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在交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有一项施工技术十分常见,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直接关乎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特点
引言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如果不能够实现妥善应用,就很容易引发道路稳定性降低、沉降变形等问题,这也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技术措施的原因,而为了保证这类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符合设计标准。
一、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一块重要绊脚石,它对于公路建设的危害需要引起每一个工程人员的重视。虽然多年来我国的道路工程设计以及现场施工技术不断地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方式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去继续改善。在相关部门发布的《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一文,既可以看出我国对于该项工程的重视程度,又可以看出我国多年来在该方面取得成绩。常规的软土路基有以下特点,水分含量较其他土质更高,其内部的间隙也更大,当然这也就决定了它更加容易被压缩,通常由水分、细粒土以及泥沙共同组成,它的物力特性比较差尤其是抗剪切强度,并且凝结硬化的速度也非常的慢,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速度和含水处理问题。
二、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
1. 不均匀沉降
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是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一个特征,其会对道路路基表面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很难控制道路路面的压实度,并且相应的施工人员也需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来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做好雨水冲刷等相关方面的防范措施,从而全面确保道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此外,除了重视路基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注重环境因素等因素对施工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来避免其他方面因素而对路基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全面避免软土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 容易被雨水冲刷
除了路基强度较低这一问题外,边坡软土路基容易被雨水冲刷也是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而边坡路基未进行处理或是处理质量较差就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边坡软土路基的处理很多时候会影响路基本身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很多时候市政道路工程在边坡软土路基处理中往往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
3. 路基稳定性差
由于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度高的特点,导致软土路基强度低,整体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或其他荷载作用下,一旦受到震动和挤压,路基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和路面变形等现象,十分不利于道路的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还有软土路基的边坡必须着重加工处理,因为软土的不稳定性,在受到地质因素和降雨天气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坍塌现象,因此边坡路基处理是建设市政道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针对上述问题,施工人员必须提前对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软土进行采样分析,根据现有技术提高软土密度和稳定性,并加强对边坡路基建设的重视,使用专业的施工人员和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建设,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1. 强夯技术的应用
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强夯技术是指使用夯实机械或者是重物,对软土路基中的素土、杂填土、低饱以及粉土进行夯实,实现对路基的加固。在应用强夯技术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素土与杂填土,保证填料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放样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并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应用强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从路基两侧开始,向中间进行夯实,并做好加固工作。整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夯实,需要加强对夯实质量的检测,保证路基的整体夯实度,提高路基强度。
2. 换填技术的应用
软土路基可以应用换填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在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挖除路基中的软弱土层,再使用强度更高、质地坚硬的碎石或砂对缺失的土层进行填充,在填充完成后,需要对路基进行夯实与碾压,确保路基的强度能够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在应用换填技术对软弱路基进行处理时,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在3m以下,需要将软弱土层挖除,填充厚度相同的填料,并做好夯实与碾压。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在3m以上,需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确定挖除软土与填充填料的量,再进行夯实与碾压。
3. 排水固结法的应用
排水固结法是在公路道路工程建造之前,通过对地基加荷预压从而加固地基的办法。它有效地利用了地基排水的固结特性,在粘性土地基中建立垂直排水柱来增加抗剪强度,从而有效提高软土的承载力。排水固结法很少单独使用,通常都与加载法、缓速填土法一同使用。由于软土自身的特点,其松软潮湿,含水量较高。通过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地将软土内部的水量排出,从而降低了软土的含水量。这种方法是从软土的本质特点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力途径。当软土结构的含水量下降后,其承载力逐渐加强,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地基的应力破坏程度,还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渗透力。地基的材料发生根本转变后,自然对其稳定程度也有了相应提高,从而为工地施工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机械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4. 粉喷桩技术的应用
粉喷桩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深层加固手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用较多,通过搅拌钻机将水泥、石灰等粉状固化剂喷射至软土地基当中,与土壤混合凝结成水泥桩,增强软土地基的抗压缩能力。为了确保地基加固效果,在施工前应做成桩试验,对现场情况进行模拟,然后确定混合物的调配比例,确定钻孔大小及深度,搅拌速度,喷射压力,喷射量等参数。如果采用浆液作为固化剂,必须密切观察浆液的输送情况,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好浆液停滞时间,避免物质析出,做好所有细节管控,确保施工质量。如果采用粉体作为固化剂,要严格控制喷粉和停粉的高度,禁止出现断粉现象,保证桩体密实度,一旦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打桩。
5. 路基表层处理技术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处理技术,它就是表层处理技术,严格的讲表层处理技术通常只适用于土质比较软的工程,但是该项技术是一种科学创新处理技术的典范,它是传统处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的表层处理技术是通过人为的添加一些材料从而使地表的强度得到提升的处理技术。为了避免地基发生变形,就要的使得路基表层既均匀又要稳固。而路基表层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路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然后根据工程实况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材料,通过该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使得路基表面的强度显著提升。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与正常路基相比,软土路基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并且其内部的间隙更大,造成这类地基更容易被压缩,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软土路基进行妥善的处理,应用先进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增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傅中杰,付思宇.四川建筑.2018(06)
[2]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刘忠彦.建材与装饰.2018(40)
[2]浅谈市政工程中软基的处理方法[J].念孝武.四川建材.2019(03)
论文作者:龙法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夯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