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兼论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新课程论文,教学模式论文,师生论文,师生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自2002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已使用新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p6-7)新课程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何以实现?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师生交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必要前提
从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的17世纪中叶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小学的教学已经经历了一次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历史性转向。在“传统教学”的体系中,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脑袋是“知识的水桶”,教师是太阳,学生是月亮,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课堂是一种“静听”的场所,教材成为学生必须遵循知识和观念的来源。而“现代教学”的标志是: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由书本转向经验、由课堂转向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网络化、环境危机、世界格局重组等等,对各国基础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体系又一次出现了新的转向。
长期以来,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受单一的认识论框架的支配,人们往往把教学过程定格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单一的接受性活动中,从而把教学活动应具有的多样性特征给掩盖了。
其实,不论从早期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交往理论,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理论,还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哲学和社会学中出现的生活世界理论、符号理论、互动理论、交往理论、批判理论等等,这些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视野。
新课程,作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推广和实施的重大教育改革,必然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形式。西方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交往是人通过使用符号来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以求得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共识的活动;“对话理论”则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活动。哈贝马斯批判理论中的“交往行动理论”的解释:“交往”是指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2](第三、四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交往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的交流和非言语行动进行的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和人格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化和学生健全个性的形成。因为交往,儿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因为交往,彼此才能理解、才有体验和感悟;因为交往,才能学会合作与独立;因为交往,儿童才有了完整的生活。
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的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和理解,无论是他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抗拒,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也无法产生成就感,师生共同对教育和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教育能力。一个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即使课讲得那么精彩、专业水平多么精深,也无法使他的“教育”产生真正的效果。
师生交感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是将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绝对地位的撼动,是对觉醒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些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感互动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这次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交感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激励人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双向可逆性
交感互动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平等意义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尤其对于教师,要目中有“人”。“如果在教师的眼里看来,学生只不过像是一种什么容器,可以把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灌到里面去,那么,这样的看法不会促进他对学生的爱,相反地,倒是把他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还有的那么一种平常人对儿童的喜爱的情感,也给窒息了。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3](P35)双向可逆的教学要求教师改单向的传授知识为双向的平等交流,具体表现在: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话敢说;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离经叛道;教师要谅解学生失误过错,赞赏勇敢精神,宽容顽皮淘气;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对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冷嘲热讽。总之,教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的底线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换位思维,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求、情感,并且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不断改进自己。
(二)合作共生性
在迅速崛起的网络技术和广泛运用的多媒体手段的冲击下,教师的作用已有了重大的变化。互联网络、远程教育和各种教学软件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未来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日臻完善,学生的智能素质普遍提高,教师将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课堂上学生的已有知识总量集合,往往超出教师的已有知识容量。所以教师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每个人将同时是教师和学生。”[4](P4)传统意义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神圣地位被动摇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自己也不断充电,坚持更新知识,有时还要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三)互赏激励性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总是占据讲台的主角,学生更像是台下的观众,似乎只有学生在欣赏教师,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体现在批评、说服,甚至训斥、惩罚。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好教师更像一位导演,学生是主角,表演的舞台并非仅限于“三尺讲台”,而应是教室这个大舞台,教师应使不同类型、不同天赋的孩子都获得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追求每个学生的成功。
学会欣赏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件作品,每个学生都有其可爱的地方,教师不要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多几把评价学生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也正是这样要求的: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教育是一项美好的事业。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的任务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做新生思想的“产婆”,这是一种理智的“助产”。理智助产之所以是伟大而高贵的工作,是因为它探讨的是帮助他人从事心灵的生育。正是在教师手中,一个新的富有思想和智慧的生命又一次诞生,这个世界便因此增添了一份美丽。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就像是老师的一件件作品,教师用生命雕琢,用心灵欣赏,用回忆和品味来收获人生的财富,当教师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时,自己也会感受到一种幸福和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四)有机整体性
