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比较看荣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本主义论文,心理学论文,倾向论文,思想论文,荣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1)-03-0012-05
荣格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之一,积极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向人们展示出无意识领域研究的魅力,但他在一些观点上与弗洛伊德发生分歧,而不得不与其分道扬镳,建立起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体系,该体系内容庞杂,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等不同领域。本文截取沧海之一粟,拟用比较的方式探讨蕴含于荣格理论体系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
1 集体潜意识与需要层次论
弗洛伊德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他发现了潜意识,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荣格也十分重视潜意识,但他并不满足于弗洛伊德对意识水平所做的划分,荣格认为“弗洛伊德虽然也看到了意识这一概念具有古老和神话色彩的思想形式,却仍赋予无意识以完全个人的特性,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我把它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但这种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我把这更深的一层定为‘集体潜意识’。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1]。“它(集体潜意识)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起来的,而是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的。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有可能为意识所知,它赋予一定的精神内容以明确的形式”[2]。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即所谓的原型,原型是先天固有的“直觉”反应形式,具有类似于本能的反应性质。荣格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原型:出生、死亡、男人、女人、太阳、母亲等。在众多的原型中,他着重研究的是五个基本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暗影、自身。很显然,荣格将个体放在种族特性中考察,人作为一个群类,其内心必具有集体无意识层面。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内因或生物性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之一即从内因的视角阐述个体的心理动力系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即为其中的典范。
马斯洛坚定不移地主张人类有一些本能化的内在需要,也称似本能需要。各种需要的强度不相一致,根据需要的强度,马斯洛认为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有力、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即低级需要;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为人类所特有,即高级需要。高级需要是一种更微弱的需要,由于学习、文化期望、恐惧、指责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埋沉。因而高级需要也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本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有赖于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满足了高级需要也就实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虽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由继承与遗传而来,但他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也看到了社会因素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用他本人的话来说“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从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第一世纪仅增加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3]。荣格着重研究的五个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自身”也即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社会本能:即社会角色适应、性别角色适应与自我的整合调节[4]。
2 自身展现与自我实现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无限广阔的内涵,自身,即精神中企图协调所有其他组成部分的原型,它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一个内容,更是为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基础。个体经由个性化的过程,通过超越功能朝着自身实现的方向迈进。在荣格看来,个体的精神始于一种浑沌未分化的统一状态,在这之后,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它就会如同一粒树种一样,逐渐发展为一个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分化,但却仍然保持着内在统一性的“整体”[5]。荣格进一步说道“个体化指成为‘不可分割’的,而就‘个体性’包含我们内心的、最终的和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而言,它还暗示着变成一个人自己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个体化译为‘走向自我’或‘自我实现’”[6]。因而,荣格是第一个探讨自我实现的理论家。现在,自我实现则成为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在马斯洛那里,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需要出现在层梯的顶端,这是一种人必定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的需要,是一种个体对自身固有本性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承认的需要,是一种个体使自己永无止境地趋向内心统一、整合或和谐的需要。注重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首要原则,荣格当初在创建分析心理学时,不想已走上了人本主义的道路。
