当代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物理实验特点、要求、分类以及DIS技术功能特点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原则和途径,并对DIS技术与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以及课外实验整合进行了实践研究,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成果。本文第一章阐述了DIS实验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论述了DIS实验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在第三章中,探讨了物理实验特点、要求、和分类以及DIS技术的功能和特点。第四章归纳总结了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原则和途径。第五章对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进行了实践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何力勤[4](2004)在《3G大幕在全球徐徐拉开》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第三代通信已在世界各国开始提速,3GSM 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欢迎。从 GSM 演化至3GSM,可以有效地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诸如视频电话、流媒体在内的丰富通信服务
杨千里[5](2001)在《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一、卫星通信简史 1945年5月英国科幻作家克拉克(Arthur C.Clarke)在《无线电世界》(Wireless World)建议,利用位于与地球转速一样的轨道上的人造空间站系统进行全球通信。这可算是提出地球同步卫星通信概念的第一人。他的那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一颗距地球恰当距离的‘人造卫星’将每24小时转一圈,也就是说,它将在地球某点上空固定不动,而且其可视范围几近半个地球表面。3个在适当轨道上相距120度的转发
安烨[6](2000)在《打破界墙——Mobile+Internet引领新市场》文中研究表明 Mobile与Internet融合在一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领域。日本 NTTDoCoMo于99年2月推出的i-mode手持终端,拉开了Mobile与Internet 融合的序幕。其1~2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是一个随身可带的、能24小时通向Internet的“窗口”。目前,Mobile+Internet 的用户在爆炸性增长。99年12月,日本以 i-mode 为首的 Web 手机用户,大约为350万人,达到了移动通信用户的6%。到2000年3月中旬,仅使用 i-mode 的用户就超过了500万人。日本业界权威人士预计,到2001年3月末,Mobile+Internet 的用户数可达2300万人,将与 PC+Internet 的用户数旗鼓相当。随着 Mobile+Internet 的普及,必将诞生新的市场。据日本“移动计算促进会(MCPC)”的调查,2000年度,日本的移动计算用户将突破2000万人,市场规模超过70亿美元;到2003年度,用户将达
谈歌[7](1999)在《家园笔记》文中指出 公元1908年的正月,在野民岭发生了一场暴乱。引发这场暴乱的是野民岭西岭的三大姓氏:古家庄的古姓,李家寨的李姓,韩家寨的韩姓。引发这场暴乱的原因是极荒唐的:为了一块狗头金。事件的缘起是这样的——这年正月的一个寒冷的早上,从野民岭南岭曹家集走出一个名叫曹满川的汉子,因为嫁到西岭韩家寨的姐姐死了,他一大早被人喊起来去吊丧。曹满川大步往韩家寨赶,待走到韩家寨北面的山沟时,他突感肚中不适。在沟底畅快地宣泄了一番之后,他要找一块石头揩揩屁股,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曹满川摸到一块石头,感觉手里的石头分量很重。再一掂量,他心里猛地一跳,呼吸也顿时急促起来。他慌忙提起裤子,揣起石头,就贼贼惶惶跑回曹家集。曹满川揣着一肚子的发财梦进了首富曹为仁的院子,可是不到一袋烟的工夫,他就被
二、欢洲手持进军美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洲手持进军美国(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基于iPad+Apps的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技术的深远影响 |
二、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我国教育学界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探讨 |
二、国外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六、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迷思 |
第一节 有关信息技术运用的种种声音 |
一、手机:“潘多拉的盒子” |
二、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游戏 |
三、数字化一代的运用技术现状 |
四、小结 |
第二节 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现状 |
一、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写 |
二、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信息交流技术运用现状调研数据及解释 |
三、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信息交流技术运用现状的教师访谈 |
四、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讨论 |
五、两个迷思 |
六、小结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核心要素 |
第一节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开始 |
一、什么是学习兴趣 |
二、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实现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生投入:一个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 |
一、学生投入是什么 |
二、作为动机变量的“投入” |
三、影响投入的情境 |
四、投入的个体因素 |
五、投入的评价 |
第三节 学习生成的基础——学习环境 |
一、学习环境理论的发展 |
二、学习环境研究的新趋势 |
第四节 学习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和丰富 |
一、学习评价研究概述 |
二、现实与理想的悖论——我国当下基础教育的学习评价现状 |
三、新的评价方式 |
第五节 传统视野中的课程设计 |
一、课程设计研究概述 |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课程设计的新趋势——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 |
一、课程设计中的新元素 |
二、技术前瞻——实现学习的新领域 |
三、小结 |
第三章 学习资源的新形式——iPad+Apps的组合 |
第一节 警告:先行一步的欧美教育行动 |
一、令人耳目一新的应用软件排行榜 |
二、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中iPad实验计划 |