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虽然实施于课堂教学,但并不囿于课堂范围,而是着力于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它把课前课后、课内课外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四个环节表现出来:一是重视课前的有效准备,发现学生个体与教学内容结合点;二是注重课堂精讲效益,创设意境激励,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能力,强化当堂训练效果;四是向课外延伸相关要求,优化课后实践环节。“活动”是人际交往的载体。师生间的交往可以通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课间活动、班级管理活动、丰富的校园活动、走向社会的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渗透其中,探索一条既要避免强制灌输,又要坚持正面价值教育的可操作的改善现行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三、交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新型的师生关系,虽然强调师生间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但教师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应以自身的言语美、行为美、师表美折射出内在的人格美,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在学生不经意间渗透“价值引导”。在这过程中,教师如何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应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自主行为。教师作为师生交感互动的主体之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主动地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师生交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多相沟通是前提
人际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交感互动,首先在于互动双方都要互相了解,当然,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主动去了解学生,疏通多种沟通渠道。了解、沟通的渠道可以有家访沟通:教师亲自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家访沟通也可以是电话沟通,但绝不是向家长告状;谈心沟通:与学生个别谈心,以一种乎和的、关心的态度与学生谈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开会沟通:开课前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搜集情况,提出要求,提前布置作业;参与沟通:在上课的阶段中,尽可能参与学生班级的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等;作业沟通:主要是在学生作业上进行交流,像日记、周记、作文等作业容易反映出学生的思想,为了形成交流,要善于发现作业中反映出来的某种倾向,及时点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与教师探讨。要对学生提出反馈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点评的意见后面再提出意见;干部沟通:与班主任或班级干部沟通是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取得班干部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有效配合。
(二)课前准备是基础
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看似教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实则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学生不经意中发挥主导作用。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情境准备,此时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内容是“剧本”,“导演”如何激发“演员”进入角色,这就要依据上述师生沟通中彼此了解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已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和自然现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等方面考虑。总之,交感互动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熟悉了解学生,又对教学内容熟稔于胸;既忠实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师生互动中,会产生新知识,对此,教师要有所准备。课前准备的另一方面是作业。教师可把作业看成是联系学生的媒介,而不要让学生仅仅成为教材内容的复写者或做题的机器。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情况,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教师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可为课堂教学提供情节铺垫;通过作业反馈,及时强化,因材施教。要达到以上目标,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四个“便于”:便于学生发挥,可以把命题作业与选题作业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尽可能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谈认识或做课题;便于组织讨论,题目设计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来,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便于评估,一些事实性作业,答案可以是单一的,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整体倾向和理解记忆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认识性和操作性作业,答案尽可能具有弹性,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发散程度。现在许多中学开设的研究型课程及其已取得的成绩,说明了学生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力和探究欲望,一旦有了合适的环境,很快会被激发出勃勃生机,这对教师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
(三)课堂激励是关键
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渠道。教师应加强课堂的教学组织,激活教学氛围,通常有四种方式:以教材为依据的问题情境激励,根据上述的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准备来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作业为内容的反馈信息激励,善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尤其对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情节为线索的矛盾关系激励,通过在作业中发现的不同观点,安排持不同意见者发言,看似随意点名,实则制造矛盾,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辩明条件,分析、判断、解开矛盾,在大家讨论、辩解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以讲台为中心的角色定位激励,讲台通常是教师的领地,学生对此具有敬畏感和好奇心。教学中,教师不妨与学生角色换位,自己走下讲台当学生,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优秀的一面,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课外要求是动力
这是现在条件下教师为学生创造强化主体意识的环境所能做的必要努力。课内互动,与课外营造有直接关系,课外营造有“三个要求”:结合工作提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自制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以提高每个人的自信与自理能力为目标,让每个人能看到自己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布置任务提要求,教师根据上课需要,对学生提出课外活动的要求。可以有科技的、文学的、艺术的、劳动的等等,特别是要把这些活动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形成一组活动,全班受益的氛围;教师自我加压角色提要求,面对学生被激活的智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已不能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常新的“小河”。教师应不断自我加压、充电,自觉接受教育新理念,掌握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就像罗杰斯所说,“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成长的。”
新课程为教师的创造性发挥搭起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自我更新创设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当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实际上也会促进教师的反思与成长。新课程下的教师,与其说是“春蚕”“红烛”,倒不如说是“人梯”,在辅助学生登往更高境界的同时,自己也在向上攀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