然而个体在朝向自我实现的进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这一进程。作为处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体,个体的自我实现必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荣格说“个性化是一种自然需要……因而对个性的任何严厉压抑便都是一种人为的扭曲。一个由扭曲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群体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健全的、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只有一个既能保持其内在凝聚力和集体价值,同时又为个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可能的社会,才可望具有持久的生命力”[7]。马斯洛也认为“(自我实现)这种内在的本性不象动物的天性那样强大,不可抗拒和清楚明白。它是微弱的、娇嫩的和微妙的,易被习惯和文化的压力以及对它的错误态度所压制,文化能够强加于个人某些规范,窒息个人的自我实现趋向”[8]。他们类似的论述强调了同一个问题:即创建健全社会的必要性,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才更有可能实现自我。
伴随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马斯洛认为个体有一种近乎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欢乐至极的感觉,他命之以“高峰体验”。事实上,马斯洛并非是论述这类体验的第一人。早在荣格晚期的著作中阐述的同步性原理就提及这类体验。同步性即有意义的偶合性,指两件不存在因果联系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个体身上,这种同时性的结合就使得它们对个体产生了某种意义。同步性的一种表达形式即运用到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与个体获得的各种经验间的联系上。当个体获得一种用象征形式来表示原型的体验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受。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会对某些音乐、艺术形象或其它的象征物产生如痴如醉的激情的原因。
3 荣格心理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荣格的心理治疗在其技术上独具特色,由词语联想法找到病人个人意识中的“情结”,进而通过梦的解析和主动想象法了解病人的无意识。这部分内容本文不加以讨论,而只就研究对象、心理治疗方法和目标三方面揭示其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
弗洛伊德最早开创了由临床治疗实践中发展人格理论的先河,荣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也都与心理治疗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荣格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也意识到弗洛伊德在研究对象上的缺陷。关于这一点,荣格提到“他们两派(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理论派系),根据我个人浅见,其过分强调生命之病理部分,及其为人作解析工作时过分重视人之缺陷,是不应该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倒喜欢从一个人的健全方面入手,使得病人免受那些充满于弗氏著作中之观念的苦恼。弗氏理论之所以显得有些偏激,乃是由于其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心理症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其适用性当然只限于那些情况而已”[9]。而马斯洛之所以倡导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运动,也在于他对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理论集中于人类的黑暗面、消极面和动物性方面的研究不满,他称这两种理论为“残废心理学”。因而他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把心理学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健康的、机能健全的个体身上。
在心理治疗分析方法方面,弗洛伊德采用还原论和因果论对病人进行分析,把病人还原为一堆习惯或冲突的集合体。马斯洛认为还原分析的方法不可取,因为它忽略了人类本性中最基本的东西。他提倡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把个人作为一个思考与情感的整体进行研究。而荣格从经典分析学派中脱离出来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无法忍受弗洛伊德仅仅采用因果论与还原论的方法。“在弗洛伊德心理学及其狭隘视野的束缚中,我更多想到的是他整个视野中那种还原论和因果论的倾向,以及他完全无视一切心理事件中如此明显的目的性指向的做法”[10]。荣格对于心理事件中具有目的性指向性质的发现源于他对精神病幻想的分析。荣格观察到,尽管病人对情绪问题的反应有反常的样式,但这些样式“绝不是于我们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在疯狂中”有一种深层的隐蔽“方法”,有一种基于“精神未知深层”的意义。这一观察使荣格认识到,精神病形成物正象正常主体形成物一样都是从全人类共同基础中派生出来的。荣格用激动人心的语句描述了他对发现幻想这一深刻基础的反应。“即使是最荒诞的东西也不外乎是思想的象征,它们不仅在人的语言中是可理解的,而且寓于每个人的胸中。在精神错乱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新鲜的和未知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存在的基础,即我们大家都参与其中的那些重大问题的根源。”[11]
