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期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年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少年期一般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年龄段。在我国,处在少年期的学生一般分布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年级。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身心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从生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性成熟;从心理上看,他们则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既象小孩又似成人的状态。身心发展的突出特点给少年期学生的教育带来诸多的问题,如逃学、出走、性罪错、代际冲突。青春期精神病在这一年龄段都易出现,难怪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最难教的阶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教育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及由此导致人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正日趋加剧,这对于“心理断乳期”的少年学生的冲击尤为显著。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面临代沟等,在他们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就相当普遍。如,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因而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模糊,甚至产生社会逆反心理;不少人意志脆弱,难以接受生活的挑战,一点小小的挫折即可使他们伤心落泪、沮丧颓唐;人际交往中,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因而自私妒嫉、心胸狭隘、缺乏谅解,致使人际关系僵化;学习上不少人缺乏热情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疲于应付,呆读死记。总之,当代少年的心理问题较多,亟待进行心理教育。再从世界背景上看,人的心理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的测算,上世纪中叶为每五百人中有一人,上世纪末为每三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初是每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中叶是每五十人中有一人,七十年代是每二十五人中有一人,九十年代已是每十人中有一人。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几个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并且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①另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少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五大不良性格,即依赖、任性、退缩、孤独、懒惰;三大学习问题,即厌学、考试作弊和考试焦虑,四大青春期烦恼,即体像烦恼、手淫烦恼、白日梦烦恼和初恋烦恼。”②
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基础教育中并未明确规定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中也很少有教育工作者专门注重心理教育,教育理论界更少涉猎这类问题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致使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影响了心理素质的提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有关学校开展了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并试图对实践乃至心理教育整体研究做一些尝试。
二
心理教育,也称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心理教育主要放在哪一个年龄段实施,目前国内尚有争议,有人认为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有步骤加以实施;有人则认为应放在初中阶段以后;笔者认为心理教育的开展首先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践证明,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最适宜开展心理教育。少年期的年龄跨度介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年级之间,基于上述论点,笔者把心理教育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年级,并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
从1993年9月到1994年2月,笔者在盐城市教科所的密切配合下,分别在盐城市二小五年级(5)班和盐城市一中初一(9)班开展了题为“小学生心理教育实验”和“初中生心理教育实验”,总课题是“少年期心理教育实验”,现将实验目的、方法、内容、结果与评价等作简单小结:
实验目的:通过心理辅导,开展各项活动,训练开发学生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认知、情意、人格等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与完善,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勇于开拓进取,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实验方法:在实验中主要以“少年期心理教育课”的形式组织实验程序,每周保证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此外,在每周的课外活动中,还不定期地组织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作为心理教育课的辅助形式。实施心理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知识讲解,即讲授法;师生共同对有关心理现象、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即谈话法;还有短剧表演、角色扮演、放松训练、内心独白等。为配合心理教育实验,还组织开展了心理测量活动,对有关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评定结果,开展集体和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总之,整个实验过程以课程的形式为主线,串联精心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心理教育课体现出活动教学模式,在活动中实行知识的传递,训练心理与行为,提高心理机能。在此期间特别强调师生心理互动、学生心理互动及自我反省,在活动中提高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验的内容:以实施课程教育为主。由于心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启动阶段,心理教育课内容的确定也就具有较大的机动性,本实验课的内容则是以单元的形式自行设计的,总共包括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揭示神奇的心理世界。本单元作为整个实验的基础,具有导入课性质,主要是通过种种现象的分析让少年学生认识人的心理世界,并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如,什么是观察,记忆是怎么回事,上课时为什么会分心,怎样开动脑筋等。
第二单元:开发智慧潜力。本单元主要围绕五大智力要素展开课程的内容,第一、观察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明确观察的目的与计划,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讲究科学的观察方法等。第二、记忆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科学地运用识记规律,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合理地组织复习,遗忘规律与及时复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多样化复习,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防止前摄于扰与后摄于扰;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如位置记忆法,挂钩记忆法,网络记忆法,编码记忆法等等内容。第三、思维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思维定势与思维创造性,集中型思维与发散型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关系联想等。第四、注意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注意广阔性、稳定性、分配与转移等品质的培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自我训练等。第五、想象力的培养与训练,包括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通过观察丰富表象贮备;运用原型启发想象;阅读文艺作品激发想象等。
第三单元:科学地学习。本单元主要是指导少年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内容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短暂兴趣与长远兴趣,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趣、志趣、乐趣等;合理选择学习方法,如四步骤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八环节学习法,SQ3R学习法;正确对待学习问题,如学习与学习动机强度,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如何对待学习竞争和学习焦虑等。
