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分院 山东 250100
摘要:水总是包含杂质,以浊液的状态或者某种溶液存在着,因这些杂质的介入,天然水体会引起各种污染,导致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生产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污水处理的工艺设计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污水处理;现状;工艺设计
1.污水的概念分类及处理方法
污水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降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降水包括冰和雪融化后形成的水,还有地面径流的雨水,雨水相对是比较干净的,前期的雨水较脏些,应进行适当处理才能排入水体,其他的一般不需要做处理可以直接排放。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或使用过的水,称之为工业废水,根据它所使用的原材料、生产类别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和污染程度的大小,工业废水又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污水这类工业废水,在使用过程中所受污染程度较重,多含有有害有毒物质,危害性很大,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出去。生产废水是水温升高或者所受污染程度较轻的工业废水,一般情况下可经过简单处理,进而重复使用或者直接排放;对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可采取措施回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称之为生活污水,这类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和有机物,在它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污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机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对象,这些有机物的成分非常复杂,它的绝对含量很难测定,常用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为BOD,生活污水的BOD5一般在102~299mg/L之间。
2. 污水常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根据处理程度的不同,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1)一级处理:首先在污水处理的进口,要设置格栅,它能够截留较大的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的工作量,其次在格栅的后面一般可设置沉砂池,能够去除比重较大的颗粒。一般可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设置初沉池,这样无机物就得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污水经过了一级处理后BOD5一般可去除29%左右,这远远达不到排放的标准,只能再进行二级处理。(2)二级处理: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生物处理法,把污水中呈现为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污染物去除。同样是利用了微生物的代谢,将污水中呈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了排放的要求,这种处理一般去除率能达到89%以上,处理后的BOD5可降至19~29mg/L。(3)三级处理:在经过一级和二级处理后,水体并没有完全的净化,存在着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这些可溶性的无机物能够导致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三级处理就是针对这些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生物脱氮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3.1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通过将无声无息附着在惰性滤料上,形成膜状的生物污泥,从而对污水起到净化效果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当初主要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应用,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等技术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生物膜法逐渐扩展了接触氧化法等现代生物膜技术,并广泛的应用于印染、纺织、化纤等工业废水的处理当中。但是由于大型池的均匀布水布气存在技术困难,因此没有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随着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法和生物曝气滤池法等生物膜法技术的出现,表明了生物膜法在城镇污水处理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膜法成本低,并且还具有耐冲击,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2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型方法。目前在欧美各国应用广泛,我国氧化沟技术的发展是从90年代开始的,现在已有上百座氧化沟处理厂投入运行。常见的氧化沟有交替式氧化沟、Obral氧化沟、Carrousel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除磷脱氮双沟式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氧化沟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氧化沟曝气设备的多样性;二是构造形式具有多样性;三是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过程;四是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但是其运行成本较高,维修检修工作量大,节能效果不是很好。
3.3 CAST工艺
CAST工艺在主反应区(SBR池)的前面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和接触区。首先将预处理污水和回流活性污泥流入生物选择区并进行混合;生物选择区可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运行。在随后的接触区形成了明显的基质浓度梯度,活性污泥能快速吸附和水解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经反硝化后去除,而聚磷得到释放,从而能较好地除磷脱氮。CAST反应池的末端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滗水器,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三个过程都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各池体交错运行,可以间断进水、排水,而总的生产线则保持连续进水、出水。该工艺在驿岗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
3.4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又称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主要由普通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等部分组成。其中,曝气池与二沉池是二级处理的主体。污水经一级处理后从初沉池进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也从二沉池底部经回流泵抽升回流进入曝气池,两者混合形成混合液。曝气池内设有空气管和曝气头等曝气装置,由鼓风机房送来的空气经曝气装置对混合液进行曝气,并使合液得到充足的氧气并受到充分的搅拌,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继而被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体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完成净化过程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经过沉淀,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废水分离,处理水从二沉池排放,活性污泥在沉淀池的污泥区受重力浓缩,并以较高的浓度由二沉池的吸刮泥机收集流入回流污泥集泥池,再由回流泵连续不断地回流污泥,使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不断循环,始终维持曝气池中混合液的活性污泥浓度,保证来水得到持续的处理。微生物在降解BOD时,一方面产生H2O和CO2等代谢产物;另一方面自身不断增殖,系统中出现剩余污泥,需要向外排泥。
3.5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一种80年代初出现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特别是其中的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为适应城镇污水处理特点产生的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在一级强化的基础上,以填料及其附着的生物膜为处理介质,将生物氧化和过滤过程结合在一起,省去了二次沉淀的设备,并通过反冲洗实现滤池的循环利用。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水质高、效率高、运行方便、抗冲击性强等优点。
结语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是污水处理厂构筑的重点,处理措施选用的是否合理,不仅会对工厂整治污水的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对处理项目的基础建筑投入成本、运营成本、管制操纵的繁琐步骤、技术可靠性等都会产生影响。这也说明污水水量与处理标准的协调要建立在全面、长远、动态、科学的综合基础之上,不容偏颇和懈怠。
参考文献:
[1]彭雨生. 山地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及运行效果研究[D].重庆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占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污泥论文; 生物论文; 污水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活性论文; 工艺论文; 曝气池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