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广州“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派论文,广州论文,研讨会论文,当代世界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于1995年12月20—2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现状及其对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前景;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家教委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江西省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委讲师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其特点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涵盖面广;议题均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性、现实性,是处于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政府、阶级、政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会者的讨论发言具有较强的分析力,达到相当的理论深度,反映了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水平,现分为六个问题综述如下。
一、当前国外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呈现低潮,各国政府、政党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在剧变的冲击波面前,虽然在立场和观点上表现各异,但在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上却表现出空前的活跃。有的学者在发言中指出,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西欧思想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热情并没有冷却,而是在上升。犹如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国际工人运动处于相对低潮时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样,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也正在当前形势下审视和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力求有所突破和发展。现在西欧学者通过种种努力,试图走出一条探索之路。但是,有许多研究者误认为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破产,所以在研讨中不再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因而尽管想寻求突破,却很难有科学意义上的真正创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新的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变化,全面系统地研究2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就是要解决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最新动向,掌握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批判地汲取有用的东西,为我们的研究服务。
在经过苏东剧变之后,一些政党痛定思痛,重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者在发言中评述了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俄共的三大通过的新党纲。该党纲重申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总结俄国的历史教训并找出摆脱危机之路;宣布通过循序渐进的和平合法途径来达到目的;强调俄共是“劳动人民的党”。从党纲上看,俄共是一个宣布以马列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政党。它力图探索一条适合俄罗斯具体特点的重新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经济上,俄共反对私有化政策,主张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混合经济。在政治上,赞成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抛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强调“国家爱国主义”。总的看来,俄共的新纲领还比较粗糙,有些地方自相矛盾,有些观点带有明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它在理论上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发展变化。然而,俄共已是当今世界共运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1995年12月17日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继而成为俄国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俄共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观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及其动向
对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进行跟踪研究,及时掌握其动向,是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的前提。有的发言者指出,近二三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环境已有所改善,其中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引人注目。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中,有的选民支持率明显上升,有的经过大选重新上台执政,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又成为清一色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主政的国家。更令西方政界和新闻媒界重视的是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改名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经过在野几年的奋斗后也纷纷上台执政。现在,除捷克和阿尔巴尼外,均由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单独或为主执政。面对这一现象,有人甚至惊呼:“后共产党来了”,“东欧重新共产主义化”。在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是非常必要的。应清醒的看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所有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无论是执政,还是在野;无论是在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在原东欧地区国家,他们所主张和确定的社会主义根本不同于或者说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他们不是要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而是只对现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改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病床旁”的医生”,不是“掘墓人”。目前在原东欧一些国家上台执政的社会党反复表示,他们决不奉行马克思主义、恢复共产主义,而要继续沿着使这些国家发生剧变的路线走下去,经济上完成私有化目标,只是在速度和方法上作些调整。当然,也要看到,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某些积极的方面,例如它对资本主义某些弊端的揭露和抨击,在谋求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力图减轻由此带来的工人失业,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的消极后果,缓解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等等。尽管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问题,但实施的一些社会性措施对社会主义有借鉴意义。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英、美、法等西方经济社会学家中一直是热门话题。有的发言者指出,苏东剧变之后,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构思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建构未来社会主义蓝图的理论支柱。如果说苏东剧变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试图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利用市场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以发展社会主义的话,那么,苏东剧变之后面对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倾向而重新建构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则是试图论证市场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在效率与平等上的双重吸引力而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辩护。
针对本世纪80年代在欧洲迅速崛起并风靡整个西方的生态运动与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有的发言者指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生态运动的产物,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新的探索和选择。80年代以来,西方的生态运动已成为愈来愈广泛的社会运动。其主要表现为生态意识的普遍觉醒、生态运动的政治化和生态运动的全球化。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使世界真正摆脱生态危机,它不仅是对“唯生产论”的批判,也是对殖民主义的批判。随着“绿党”的崛起和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绿色”与“红色”(工人运动)的结合,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找到了理论基础,力图从社会根本制度上消除生态危机,即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生态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是值得注意的,例如进步观问题(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真正进步)、南北问题(必须从全球生态平衡的高度看待、解决南北关系)等等。总之,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逾越的问题。
三、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与会者指出,研究国外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特别要对执政的共产党及其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例如,古巴1991年提出改革开放;1993年提出建立“多样化的经济”;1994年宣布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对外资开放。主张“不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摈弃社会主义而实现民主”,建立“自己独创的市场社会主义”。
有的学者在谈到越南的改革方向和理论时指出,91年越共七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由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机制”这一改革方针。“社会主义定向”一是说明,越南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说明,越南尚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尚未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可以也应该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如私人资本和市场机制。但这种利用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越共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过时,仍有指导意义。完全的社会主义有六条标准,最重要的是人民政权和公有制为基础。
四、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与会者在发言中指出,正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之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蓬勃兴起,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不仅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而且说明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看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一个东方大国实践中的胜利,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上复兴之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而且也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也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事实本身,就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有十二亿人口,五千多万党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坚持社会主义。”“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到下个世纪中叶,当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有的学者在发言中谈到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时指出,苏东剧变,标志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历史起点,是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三次飞跃过渡(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的社会主义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即从初级形式社会主义向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飞跃过渡的一个新起点。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处于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目前的过渡时期,有三个特点:第一,这是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理论上有所突破的时期;第二,这是社会主义力量重新积聚、改组和发展的时期;第三,这是社会主义流派纷繁和争鸣时期。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逐渐进入复兴,这将是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它有四个特征:与时代的特征相结合;与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相结合;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还有的学者在发言中指出,21世纪将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模式的世纪。如果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再由科学理论成为社会现实都是在哲学的指导下实现的,那么,创造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实现,也必须有哲学的指导。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复兴和发展的世纪,新世纪的哲学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复兴和发展的前导。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思考,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模式将是多样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具有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具有自主性与开放性。创造社会主义新模式将是21世纪时代的主题,是新世纪哲学的立脚点。21世纪哲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为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模式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而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又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具体内容。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有哲学家们的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六、研究当代社会主义问题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与会者普遍认为,开展对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的学者在发言中强调指出,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在研究中,应注意把握这样三个问题:一、研究当代社会主义问题,要特别注意研究当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正在推动世界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它加深着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开辟着新的前景,我们应牢记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真正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二、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必须继续克服本本主义。马克思、列宁逝世以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应注意克服本本主义、澄清理论是非,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三、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受本本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把邓小平同志的一些论断当成了无所不包的教科书式的定义,而忽视其注重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重要特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的科学观点,和他的整个理论一样,既没有丢老祖宗,又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