后来,荣格确定用“目的论”这个术语来描述心理事件的目的性指向性质。目的论指出人类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强调未来的吸引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从个体的的状况来看,每个个体都在追求自己所要实现的生活目标,具有目的性。从更一般的状况来看,一切人类都被它的集体潜意识引向未来,朝着对人类本身的人格的深入理解和对所有人格结构部分的协调组合前进。因而,通过“目的论”的意义,荣格也发现了人格的整体性。这两个发现与他提出的自身、个性化、超越功能、生活目标等概念溶为一体。由此透出了荣格对人的整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视。这一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不谋而合。
正是因为看到了心理的目的指向性和整体性,当弗洛伊德把患者的精神分割成它的基本组成成份并在孤立的驱力机制和过程中解释整个个体时,荣格并没有遵循弗洛伊德的路线,而采用了综合建构的思路来分析病人的梦、幻想以及整体人格。最后利于说明“综合建构法”的实例,是荣格在《论无意识心理学》中对“蟹梦”所做的分析。荣格运用综合建构的方法,着眼于主体自身,把梦视为主体心理的象征,并以主体自身为基点对梦进行解析。
综合建构方法的思路同时也决定了荣格对治疗目标的态度,“我个人觉得,在心理治疗中,医生最好还是不要有太固定的目标为妙。他无法比病人更清楚到底自然及求生欲需求者为何物。……适合某甲穿的鞋子不一定适合某乙”[12]。即使要用目标来界定的话,“我的目标便是去造成一种可使得患者能体验到其本性的状态——一种流动性的、改变性的、成长性的状态,一种不再因受外界限制而感束手无策的状态”[13]。对于医患关系中,医生的功能问题,荣格说“医生该走的路线不足是治疗一问题而已,他该尽量协助患者发挥他的潜在创造力”[14]。在具体的应用上,荣格发明了绘画疗法,他让患者把他在梦里或幻想中的内容实际表现在画面上。与艺术性的作画不同,这是他让患者自己打破自己的被动消极状态,变得主动活跃起来的一种疗法。通过这种疗法,“病人赢得了一种其重要性不可估价的东西,这就是独立性的增长,而这是通向心理成熟的一个进步……他不再依赖他的梦,不再依赖他的医生的知识。相反,通过用绘画来表达这一内在的‘我’,结果最终却发现它正是那永恒未知和永远陌生的东西——心理生活的隐秘的基础”[15]。
荣格关于治疗目标的态度体现了他以患者为本的思想,并且他认为医生不是去指导病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仅仅是协助病人发挥他的潜在创造力,这又与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以人为中心”治疗的核心思想异曲同工。早在1949年,罗杰斯提出“我觉得依靠来访者去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16]。而他也认为治疗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来访者自发成长的气氛,促发来访者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完成自身的成长。
4 人性观
“人的本性”一直是历代思想家们探索的问题,荣格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人性本质,荣格持一种辩证态度。在他阐述的集体潜意识基本原型中,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相反相成;暗影与自身则不断冲突,相互矛盾。但荣格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相反,他相信人类的目的性意义,相信人类能够把握自己朝向自身展现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因此他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观察人们在面临某种处境而不得不作出道德评价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奇怪的双重影响:他们突然看到了两面;他们不仅觉察到自己道德上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自动地觉察到自己好的品质。……让一个人面对他的‘阴影’就是向他展示他的光明。一旦人们体会过站在双方之间作出判断是怎么回事,他就会逐渐懂得‘自性’意味着什么,任何人如果同时觉察到自己的阴暗面,他就是在同时从两面看自己,并因而能够把握住中道”[17]。然而,马斯洛与罗杰斯则积极肯定人的本性,认为人性本善,人基本上是社会化的、向前发展的、合理和现实的。虽然他们也看到了世界中存在许多难以置信的残忍、恶毒的行为,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恶是人性固有的,而认为是由于爱、安全和相属关系的需要受挫引起的,只要给定的社会是合理完善的社会,那么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则必定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因而荣格与马斯洛、罗杰斯在人性问题上有一些差异,却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R·梅的观点趋向一致。R·梅认为善、恶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二者都是人的潜能。人类的生活和成长总是处于寻求完美和不完美之间永久的紧张中。最好和最坏、愉快和痛苦、善与恶、幸福与悲伤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了一方,另一方面也就不存在了。虽然他意识到了人类处境的悲剧性性质,但他也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而趋向光明的未来。因此,尽管四个人在人性的观点上有所分歧,但他们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人本主义的方向,认为人类都在追求完美、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不断创造。只不过途径各异而已。
众所周知,荣格曾被弗洛伊德立为“王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怀疑精神。他在继承了弗洛伊德理论中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更大的灵活性把握研究的方法,以更大的丰富性阐发自己的见解。其理论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具有启发性意义。这一点,我们应该重新认识。
标签:心理学论文; 荣格论文; 人本主义论文; 弗洛伊德论文; 马斯洛论文; 自我实现论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