第二节 平板电脑和移动应用软件的研究概况 |
一、平板电脑的运用及研究现状 |
二、移动应用软件的运用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强大的应用软件资源库——App Store |
一、App Store简介和软件分类 |
二、教育类软件的分类 |
三、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Pad+Apps的设计——从课程到学习 |
第一节 如何设计iPad+Apps的学习环境 |
一、iPad+Apps学习环境的界定 |
二、设计原则 |
三、设计阶段 |
四、iPad+Apps学习环境的特征 |
五、iPad+Apps学习环境的功能 |
第二节 iPad+Apps学习环境中课程设计的原则 |
一、经验过程与设计思路切合 |
二、强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体验 |
三、突出知识境脉性,淡化学科分野 |
四、提供动手做、动脑想的实践作业 |
五、衔接课前、课中、课后的环境,实现学习的整合 |
六、消除人为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第三节 打破常规的评价策略 |
一、评价的第一时间性 |
二、评价的质性化 |
第四节 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一、教师作用的空前凸显 |
二、需要转变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
第五章 基于iPad+Apps的课程建构设想 |
第一节 漫步宇宙——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地理课程体验 |
一、解构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 |
二、课程的分析与设计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丰富的史实世界——历史课程的挑战 |
一、解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
二、iPad+Apps支持历史课程学习的方式 |
三、构建有文化归属感的历史学习空间 |
四、课程分析与设计 |
五、构建学科发展史的历史学习空间 |
六、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技术实践的教育新文化 |
一、有关实践、文化与经验的讨论 |
二、教师的技术实践与随之形成的文化 |
三、学生的技术实践与随之形成的文化 |
四、正在形成的新的教育文化 |
附录 |
附录一:信息交流技术的运用现状及前景问卷调查(教师卷) |
附录二:信息交流技术的运用现状及前景问卷调查(学生卷) |
附录三:信息交流技术的运用现状及前景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四:动机-投入轮盘机制(马丁,2010) |
附录五:2012 FETC最佳教育类应用软件排名 |
附录六:《高中地理学习教学基本要求》 |
附录七:传统的课程设计实例 |
附录八:七年级历史教材 |
附录九:高中历史教材 |
附录十:七年级历史课程设计案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一种3G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本人的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智能手机平台需求分析 |
2.1 电子电路平台的需求 |
2.1.1 手机基本功能与性能的硬件需求 |
2.1.2 手机附加功能的硬件需求 |
2.2 软件平台的需求 |
2.2.1 软件平台的选择 |
2.2.2 系统应用的需求 |
2.3 产品结构的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手机XPERIA产品的设计及实现 |
3.1 电子电路方案设计 |
3.1.1 电子电路系统架构 |
3.1.2 CPU及核心操作系统组成 |
3.1.3 功能子系统模块设计 |
3.1.4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现 |
3.2 软件平台的设计 |
3.2.1 Anroid平台层次结构 |
3.2.2 Android平台补充与定制 |
3.2.3 文件系统格式和Android平台目录结构 |
3.2.4 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3.3 全息沟通管理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
3.3.1 应用概述 |
3.3.2 需求分析与设计任务 |
3.3.3 应用程序软件架构设计与流程图 |
3.3.4 应用程序实现 |
3.4 平台结构的设计 |
3.4.1 整体结构的设计 |
3.4.2 主要结构元器件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
4.1 项目管理 |
4.1.1 研发团队组织结构 |
4.1.2 研发计划与进度 |
4.2 质量控制 |
4.2.1 硬件可靠性测试设计与案例分析 |
4.2.2 软件测试与软件性能测试结果 |
4.2.3 工厂生产线产品质检与市场反馈问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视听教育理论 |
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物理实验教学及DIS技术 |
3.1 物理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
3.2 DIS技术特点 |
3.3 DIS技术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变革 |
第四章 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原则和途径 |
4.1 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的原则 |
4.2 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的途径 |
4.3 DIS技术与传统物理实验关系 |
第五章 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实施 |
5.1 DIS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整合 |
5.2 DIS技术与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整合 |
5.3 DIS技术与探究实验教学整合 |
5.4 DIS技术与课外实验教学整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欢洲手持进军美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基于iPad+Apps的课程设计研究[D]. 李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2]一种3G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李增山.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3]DIS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研究[D]. 黎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08(S2)
- [4]3G大幕在全球徐徐拉开[J]. 何力勤. IT时代周刊, 2004(24)
- [5]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发展[J]. 杨千里. 信息产品与节能, 2001(04)
- [6]打破界墙——Mobile+Internet引领新市场[J]. 安烨. 每周电脑报, 2000(45)
- [7]家园笔记[J]. 谈歌. 当代,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