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吴小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610100)

摘要:目的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自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随机选取48例手术室患者,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4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行传统化护理。将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满意度、术中焦虑患者例数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adopt humanized nursing model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o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Methods: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we randomly selected 48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from the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of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24 courses of nursing care.The control group of 24 patients underwent traditional nursing care.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sense of security,respect and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It is of high value to use humanized nursing model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人性化护理模式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较为频繁,核心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患者实际需求,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安慰患者,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为患者疾病恢复创建良好条件。手术室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因为手术应激反应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需要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来促进患者心态稳定,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进而良好改善患者预后。本组选取48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自我院随机选取48例手术室患者入组,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抽签法分组,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对自身疾病相关性知识进行了充分了解,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年龄29岁至68岁,中位年龄49.5岁,男女比14:10;对照组24例患者年龄30岁至69岁,中位年龄50.1岁,男女比13:11。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入组时临床数据,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行传统化护理:按照手术室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

观察组24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1)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沟通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流程,观察患者术前情绪变化,给予患者术前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叮嘱患者在手术期间保证心态健康,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注意事项[1],疏导患者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中事项,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流程顺利进行。(2)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态度温和,实施微笑护理服务,鼓励患者,关心患者,利用成功案例法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可通过交流轻松话题来促使患者注意力转移,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以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以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促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另外,护理人员需要随时做好抢救工作[2],给予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尊重患者隐私,充分暴露患者手术术野并给予严重不良情绪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另外,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局部受压部位按摩护理。(3)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清点、消毒工作[3],包括棉球清点、手术器械清点等,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待患者神志恢复后,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护理事项及疾病相关性知识,叮嘱患者家属耐心照顾患者、理解患者,对患者病情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促使患者所处康复环境温湿度适宜,促使患者舒适满意,术后第2d,护理人员需要访视患者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术后3d至5d,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回访服务,对术后一般情况进行仔细询问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确保患者术后心理舒适及身体舒适。

1.3效果评估[3]

安全感、尊重感、满足感:利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计量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经X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满足感、术中焦虑患者例数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作为特殊护理需要注重患者情绪引导,焦虑情绪、恐慌情绪严重可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临床实践发现,手术室患者病情变化、情绪变化、体征变化等均可能对患者手术效果造成影响[4],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案合理改变,同时做好患者护理干预。手术室患者因为治疗手段具有创伤性,不良情绪严重,临床分析发现,术前、术后不良情绪均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临床实践证实,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关怀护理方案来促使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有机结合人文关怀及护理服务,对患者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将传统护理中身体护理及环境护理进行改变,可满足患者受关怀需要、受尊重需要,可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出发,具有个性化及人性化[5],可促进患者心情稳定,可通过有效沟通来促进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干预,在保证患者身体恢复的同时促进患者情绪愉悦,为患者提供一个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病房环境。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自身护理理论基础及操作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做到全方位人性化护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护理中,需要融入人文关怀并对患者实际护理需求进行充分把握,促使护患关系和谐,促使患者自手术室至病房护理过程中均感受到安全及舒适,通过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来促使自身护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在手术室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有效掌握患者内心感受并激发患者潜在意识[6],对患者内心变化及情绪起伏进行充分了解,细心照顾患者,促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通过术前访视、术中监护、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等措施来促使患者获得全面护理干预,围绕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同时给予患者身体护理及心理疏导,促使患者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满足感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是91.66%、95.83%、91.66%。本组研究充分证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满足患者受尊重感,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可促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满足感,值得临床推广。本组后续研究中,还需要进行多样本、长时间研究,研究手术室患者临床特点,完善人性化护理模式,促使本组研究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彭程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3).

[3]陈慧,盛家鹏.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93-94.

[4]黄美红.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13):139-140.

[5]刘俊俊,李方,王晋予.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生物技术世界,2016(3):148-148.

[6]王惠芳.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

论文作者:吴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吴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