第四单元:塑造完美的人格。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情绪的控制与调节,如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调节情绪的两极性,控制消极激情,强化应激功能;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如理智战胜情感、斗争动机的合理选择、意志的自我锻炼法;培养各种能力,如基本竞争能力、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气质类型与学习及职业选择;良好性格的培养;公德心与审美心理的培养。
第五单元:适应社会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如何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社会、学校、家庭、学习生活的适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受挫时的心理表现,如何理解和对待挫折;掌握人际沟通的艺术,与师长的沟通、与同辈人的沟通、与异性伙伴的沟通等。
第六单元:做一个健康的人。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怎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适度的智力活动,正确的自我观念,坦荡的胸怀,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训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初步结果与评价:第一、一般问卷结果与评价。在为期一学年的心理教育实验课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两个实验班共有学生129人,其中感到“心理教育课上有很大收获”的有102人,占总数的79%;认为“心理教育课上有一定收获”的有27人,占总数21%;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心理教育课上没有收获”。由此可见,心理教育课的开设是受学生欢迎的,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心理教育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象其他课程那样严肃、刻板,它能在轻松愉快中让我们得到教益,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学习中许多自己无法解释的东西,它能解开我们心头的忧愁和烦恼,在心理教育课堂上,我们仿佛在从事某项有趣的活动,希望这门课继续开下去。第二、心理测量结果与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反映出心理教育实验课实施前后少年学生心理上变化,在实验前后,对两个实验班共129人各进行一次团体测验,该测验题本来是日本心理学家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后经我国学者修订成为“心理健康诊断测验”③,测量结果表明:在实验前两实验班学生(129人)中的44%(57人)在学习上具有“明显的焦虑倾向,需要接受特殊的心理指导”,实验后的测量表明,学习上具有明显焦虑倾向,需要特殊心理指导的人数降至7%(9人),前后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孤独倾向”方面,有22%(28人)在实验前具有“明显的孤独倾向,需接受特殊的心理指导”,实验后此类学生的人数降至4%(5人),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在“冲动倾向”方面,有17%(22人)在实验前具有“明显的冲动性,需接受特殊的心理指导”,实验后这一比例降至1.5%(2人),前后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还有“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在实验后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好转。总之,心理测量的结果表明心理教育课的开设对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普教状况来看,开设心理教育课刻不容缓,如何大面积优质高效地实施心理教育,值得每一位教育心理学工作者深思。
三
心理教育在我国刚处于启动阶段,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也表现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我国中小学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织部分。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生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现在实际状况是: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往往倍受青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生理素质教育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关注,唯有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也有个别学校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大多也是自发的,没有心理教育大纲和教材,没有具备较高心理学修养的专职教师,更缺乏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因而这些尝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根据笔者个人的心理教育实践以及近几年对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特提出如下看法:
第一、心理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中小学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心理教育首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高度来设计心理教育的目标、程序、方法、途径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应把素质教育的普遍性和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要创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学科体系,一方面要确定中小学生的学习、认知、人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的具体要求,并纳入整个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教育的系列目标,形成心理教育大纲,并逐步使其规范化、系列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在心理教育大纲的基础上,编写心理教育教材,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通过心理知识教育、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二、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一方面这些教育者负责学校心理教育课的教学,另一方面负责全校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指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调动各方面力量配合对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是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民性的特点相一致的。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心理科学的理论素养较差,这就给心理教育的实施增添了难度,难以胜任心理教育的需要。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应派专职或兼职教师到有关高校系统地接受教育心理知识、技能的培训,逐步胜任心理教育工作的需要,为国家培训心理健康、完满的一代新人。
第三,心理教育的操作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一些问题:在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上,应坚持活动教学模式,心理教育课程不应成为只重知识传递的学科课程,也不应成为只重社会问题探讨的社会课程,而应以少年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兼顾知识传递和社会问题探讨的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实行知识传递,训练心理与行为,提高心理机能。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度自主的条件下促使个体心理品质的发展完善。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方面,应坚持“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师生之间心理的沟通,易使师生之间达成理解与信任,对于心理教育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心理机能的完善,需要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接触与交融,以民主的方式,平等、宽容,和谐地处理心理教育中的各类问题。
注释:
①郑日昌《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1993.10,第26页。
②张声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曾教研究》1994.1,第50页
③参见周步成等修订《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华东师大心理系(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